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会计论文 > 财务会计 > 产权变动条件下商誉的会计处理

产权变动条件下商誉的会计处理

日期:2023-01-08 阅读量:0 所属栏目:财务会计


  中国加入WTO后,企业由国内竞争转向国际化的市场竞争。在企业采取的应对措施中,几乎所有的重大措施都涉及到产权的重新调整和安排。当企业产权发生变动时,必将遭遇商誉的会计处理和分配问题。然而,国际会计界尽管对购买商誉和非购买商誉进行了长期的研究,但有关商誉的会计核算仍然存在很大的分歧。这一问题不解决,容易给商誉的会计处理实务造成混乱,还可能招致产权的法律纠纷。因此,有必要对企业产权变动中商誉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探讨,寻求一种既符合国际惯例、又切实可行的会计处理方法。本文通过一个实际案例,就企业产权变动中商誉的会计处理问题、国际会计实务采用的处理方法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解决商誉会计处理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案例:有A、B、C三个自然人,分别来自美国、英国和中国,并分别出资60万、40万和20万元人民币,在中国组建一合伙企业。按合同规定, A、B、C都参与该企业的管理,其利润按3∶2∶1的比例分配。该企业在中国经营10年后,B由于不能适应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要求退出该合伙企业。B退出后,由A、C继续经营该企业。在B要求退伙时,该企业的账面净资产为300万元人民币。

  按照国际会计业务的有关规定,企业应将其净资产由账面价值,转化为当时的公允价值,来决定应退给B的权益资金。而公允价值的构成中应包括该企业10年来创造的非购买商誉。假设其非购买商誉计价为18万元人民币、其它可辨认资产(净资产部分)的公允价值为360万元人民币,这样在计算B应分得的退出企业权益资金时就有许多方法,这些方法对B的处理是完全一致的,而对继续参与经营的A资本和C资本却有不同的效果。

  (一)方法一

  先将非购买商誉18万元以及其它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360万元人民币与原账面净资产300万元人民币之差作为重估增值计入企业的收益中,再按合同规定的利润分配比例在A、B、C之间分配。

  这样,该企业净资产的结构为:

  原实收资本 120万元人民币;

  原账面盈余 180万元人民币;

  非购买商誉  18万元人民币;

  资产重估增值 60万元人民币。

  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 378万元人民币。

  在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378万元人民币中,每个个体资本应为:原投资额+原账面盈余按比例分成+非购买商誉按比例分成+资产重估增值按比例分成。这样:

  A资本=60+90+9+30=189(万元);

  B资本=40+60+6+20=126(万元);

  C资本=20+30+3+10=63(万元)。

  总计378万元。

  由此可见,B退出企业应分得的权益资金为126万元人民币。留在企业继续经营的A资本和C资本分别为189万元和63万元人民币。

  (二)方法二

  在18万元的非购买商誉中,只把B应分摊的商誉6万元计入账户,其它处理和方法一相同。

  这样,该企业净资产的结构为:

  原实收资本 120万元人民币;

  原账面盈余 180万元人民币;

  非购买商誉  6万元人民币;

  资产重估增值 60万元人民币;

  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 366万元。

  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结构为:

  A资本=60+90+30=180(万元);

  B资本=40+60+6+20=126(万元);

  C资本=20+30+10=60(万元)。

  总计366万元。

  依方法二,企业应退给B的权益资金仍为126万元人民币,而留在企业继续经营的A资本和C资本却分别为180万元人民币和60万元人民币。

  (三)方法三

  不计任何非购买商誉,而将B应分摊的非购买商誉由A、C按其资本比例补偿。这样,该企业净资产的结构为:

  原实收资本 120万元人民币;

  原账面盈余 180万元人民币;

  资产重估增值 60万元人民币。

  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 360万元。

  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结构为:

  A资本=60+90+30=180(万元);

  B资本=40+60+20=120(万元);

  C资本=20+30+10=60(万元)。

  总计360万元。

  A、B、C资本调整:

  A资本=180-4.5=175.5(万元);

  B资本=120+6=126(万元);

  C资本=60-1.5=58.5(万元)。

  总计360万元。

  因此依方法三,企业应退给B的权益资金仍为126万元人民币,留在企业继续经营的A资本和C资本分别为175.5万元人民币和58.5万元人民币。

  (四)讨论

  由于对企业产权变动中非购买商誉的会计处理不同,造成留在企业继续经营的A资本和C资本的不同结果。这几种方法到底孰是孰非,在国际会计领域至今仍无定论。

  主张第一种方法的理由是:企业创造的商誉是不可分割的。一是本身的价值不可分割,二是其总价值不能和企业的可辨认资产分离。因此,对本案例商誉的会计处理,应该是将此商誉全额入账,然后再根据企业总资产的市场公允价值,在A、B、C三个投资者之间分配。

  主张第二种方法的理由是:商誉具有不可分割性,但它只表现在其总价值不能和企业的可辨认资产分离,而商誉本身的价值是可以分割的。在方法一中尽管不承认这一点,却将非购买商誉及企业总资产的市场公允价值在A、B、C三个投资者之间分配,实际上就已把非购买商誉进行了分割。因此,第一种方法的处理结果与其理论依据自相矛盾,同时也说明商誉本身的价值是可以分割的。既然商誉自身价值可以分割,那么,本案例中涉及的非购买商誉就应只考虑B应分得的份额,而A、 C应享有的商誉份额还要留在企业继续经营。按照国际会计惯例,在持续经营的条件下,非购买商誉是不能计价入账的。所以,不能将A、C、应享有的商誉份额计价入账。

  第三种方法承认商誉自身价值的可分割性,因而按B资本应分得的商誉增加了其资本价值,同时又把产权变动中多付给B的那部分商誉价值看成是与产权变动相关的费用,按增加的B资本应分得的商誉冲销A、C的资本。B资本应分得的商誉由A、C资本来承担。

  笔者认为,上述几种方法只注意到了商誉可不可分割的问题,却忽略了一个关键问题,即如何看待产权变动前后会计核算主体是否发生了变更。后者是界定产权变动条件下商誉是否为购买商誉的惟一标准;其判断结果影响到对商誉的会计处理。因此,对商誉的会计处理应视产权变动前后会计主体的不同情况分别进行:

[责任编辑:编辑部]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huijilunwen/caiwuhuiji/108319.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