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会计“转型”之我见
日期:2023-01-24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会计理论
先对“转型”的全称谈点看法。最近有一个课题,名曰:“财会工作由算账、报账型向经营管理型转变”。记账、算账、报账是会计核算的通称,最终目的为了报账,故亦可称:“核算型”或“报账型”。“经营”的单独含义,《现代汉语词典》把它解释为“筹划并管理”,古书云:“南北为经、东西为营,直行为经、周行为营”;联系“筹划”二字,可以理解它是指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的战略和决策,与现代管理注重企业经营战略和决策的管理,不谋而合。可见,讲“经营管理”或者讲“经营决策”,都是对“管理”重心的强调,而未超越现代管理的范畴。为了叙述简便,本文“转型”全称,采用习惯讲法:“会计工作由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
全称的主语为“会计工作”(而不称“财会工作”),是出于对会计发展历史的考虑。会计,自从“生产职能附带部分”中分离出来,成为“特殊的、受委托的、独立的专门工作”后,随着经济不断发展的需要,又陆续地派生出许多分支,形成一个会计“家族”,这个家族的姓氏,理当是“会计”,无须改认“双姓”。因此,我认为:
①管理型“会计”是管理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责任会计、会计管理、财务管理、会计监督、财务监督、会计数学、财务分析等有机组合的整体。
②管理型会计这个“整体”,依靠其组成的各个体各自发挥作用,共同实现整体目标.
会计工作由核算型向管理型的“转变”,人们把它形象地称为“会计工作的转轨变型”。“转轨”和“变型”,其实是两个不同内涵的概念:“转轨”,主要指会计工作向外延伸,伸向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国际会计惯例相接轨、具有世界通用会计语言的方向发展;“变型”,即“转型”,是会计工作向内扩展,即由原来实际上只有会计“核算”一个方面工作,扩展为“核算”与“管理”两个方面相结合,并使这两个方面合力的作用点,在“管理”这一边,向“强化管理,提高效益”的方向发展。“转轨”与“变型”合起来,正体现会计改革和发展的方向,与推进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相配套。“转型”的精神内涵是:拓宽会计领域、扩展会计职能、完善会计目标、确立新型的会计模式。其实质要求,归结为一点,就是“抓管理,促效益”。把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促上去,完全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根本标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转型”与其他事物的变化一样,需要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量变”是一个渐变的过程,需要有一定时间做大量的促进工作。“质变”是量变的积累达到一定条件时所发生的突变,那就是会计工作质的飞跃。因此,可以认为:实现会计工作由核算型向管理型的转变,是跨世纪、划时代的会计大事。
“转型”应当怎么转,“转型”会有哪些变化,体现哪些特点,对会计工作者有哪些要求以及实现“转型”的关键何在?都值得思考。现针对这些问题,归纳几个“特征”,分述如下:
一、信息领先
现代管理,离不开信息。没有信息,管理活动寸步难行,会计管理也不例外。会计工作由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首先表现为会计信息的提供和利用的转变。
①由主要对外部提供信息,转向着重对内部提供信息,满足企业加强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
②对内部提供的信息,不仅只有关于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总的信息,还要提供分品种的成本信息、分部门班组的责任目标实现信息以及其他有关决策信息。
③由单纯地提供信息转向注重于收集和利用各种信息。不仅注重本身生成的各种会计信息,还注重收集来自企业内外的其他各种信息,更注重于能动地利用它们对经营过程实行控制、促进企业目标的实现和参与经营决策,规划发展未来。
④占有的各种信息,都必须真实、可靠、有用。当前,我国会计工作存在会计信息严重失真的问题,如果依据失真的信息进行决策,其后果不堪设想。因此,由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决非意味着“核算”这部分工作可以放松了,恰恰相反,管理型会计对“核算”还要大大地加强,以确保会计信息在源头上的真实可靠。
为了提高会计核算的效率和质量,还必须大力推广现代科技成果电子计算机。实行“电算”既有利于会计工作者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参与管理,又便于信息储存、调用和逻辑判断,尤其在信息互联网络的条件下,可获得更多有用的信息,解决经营管理中诸多实际问题。
二、“算”字当头
孙子云:“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不算乎”。会计的原始含义就是计算。而核算型会计却偏重于记账、报账。所谓“算账”只不过在凭证和账簿上进行事中或事后的简单计算。管理型会计所应用的“管理会计”,广泛应用数学方法,对各种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对复杂问题应用精确的数学模型进行表述,它不但反映过去,而且预测未来,便于事先算账。例如:应用“线性规划”确定各有关因素之间的最优组合,应用一元函数极值原理确定“经济订购(生产)批量”以及由“成本习性”这个概念引申出来的“边际贡献”、“盈亏分界点”“本量利分析”等等的计算,都属于对未来经济活动进行预测决策的事先算账。可以说,事先算账是管理会计的基本特征。因此,会计工作由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必然要求会计工作者精于算账、善于算账;凡事当头,都要揣摩和计算其是否合算,利弊如何,效益大小,以便通过比较和优选,使得将要发生的经济活动建立在有利、可行的基础上。
也许有人怀疑:管理型会计不提“管”字当头,合适吗?我讲的“算”字当头,是指“算”是“管”的先导,有“算”才有“管”;管理型会计就是“算”与“管”的结合,以“算”促“管”;没有精明的计算,不可能有管理的效益。过去,我国与外商打交道,频频出现“失算”和“失利”就是吃了不会算账的亏。沉痛的教训,唤醒了人们在经济工作中,必须“算”字当前。
三、效益导向
管理型会计重在开展管理活动,“向管理要效益”。企业想提高经济效益,离不开会计管理,会计的管理活动,必须以效益为导向,即以追求最佳效益为管理活动的方向和目标。例如:通过对本量利依存关系、价值取决于成本和功能的变化关系、人财物投入及其产出关系、供产销相对平衡关系等等的分析中,寻找并促进开发潜在资源;在理财活动中,讲求生财、聚财、用财之道;在日常核算过程中,对经济活动进行稽核、监督和控制等等,都是以效益为导向所进行的管理活动。“管理”与“效益”的关系恰如“矢”与“的”的关系,以管理之“矢”射效益之“的”,正是管理型会计本质特征的表现。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huijilunwen/huijililun/2269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