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08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财务会计
为更清楚和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资产负债情况,坏账准备科目和其他的多项准备计提科目一样,一直在企业资产和负债真实性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报表使用者,更企盼所使用的报表里关于“坏账准备”的数据不差毫厘。那么相应地,作为报表提供者,又是怎样使得这样一种原本属于“把关门锁”的坏账准备变成了自己企业在一定年度通向业绩颠峰的“捷径”呢?
“玩转”坏账准备
实际上,企业在确认坏账时,应具体分析各项应收账款,具体包括:金额大小、信用期限、债务人信誉以及债务人的经营情况等因素。对于那些有确凿证据表明已经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应该予以全额计提坏账准备。
何为“无法收回”?这里便存在一个界定的问题。在相关的法规规定里明确指出,属于“确凿证据”的有:债务单位已撤销、破产、资不抵债、现金流量严重不足等。很显然,债务单位撤销也好、破产也好,是需要通过法律程序来给予公告的,故债权单位很好掌握这一尺度。而关于资不抵债、现金流严重不足,仅仅通过企业的财务报表只能略知一二,并不能知晓全部,由此便在某项应收账款上是否应该全额还是部分计提坏账产生了困难。
显然,作为那些意欲粉饰报表的企业来讲,如何利用坏账准备计提来玩转利润似乎成了一种“时尚”。他们会在企业需要亏损的年度,利用坏账准备计提创造出巨额亏损,而又在需要粉饰报表“创造”业绩的年头,将以前年度的坏账准备计提冲回,调节利润,这几种做法在股市中都是简便并且有“立竿见影”之奇效。
2004年的年报披露早已尘埃落定,然而其呈现出来的特点却给报表分析和使用者们带来了一段不小的冲击波,甚至余烟未消。而这股曾经笼罩了2004年报出台过程的浓烟,相信各路人士不会轻易忘怀,那便是-2004年底的大量坏账准备计提使得部分公司陷入了巨额亏损之中。
有句口号曾一度尘嚣日上:“让我一次亏个够。”而事实证明,在去年的那场业绩比拼大战中,的确有很多公司都前赴后继、争先恐后地力争达到“亏个够”之境界。这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四川长虹,它对APEX欠款纠纷公司计提的坏账准备高达25.04亿元,而正是这一占据了其所有计提大半壁江山的巨额坏账准备的计提,使得四川长虹的2004年成为了其上市以来的首次亏损年,并且是“不亏则已,一亏惊人”。尽管有部分人一直认为,四川长虹此番断臂求生的良苦用心和坚决勇气,目的更是为了要“甩脱陈年老账从而轻装上阵”,因为其计提坏账准备之后,公司的资产更趋于真实,后续的盈利能力会有真实资产力挺。但是人们或多或少都认为其有故意“甩包袱”之嫌疑。而当2005年刚刚过完一个季度,四川长虹就一改每股亏损1.7元的2004年年报颓势,而一举拿出了扭亏为盈的报表-2005年前3个月已赚1.74亿元,每股收益达到0.08元。此举出现,人们不由得想起了年前甚至今年年初的那些质疑之词了。似乎这一盈利,已在某些人的意料之中。
2004年的青鸟华光不甘寂寞。其经营业绩亏损6580万元,每股收益为-0.26元,但是据记者查看其相关资料发现,在临近2004年末时候,该公司又发布公告称,公司将对应收账款坏账计提比例进行大幅度上调。公司三季度财务报表显示,三季度末公司应收账款余额为3.9255亿元,其他应收款余额为26.6842亿元。
吴忠仪表亦不肯落后,记者翻看其2004与2003年相关报表发现,公司2004年第三季报来的数据与2003年底的财务数据相比,截至2004年9月30日,公司应收账款由1.8亿元上升至2.39亿元;其他应收账款由1.71亿元升至2.03亿元。而在2004年年报预告中,预亏3亿元的吴忠仪表则对投资损失、坏账损失、存货损失共计提2.51亿元准备。上海某上市公司财务负责人林先生对记者说,“很显然,一般情况下,上市公司都会采取比较稳健型的财务政策,然后依据实际情况来进行坏账准备的计提。”
但是诚如上述所言,通常我们生活中存在更为普遍的一种现象却是,企业会在某个时段为了掩饰业绩长期不计提一些该提的坏账准备,然后在其后的某年突然翻起旧账撇开距离,大量计提。“这实际上是一种坑害广大投资者的行为。因为很多企业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甩开从前的包袱!”林先生补充说。
鸿仪系的昔日风光已经不再。而当我们再回头看看作为鸿仪系之一的张家界2004年的相关科目时候,我们发现,2004年其其他应收款为8,067万元,对其所计提的坏账准备为325万元,比2003年同期增加了57%.
分析人士指出,这些企业的大举计提,一定程度上更是为了来年甚至若干年后的报表漂亮埋下伏笔,它们会在企业需要的时候,恰到好处地冲回计提调节利润。于是2004年的业绩硝烟战中,正处于恢复上市关键期的*ST江纸便“迎风破浪”走在了诸多类似企业的“前列”。*ST江纸原第一大股东江纸集团共占用上市公司资金10亿元,从2002年开始,眼见扭亏无望,*ST江纸陆续对该笔与关联方的其他应收款计提坏账减值准备,导致了连续三年亏损而被暂停上市。然而在2004年,为彻底摆脱因连续三年亏损而被暂停上市的窘境,它踏上了一条回冲计提之路。2004年三季报显示,江纸集团报告期内偿还巨款,冲回坏账准备2.32亿元。正是这失而复得2.32亿元,使得连年亏损的*ST江纸“久旱逢甘雨”,成就了一个季度便每股盈利0.92元的“神话”,一跃成为两市屈指可数的“绩优股”。
尴尬的中介
针对企业“花样百出”的招式,作为报表监督者的中介机构,又是如何面对这些情况的呢?他们在所出具的审计报告中,对涉及这种利润操纵行为的企业报表是否进行了必要且及时的揭露?
毕博管理咨询公司大中国区董事总经理张雯华对记者说,关于坏账计提,我国的财务制度已经规定了相应的计提百分比。而曾在某会计师事务所任职的王先生也坦言,各个单位有自己的坏账准备政策,计提比例有所不同,一般根据账龄,时间越长比例越大。但是实际计提的坏账准备不能全部税前扣除,按税法规定,只能扣除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的0.5%,所以多提的应做所得税纳税调整。
“但是这并不影响企业去粉饰其报表的行为。因为对于那些急于甩掉包袱的企业来讲,纳税调整不过是增加一些应纳税所得额而已,一旦企业亏损巨大,即使按照这0.5%的比例来调整,也不过是杯水车薪。而企业却还是达到了其最终的目的-与历史‘说再见’。”林先生说。
张女士进一步指出,企业的应收账款的可收回性自己的人员最为清楚,但是他们往往没有按要求去计提坏账,尤其是对于那些已经明显收不回来的账款,仍然不予计提坏账。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huijilunwen/caiwuhuiji/108656.html下一篇:谈无形资产核算应注意的几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