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24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会计理论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过解放思想,从具体国情出发,在会计理论方面创造性的进行了多方面的突破性改革,取得了较为显著的发展,同时,也开创了我国会计研究的新篇章。中国会计学会的成立、国外先进会计理论的引进、资本市场的建立与蓬勃发展以及会计教育制度改革、会计专业期刊的发展,均为会计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文将以时间线为线索,综述会计理论的发展进程。
【关键词】会计理论研究综述
1980年以前,也就是我国会计学会成立以前,会计界内普遍都在讨论会计核算是否具有阶级性,从社会主义会计有别于资本主义会计,到建立系中国自己的会计基础理论,会计界开始展开对于会计属性的开拓性探讨,几乎一边倒的认为会计具有阶级性,也试图逐摆脱以前按照苏联模式进行会计制度建设和教学的现状。50年代后期,会计界逐渐把中心转到会计(会计核算)的对象的探讨。值得称赞的是,有关于会计对象问题的探讨活动的意义,不在于其深化了人们对于会计反映和监督的内容的进一步认识,而在于他促进了会计界对于这一固有问题的新的思考,学者们纷纷提出了各自独特的见解,而不是“拿来主义”照搬照抄苏联教材。最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学者们:娄尔行教授、吴诚之教授、葛家澍教授以及杨纪琬教授组织编写的《会计原理》,更是在总结前人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符合中国实际的会计基础理论体系,集思广益,摆脱了前苏联会计思维的禁锢,敢于独立思考,推陈出新。
1980年至2008年,在邓小平理论与改革开放的强劲东风的推动下,会计理论的研究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
前十年,我国的会计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会计的基本问题上面,例如:会计的本质、职能、属性以及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研究等等。首先,学者们逐渐认识到,倘若要进行会计研究,就需要从会计概念入手,这就激发了学术界对于会计本质问题的探讨。主要存在两种颇具代表性的观点:其一,“管理活动论”的代表人物杨纪琬教授和阎达五教授认为,会计不仅仅是管理经济的工具,它本身具有管理的职能,是人们从事管理的一种活动。其二,“信息系统论”的倡导者葛家澍教授、余绪缨教授认为,会计是一个旨在提高企业和各单位活动的经济效益,加强经济管理而建立的一个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二者的争论点主要集中在会计信息作用的侧重点上。其次,学术界还讨论了另外一个基本概念:会计的职能。关于会计本质属性的会计的职能问题,学术界众说纷纭,但是,就会计职能体现会计本质这一说法,大家还是达成了共识。在任何时候,会计部门和会计人员都应遵循,会计的最基本的职能是,真实公允的反映经济状况。这一阶段,有关于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研究也逐步进入正轨,数学、数理统计思想的加入,也使得其技术性和科学性更强,同时进一步推动了我国证券市场的起步。
80年代末期到90年代末,学术界逐步展开了有关于企业会计准则的制定及其理论体系的研究。学术界在关注国际会计准则的发展的同时,也对若干问题达成共识,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坚持制定符合中国特色会计准则,树立理论体系、框架,逐步与国际趋同,卓有成效。
二十一世纪初至今,会计理论的研究更是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以及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学研究项目的大力支持。三大基金中会计类项目数量逐年大幅增加且在关注方面及研究领域方面各有侧重,如财务管理、资本市场与信息披露、审计方面的研究均有所获,但是在成本会计、管理会计、政府及非盈利组织会计和政府审计等领域,则缺乏关注和支持,不能够保证资本市场全面健康的发展,也不利于会计理论的全面发展,应当在现有领域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加强薄弱部分的研究探讨,构建符合我国国情和环境特点的会计理论体系,与国际接轨,不断促进我国会计理论的繁荣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悦.我国会计理论研究轨迹综述及评价[J].商业会计,2015(18):18-21.
[2]赵西,刘瑜宏,施武妹.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发展轨迹与取向——《会计研究》十年文章述评[J].会计研究,2003(04):55-60.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huijilunwen/huijililun/226682.html上一篇:基于微课的中职会计理论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