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08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财务会计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会计信息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其真实性也越来越多地受到关注。会计信息失真现象的普遍存在,事关社会主义经济秩序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虚假的会计信息不仅掩盖了企业真实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而且成为影响社会经济秩序和廉政建设的重要因素,早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切实解决好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是一项事关国民经济能否健康发展,社会能否稳定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会计信息;失真;对策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性
会计信息的真实和完整,是党和政府的正确宏观经济调控决策,维护正常经济秩序,防范政治、经济和社会管理风险,保护投资者、债权人利益的基本前提。虚假的会计信息不仅掩盖了企业真实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而且成为影响社会经济秩序和廉政建设的重要因素,早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切实解决好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是一项事关国民经济能否健康发展,社会能否稳定的重要问题。
二、产生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1.会计人员的从业素质和单位负责人的领导素质有待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会计信息的质量,而我国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却不高。一方面,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不高。大量的从业人员在没有任何会计基础知识的情况下,经过短期的培训而获得会计从业资格证,并不具备系统的会计专业知识。同时会计人员后续教育缺乏力度,从业人员知识老化,难以适应新的会计工作要求。另一方面,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也参差不齐,有些会计人员法制观念淡薄,无视职业道德,主动出主意、想办法,提供虚假会计信息或对虚假会计信息不予纠正,听之任之。
一些单位负责人的指导思想不正,法律意识不强,为了小集团或个人的利益,指使会计人员弄虚作假,甚至强令会计人员作假,从而出现了诸如“领导定调子,会计填数字”的虚假会计信息。
2.利益驱动是会计信息失真的最根本的原因。经济上,会计信息是国家和企业之间进行收入再分配的重要依据,企业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使产生的会计信息尽可能对自己有利。国家、企业的分配关系,以及企业主管部门和相关部门之间的利益分配比例不合理,失真问题就很难根治。另外,目前国家的绩效考核制度也是会计信息失真的一个重要原因。向来“官出数字”、“数字出官”。一些单位为了追求所谓“业绩”,领导为保住“乌纱帽”,往往通过降低成本,虚报利润等手段粉饰会计信息,从而达到其目的。
3.会计法规体系不完善,为会计信息造假提供可趁之机。我国的会计法规制度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起步较晚,其架构、内容仍有不足之处,例如会计准则制定的滞后,使会计事项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带有很大的弹性,为会计造假提供契机。又例如会计政策为企业提供越来越宽的选择范围,信息制造者总是在规定的范围内选择有利于自身的会计政策,从而使会计信息失去客观公正。
4.失信成本低是会计信息失真的动力。由于我国对企业造假的处罚力度轻、执法不严,对造假者不追究或处罚不力,从客观上纵容了会计造假,也是我国会计造假泛滥的一个重要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加强了立法建设,在会计法规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特别是《会计法》的发布实施对我国会计工作具有重大意义。但是,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情况也很普遍,对违反会计法规的打击力度偏弱,处罚力度不够,使得违法的机会成本很小。违反会计法规的巨大经济或政治利益与低廉机会成本所形成的强烈反差,使得一些人敢于铤而走险,以身试法,置国家的法律法规于不顾。
5.会计监督体系不完善是会计信息失真的重要原因。企业外部监督包括政府审计和社会中介机构审计。政府审计指财政、审计、税务等政府职能部门的审计检查,这些部门一般是进行专项检查,其监督标准不统一,管理上各自为政,再加上受人力、物力、财力的限制以及其事后监督的局限,不能从整体上有效地发挥监督作用。社会中介机构审计主要指会计师事务所或审计师事务所的审计。部分中介机构为了其长期利益,不仅不严格把关,反而迎合被审单位的意愿,出具不实会计报告,不仅未发挥监督职能,反而滋长了造假的风气。
企业内部监督包括会计自身的监督职能和单位内部审计部门的监督。会计的基本职能是核算与监督,但现行的会计人员管理方式不利于发挥会计的监督职能,会计工作在某种意义上是为企业管理层服务,反映的是企业管理层的意志。会计人员的监督权被弱化。同理,企业设立的内部审计部门形同虚设,不能发挥其监督作用。
三、治理会计信息失真对策
1.强化单位负责人对会计工作的法律责任。目前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比较突出,单位领导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修订后的《会计法》第4条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 从立法的角度规范了单位负责人对会计工作的法律义务。
2.提高会计人员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责任心和职业道德水平,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和完整。经济业务和会计事项,涉及的内容很多,要求会计人员不但要掌握专业知识,熟悉会计处理程序和方法,还要熟悉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会计工作的标准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已势在必行,这就给会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会计人员岗位的特殊性要求会计人员有很高的道德水平。因此,要坚持不懈地对会计人员加强业务继续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通过继续教育,在不断提高会计专业理论水平、提高业务能力的同时,提高会计人员的责任感和诚信意识,以遵守《会计法》和相关的会计制度为指针,坚持不唯权,不唯利,只唯法的理念。
要通过不懈地努力,培养一支业务水平高、知识结构层次合理、思想道德过硬的会计队伍。
3.健全监督体系,充分发挥监督职能。健全监督体系,加大监督力度,增强会计监督的全面性和权威性,必须实行内部监督、社会监督和国家政府监督相结合。建立与完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严格会计核算基本程序,合理设置会计及相关工作职位,明确职责权限,完善企业的内部牵制和监督制约机制。同时,建立健全单位内部审计监督制度,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监督部门的积极性,在单位内部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防范于未然;大力培养注册会计师,加强对注册会计师的责任监督,明确注册会计师对会计信息审查鉴证的法律责任;国家财政、税务、工商等行政部门,不仅是会计信息的使用者,而且也是会计信息真实性的监督者,各部门应结合各自专业职责,切实履行监督职能。可建立监督信息网络,公布监督结果,避免重复检查。
4.加强会计法制建设,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会计法律体系。治理会计失真关键是要完善立法,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要完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加快制定和出台新的具体会计准则,尽可能缩小会计政策的选择空间,对会计政策的选择方面的规范具体化,并强化管理者的公开会计信息的法律责任,制定有关信息质量法律规范条款,使会计法规更具可操作性,堵住会计信息失真的漏洞。全面提高全体员工的会计法律意识,使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成为单位领导和会计人员的自觉行为,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5.加强会计打假力度,提高会计造假的违法成本。对恶意造假者,一定要加大处罚力度。建立会计诚信平台,让全社会监督会计主体的会计行为。对那些不遵守行业操守、不守信用的企业、机构或个人,不仅要让其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更要受到法律的制裁,使其造假成本远远大于其利益。
6.转变政府职能,为企业创建良好的经济环境。实行政企职责分开,政府对企业的经营管理不予过多干涉。改进企业领导业绩评价体系,建立一套全面、完善的考察指标体系,从目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等方面综合考虑,不应仅凭企业盈利来评价经营者的业绩。另外,政府必须转变职能,更新观念,加强自律,强化服务意识,倡导勤政廉洁的工作作风,坚决打击损害国家利益的腐败行为,净化社会环境,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四、结论
综上所述,改善当前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不仅要从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道德观念入手,从强化单位负责人的法律义务入手,更要通过不断健全会计法律法规体系,不断完善会计监督体系等,逐渐使提供真实完整的会计信息由被动变为主动,最终成为全社会的一项义务。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huijilunwen/caiwuhuiji/109693.html下一篇:探析新资产减值准则的几个重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