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08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财务会计
[摘要]会计职业判断既不同于会计政策选择也不同于盈余管理;影响会,计职业判断的因素主要有主体因素、客体因素和环境因素;会计职业判断贯穿于会计工作的全过程,主要解决“是什么”、“在何时”和“如何做”等问题;会计职业判断程序一般包括理解问题、确立目标、提出备选方案、收集资料、确定标准、分析比较、得出结论等。
[关键词]会计职业判断概念辨析影响因素内容程序
社会经济的发展使会计环境复杂多变,不确定性经济事项日益增多;而会计标准却日趋简约,会计职业判断空间不断增大。对中国的“会计人”而言,提高会计职业判断水平更是当前面临的紧迫问题。对其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会计职业判断概念辨析
判断就是要给具有不确定性的事项寻找结论。任何事项只要具有不确定性,就需要判断。在人们的表述中,判断会因事项所涉及的职业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名称,如不确定性的病情需要医学职业判断、不确定性的诉讼需要法律职业判断,而不确定性的经济事项当然就需要会计职业判断。所谓会计职业判断,是指会计人员根据会计法律、法规和会计惯例等会计标准,充分考虑企业现实与未来的理财环境和经营特点,运用自身专业知识和经验,通过计算、分析、比较等方法对不确定性经济事项所作的裁决与断定,其目的在不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会计职业判断与会计政策选择,、盈余管理具有不同的涵义,但却常常被人们所混同。对此,我们作如下辨析。
1.会计职业判断与会计政策选择。会计政策有宏观和微观之分。宏观会计政策是指政府制定或政府授权有关部门制定的所有会计法律、法规和规章;微观会计政策是指各会计主体在宏观会计政策指导和约束下,制定和选择的具体会计处理原则与方法。会计政策选择通常是从微观角度而言的,它与会计职业判断具有相同之处,都需要考虑企业自身情况,通过分析、比较等方法找出问题的结论,而且在内容二者有—定的重叠,以至于很多人认为二者是同—个问题,其实不然,因为:
(1)主体不同。会计政策选择的主体是企业管理当局,即企业的董事会、经理、厂长等;会计职业判断的主体是适度独立地从事工作的会计人员。
(2)客体不同。会计政策选择的客体是会计准则、制度提供的会计政策选择范围内的各种会计原则、程序和方法,如各种允许的折旧方法、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等。会计职业判断的客体是日常会计事项的处理和财务报告的编制,它贯穿于会计工作的全过程,涉及会计确认、计量、记录、报告各环节,其范围要比会计政策选择广泛。
(3)立足点不同。会计政策选择强调所选会计政策对各方利益的影响程度,认为它是相关利益者为自身的经济和政治利益进行斗争的博弈过程,而不是单纯的会计问题,而且涉及一系列经济和管理问题。而会计职业判断更注重技术角度,强调会计人员知识和经验的运用,要求会计人员在判断时,应遵循职业道德规范保持中立,针对客观会计事项做出“无偏”反映,受外部干预而做出的选择行为不能称为会计职业判断。现实中滥用会计职业判断的现象,很大程度上是管理当局的会计选择行为凌驾刁:会计职业判断基础之上的结果。
2.会计职业判断与盈余管理。盈余管理是旨在有目的地干预对外财务报告过程,以获取某些私人利益的披露管理。它使用的手段主要是:会计方法的选择和调整,会计估计的运用与变动,会计方法的运用时点、交易事项发生时点的规划与控制等。可见,盈余管理利用了会计职业判断的空间,并常以职业判断为借口掩盖其利润操纵行为,致使很多人将一些盈余管理行为误认为会计职业判断。其实二者区别很大,在于:
(1)主体不同。盈余管理的的主体是企业管理当局,尽管有些行为名义上应由会计人员作出,但实际决定权却在管理当局手中。会计职业判断的主体是适度独立地从事工作的会计人员。
(2)目的不同。盈余管理的目的是为了获取私人利益,但受益者和利益表现非常复杂,有通常提到的报酬计划、债务契约、政治成本三大动机,也有我国现阶段实证会计研究发现的公开上市发行股票、配股、避免处罚、炒作股票等动机。它背离了现代财务报告的中立性原则,造成对外财务报告有所偏重。而会计职业判断要求会计人员必须尊重客观事实,如实反映经济事项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造成的实际影响,在做判断时,要保持客观中立。
(3)客体不同。盈余管理的客体有两类,一是公认会计原则、会计方法和会计估计,二是交易事项的规划和时点的选择。由于会计职业判断一般是在经济事项发生后进行,因此它只包括前类事项在内。具体地,盈余管理研究将总体应计部分①拆分为非主观应计部分②和主观应计部分③。恰当的职业判断在前者中必不可少,而后者则是对职业判断的滥用。
(4)研究目的不同。盈余管理主要采用实证研究方法,研究目的在于揭示盈余管理行为的存在,并对其进行解释,研究涉及一系列的管理和经济问题①。会计职业判断研究的重点在于探讨会计人员进行职业判断的规律,目的在于帮助会计人员提高职业判断水平,减少判断偏误。
二、会计职业判断的影响因素
影响会计职业判断的因素很多,大体可分为三类。
1.主体因素。指会计人员自身方面的可能影响判断的因素,主要包括:
(1)知识和经验。知识一般包括三个层次:对整个世界的知识、一般会计知识和与特定判断任务相关的知识。良好的会计职业判断能力要求会计人员应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广泛的知识面,既要精于专业又要有——定广度,并要熟悉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而经验能够形成与特定判断任务相关的知识,使人在遇到相同问题时能更快更优的解决。
(2)需要和动机。它是会计人员进行会计职业判断的内部驱动力。会计人员作为人,也具有人类共有的一些需要,包括经济利益、职业地位的追求等。有些需要往往是管理当局给予满足的,这使会计人员面临各种利益矛盾冲突时,有可能在职业判断中屈从于管理当局的意愿,难以保持客观中立。但动机也会受到人的价值观的影响,具有高尚的价值取向的会计人员就可能排除利益干扰。此外,动机还会受到外界其他因素的影响,如有关法规的严格执行、职业道德的要求、社会舆论等。
2.客体因素。指由于会计事项具有的某些特点而对会计职业判断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问题的复杂性、重复性、规范程度、类型和要求的判断质量等方面,其中前两项最为重要。根据问题的复杂性和重复性可以将问题分为:非结构化问题,即独特的、未被定义的问题,它很少有或没有现成的指南可遵循,解决它需要较强的判断力和洞察力;半结构化问题,即重复的、合理定义的问题,它一般有指南可供使用,解决它需要一定的专业判断;结构化的任务,即惯例以及能充分定义的问题,解决它只需很少的判断。问题的复杂性还表现在经济业务的不确定性上。根据交易或事项是否已经存在、对当期财务报表的影响结果(收益或亏损)是否确定、金额是否需估计可以把经济业务分为:基本确定、低度不确定、中度不确定和高度不确定四类业务。经济业务不确定性越高,对会计职业判断的要求也越高,失误风险越大。
下一篇:论我国的会计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