日期:2023-01-08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财务会计
财政部对100户经社会审计机构审计的国有企业1998年度会计报表进行抽审,发现大多数企业主要会计要素的核算存在偏差。其中:81户企业存在资产不实问题,共虚列资产37.61亿元;83户企业存在所有者权益不实问题,共虚列所有者权益26.12亿元;89户企业存在损益不实问题,共虚列利润27.47亿元。①显然,会计信息失真已成为相当普遍的现象。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下称新《会计法》),标志着我国加大会计信息管制的力度。那么,会计信息管制的理论基础是什么?会计信息管制有哪些经济功能?会计信息管制有没有负面效应?会计信息管制要不要坚持适度原则?本文试从经济学的角度加以剖析,一孔之见,旨在引玉。
一、会计值息管制:理论基础
会计信息管制即为政府对会计信息市场的干预,包括对会计信息的供求关系及会计信息质量、数量与表现形式的管制(吴联生,2000)。
会计信息管制的理论基础是管制经济学(Economics of regulation)。管制经济学是研究谁从管制得益,谁因管制受损,管制会采取什么形式,以及管制对资源配置影响的一种理论。管制经济学由斯蒂格勒首创。管制经济学的一个首要问题是:为什么会产生管制?关于这一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1、公共利益论。认为管制是政府对一种公共需要的反应。因为,市场是脆弱的,如果放任自流就会趋向不公正和低效率,而政府管制是对社会的公正和效率需求所作的无代价、有效和仁慈的反应。此外,管制符合公共利益还因为需要保护稀缺资源。如有限的收音机波段数目导致了对电波波长的管制。
早期,在会计艺术论(Art)思想的支配下,松散的、不规范的、放任自流的会计实务,终于酿成1929年证券市场的崩溃和萧条。自1934年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成立以后,便致力于证券市场的会计信息管制。
2、自然垄断论。在西方市场经济中,国家有时对某些行业的价格和进入实行全行业管制,只允许一家垄断全部生产,人们把这称作自然垄断。在非管制的会计信息市场中,公司是会计信息的垄断供给者,不仅限制会计信息的生产,而且以垄断价格出售会计信息。强制披露会计信息,可大大节约使用者的成本,因为让每个人都去购买同一信息,将导致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
3、市场失灵论。简单地讲,市场失灵就是指市场在资源配置上的低效率。市场失灵与外部性、公共产品的存在及信息不对称等因素有关。对市场失灵的分析构成了现代福利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布钦南(1989)指出:“本世纪中叶出现的理论福利经济学就是‘市场失灵理论’,而在本世纪下半叶出现的公共选择理论则是‘政府失灵理论’”。由于市场不可能实现帕累托最优(Pareto optimun)①,政府的管制和干预就十分必要。
由于外部性和搭便车的存在,在自由竞争的市场中,公共产品总是供应不足的。会计信息是公共产品,会计信息管制可以保证会计信息的生产供应。
二、会计信息管制:经济功能
广义地看,会计信息管制具有四种形式:法律管制(证券法、会计法等)、准则管制(基本会计准则和具体会计准则)、制度管制(企业会计制度)和道德管制(职业道德守则)。法律管制、准则管制和制度管制是他律,道德管制是自律。可见,会计信息管制是他律与自律的辩证统一。目前我国会计信息管制体系为会计法——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基础工作规范。会计信息管制有效地减弱了信息不对称,促进资本市场公平和富有效率,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增进,直至帕累托最优。
1、会计信息数量管制:减弱会计信息不对称。在会计信息市场中,管理当局比股东拥有较多的私人信息,大股东比小股东拥有较多的私人信息,管理当局为一己之利常操纵利润,粉饰财务报表,造成投资者决策失误。会计信息数量管制坚持充分披露原则,财务报表不得有重大遗漏,这样尽可能减少管理当局的私有信息,减弱会计信息不对称。比如银行业以风险为基础,将贷款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五类,分别计提特别呆帐准备金,银行资产剔除坏帐后的实有资产要向社会披露,这就体现了会计的谨慎原则和充分披露原则,有助于投资者分析评估银行的资产质量和风险状况。
2、会计信息质量管制:实现资源配置帕累托最优。会计信息不是无谓的数字组合,而具有深刻的经济后果,会计信息质量管制就是要求所披露的会计信息具备相关性、可靠性、可比性和一致性,不得虚假陈述和严重误导,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才能作为投资者决策的依据,可以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
3、会计信息表现形式管制:会计信息披露电子化。21世纪,由于网络银行和电子货币的崛起,互联网等现代通讯手段的普及,巨额资金的划转在瞬间即可完成。因为及时的信息才是最相关的,决策的瞬时性要求会计信息应具备电子化、实时化的特点。令人欣慰的是,许多国家已经进行有益的探索。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于1983年开始建立一个全国性的公司会计数据库,名为“电子数据采集、分析和提取系统”(EDGAR),与interne相联,从而每个能进入internet网的人均能使用该数据库中的数据,该系统已于1992年正式运行,标志着会计呈报进入电子化、实时化阶段。
中国证监会规定,上市公司应将年度报告全文登载于中国证监会指定的国际互联网网站上,表明我国证券市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开始迈向电子化,既顺应全球网络化的发展趋势,又提高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质量。尽管如此,会计信息管制的效果尚有待实践的检验。
三、会计信息管制:负面效应
1、会计信息管制形成“竞争劣势”。会计信息管制会使企业商业秘密外泄,披露可能降低企业获取创新活动利益的能力。如石油勘探、产品开发、研究与开发、产品成本等,通常称之为披露的“竞争劣势”。同样,信息披露可能改变管理当局愿意去做的风险回报权衡,如果管理当局认为与预测出现重大偏差相关联的法律责任越大,它就可能改变所接受项目的性质,使盈利可以更加稳定和更具可预测性。
2、会计信息管制会产生寻租行为。会计信息管制是一个政治过程,它与寻租过程往往交织在一起,从某种意义上讲,寻求管制的过程也是一个寻租的过程,会计信息管制的范围越广,其寻租的空间也越大。比如,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在制订关于石油、天然气行业财务会计准则(FAS19)时,对废井成本采用“成功法”进行一次摊销,显然,这样使得一些小企业早期的财务报表不太“美观”,从而影响到这些中小企业在资本市场上寻求资本。为此,石油、天然气行业的中小企业家们通过游说,借助于国会的力量,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否决了这一准则,从而迫使FASB允许采用“成功法”、“递延法”等多种方法。
下一篇:谈企业研发性支出的会计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