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2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会计控制
对企业的控制,分成两个方面:外部和内部。外部控制是来自于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的控制。它要维护的是社会公众、债权人、行业和国家的利益。我国重新修订实施的《会计法》规定,会计师事务所、财政、审计、税务、人民银行、证券监管、保险监督等部门有权依法“对有关单位的会计资料实施监督检查”。这是从会计角度对企业实施的外部控制。内部控制是来自企业管理部门的控制。从企业内部控制的不同视角观察,企业内部控制的具体内容不同。
(一)根据权限特征,分为股权控制和经营管理权控制
股权控制,是指企业资产所有者在股权结构中,占绝对控股或相对控股份额,以确立自己的企业所有者地位,从而获得企业经营的根本决策权。经营管理权控制,是指企业所有者通过选择经营者和职能管理者来贯彻其意图、落实其目标、维护其利益。
(二)根据控制范围,分为战略控制和经营控制
战略控制是对企业经营范围、经营模式、组织架构、激励制度、重要人事调动和长期投资所进行的具有全局性、长期性特点的控制。经营控制是对企业日常经营行为所进行的控制,其特点是局部性、短期性,如广告宣传,销售渠道建设,品种、价格调整,物流调度,人员调度等等。
(三)根据专业特点和职能,分为人事控制、财务控制、会计控制、生产控制等等
人事控制是指通过对人员的录用、调动、考评、晋升、培训、解聘、辞退等形式来保证企业目标的实现和利益的维护。财务控制是对企业的财务资源及其利用状态所进行的控制。其内容包括资本结构控制、债权债务控制、财务风险控制、存货控制、现金流控制、成本(费用)控制和利润控制,其目的是保证企业经营的安全性、效率性和盈利性。其手段包括编制和执行财务预算。
会计控制是对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的控制,其目的是保证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我国现行《会计法》对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的责任人及其责任、会计人员从业资格、会计流程、会计内容、会计信息质量标准等均作了明确规定,它是企业实施内部会计控制的法律依据。
生产控制是对企业产品制造过程的控制。其目的是保证企业生产部门按时按质按量地加工出合格产品,并保证生产的均衡性和配套性。其内容有生产工艺和流程安排、投产批量决策、人员、设备、物资调度等。
材料采购控制是对企业供应环节员工行为与物流的控制。其目的是保证生产原料的质量、数量和时效,降低采购成本。
营销控制是对企业销售环节员工行为与物流的控制。其目的是保证提供客户所需的公司产品,扩大市场份额,获取营业利润。其内容包括客户资源控制、销售渠道控制。
质量控制亦称全面质量控制,是从企业产品的研制开发设计环节开始,通过对产品设计、工艺设计、设备安排、人员培训、原材料供应、制造加工和售后服务全过程的质量预防与检验,来保证企业产品(服务)的质量。
(四)根据控制进程和时序,分为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
事前控制的内容包括成本企画、标准制定、预算编制和规章制度的制定与颁布。事中控制的内容有偏差揭示、差异分析和采取措施。事后控制则侧重于分析原因,考核评价,落实奖惩,并为管理当局提供制定未来计划标准的依据。
(五)根据控制程序,分为集权控制和分权控制
集权控制亦称直接控制,其特征是高层主管接触下级的层次多(甚至到最基层),听取汇报的内容细,亲自到下面(甚至现场)检查并指导工作的频率高,有的事情甚至亲力亲为。分权控制亦称间接控制,其特征是高层主管逐级向下授权,只接触直接下级,听取汇报的内容粗,亲自到基层检查指导工作的频率低。
(六)根据控制力度,分为结果控制和过程控制
结果控制是只对工作的结果进行控制,以最终结果作为考核评价的依据。各种形式的内部承包经营责任制,是结果控制的体现。过程控制比结果控制更为深入、具体,不仅要对工作结果进行监控,而且要对结果产生的整个过程进行控制。如全面质量管理和我国重新修订的《会计法》均体现出了过程控制的思想。
(七)根据控制者态度,分为积极控制和消极控制
积极控制是“防患于未然”的控制,在事态的发展尚未脱离预设范围时就采取各种措施去限制其相关因素,以保证其结果符合人们的预期。消极控制是“亡羊补牢”的控制,当事态发展偏差超出了预设范围,对企业形成了实际损害,才采取各种应对措施去影响和控制之,以求避免未来再产生类似的损害。
(八)根据控制力来源,分为借力控制和自力控制
借力控制是指企业有意识地借助外部力量来规范企业自身的行为和管理。新修订的《会计法》,为我国企业加强内部控制提供了最好的可借之力。自力控制是指企业管理当局根据实现企业目标的需要而对自身行为与过程所施加的控制。
(九)根据控制对象,分为行为控制与事务控制
行为控制是对“人”的控制。事务控制是对“事”的控制,它是对工作及工作对象所进行的控制。
(十)根据控制层次,分为制度控制和观念控制
制度控制亦称法规控制,它利用各项法规和制度来对控制对象施控,具有强制性特征。观念控制是利用企业的价值观和管理理念来进行的控制,具有诱导性和求同性特征。来源:中国财经报
上一篇:促进证券公司完善内部控制
下一篇:内部控制要实现三个“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