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审计会计
一、对审计人员的要求更高
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由于审计线索内容控制、内容和审计技术的改变,决定了对审计人员的要求更高。不懂得计算机的审计人员,因审计线索的改变而无法审计;不懂得电算化会计系统的特点和风险而不能识别和审计其内部控制;不懂得使有?算机而无法对计算机进行审查或利用计算机进行审计。因此,要求审计人员不仅要有会计、审计理论和实务知识,而且要掌握计算机和电算化会计方法的知识和技能。
二、审计线索的改变
在会计手工系统中,由原始凭证到记账凭证,由过账到财务报表的编制,每一步都有文字记录,都有经手人签字,审计线索十分清楚。审计人员进行审行,完全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顺查、逆查或抽查。但在电算化会计系统中,传统的账簿没有了,绝大部分的文字记录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存有会计资料的介质,这些介质上的信息是以机器可读的形式存在的,肉眼不能识别。此外,从原始数据进入计算机,到财务报表的输出,这中间的全部会计处理集中由计算机按程序指令自动生成,传统的审计线索在这里中断、消失。
三、会计电算化使会计内部控制发生变化
会计内部控制是审计的基础,审计师要对会计系统的内部控制进行审查和评价,以此作为制定审计方案和决定抽查范围的依据。实现会计电算化后,计算机数据处理的集中化、自动化,使大部分职权分离的控制作用近乎消失,数据共享程度的提高和存贮介质的改变,使手工会计系统中的账簿控制体系失去作用。为了系统的安全可靠,新建立起来的内部控制,既包括电算化的管理制度和一些人工进行的检查、审核,也包括系统应用程序中由计算机运行时自动执行的程序控制,会计内部控制由人工控制变成了人机控制。审计人员要了解电算化系统的特点及其风险,了解电算化系统的控制目标、应有的内部控制及其审查方法,对电算化系统的内部控制进行审核和评价。,对于被审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节,审计人员要能评估其对系统提供的会计信息可靠性的影响,并能向被审单位提出改进的建议。
四、审计内容的改变
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特点及其风险,决定了审计的内容要增加对计算机系统处理和控制功能的审查。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审计人员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来了解和审查计算机系统的功能,以证实其处理的合法性、正确性和完整性,保证系统的安全可靠。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审计内容发生了变化。在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中,会计事项由计算机按程序自动进行处理,如果系统的应用程序出错或被非法窜改,则计算机只会按给定的程序以同样错误的方法处理所有的有关会计事项,系统就可能被不知不觉地嵌入非法的舞弊程序,不法分子可以利用这些舞弊程序大量侵吞企业的财物。系统的处理是否合规、合法、安全可靠,都与计算机系统的处理和控制功能有直接关系。
除要对投用后的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进行事后审计外,还应提倡在系统的设计、开发阶段,应有审计人员参与进行事前和事中的审计。当一个系统已经完成并投用后,再对它进行改进,比在系统设计、开发阶段进行要困难,费用加大。在系统设计开发的各个阶段要注意审查和考核下列问题:一是系统的功能是否恰当、完备,能否满足用户核算和管理的要求;二是系统的数据流程、处理方法是否符合会计制度、法规、和财经纪律的要求;三是系统是否建立恰当的程序控制,以防止或及时发现无意的差错或有意的舞弊。
五、会计电算化使审计技术发生变化
在手工会计系统中,审计人员可根据情况采用审阅、核对、调查、分析、盘点等手工方法对被审单位的有关经济业务进行审查。这些审查工作基本都是由人工进行的。在电算化会计条件下,虽然上述手工审计方法仍然有效,但由于审计线索、安全控制和审计内容的改变,决定了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是必不可少、效率更高的审计技术。首先,审计人员要对电算化会计系统的处理和控制功能进行审查,此项审计要利用计算机审计、侧试技术,编制专门的审计程序,采用“穿透计算机审计”的方法检查会计程序本身的正确性。其次,在电算化会计条件下,大量的证据都存储在肉眼看不见的磁性介质上。因此,最好使用通用的转换工具,将原始数据转换为标准格式,以方便审计人员进行审阅、核对、比较和分析,迅速、有效地完成各项审计工作,从而提高审计的效率与质量,达到审计目的。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huijilunwen/shenjihuiji/145979.html下一篇:企业内部经济效益审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