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审计会计
审计监督与媒体监督都是重要的社会监督方式,两者本着寻求“客观公正”的价值目标,在我国民主法治的进程中都担负着重要的职责。新闻媒体审计活动的报道,对促进审?判断的正确性,审计质量的提高以及审计信息的公开性与透明性发挥着不可否认的作用。新闻的时效性以及传播范围的广泛性也有利于审计监督的实施。然而,随着传媒业市场竞争压力加大及新闻媒体对审计监督活动介入的加深,审计监督与媒体监督之间的矛盾对审计判断的正确性提出了挑战。
11媒体监督侵犯审计独立性
由于审计工作的特殊性,媒体在监督报道审计工作时,应更多的尊重审计的保密义务。有些新闻媒体为了扩大市场关注度,吸引注意力,追求轰动效应,常常会过度渲染或任意评论,这些不当报道引导了大众关注走向的同时可能对审计人员独立客观的实施审计工作造成极大的舆论压力和心理负担。这一矛盾不利审计人员独立行使职责。这一矛盾的产生一方面源于审计人员无法避免的情感因素,受过专业训练的审计人其知识储量和心理辨析能力依旧是有限的;同时社会公众对由新闻报道产生的事件走向的认知也会对审计师做出判断产生压力,从而影响正确的审计判断的做出。另一方面,媒体监督与审计监督追求公正的原则和方式不同,虽然同样以寻求客观公正为价值目标。但是,审计监督追求的是法律上的公正,遵循的是审计准则和法规,其对被审计单位经济事项的审查具有技术性,程序化特征。而媒体监督代表的是社会公众的声音,其追求的是社会道德层面的公正。法律是最低层次的道德,两个主体对于公正的不同接受程度直接导致了媒体监督和审计监督在实际运行时的矛盾。媒体对道德层面的言论往往以一种道德标准限制了审计人员依照审计准则和法规作出理性判断。
12媒体监督影响审计公信力与权威性
新闻作为社会公众了解社会信息的主要途径往往从社会公众的情感和道德角度阐述一个问题。这必然导致其缺乏审计的技术性和程序性。当审计结论和新闻报道出入较大时,社会公众对审计的认识极易受到媒体不当报道和倾向性评论的偏颇影响,使社会公众怀疑或否定审计的客观公正性,使审计监督在人们心中的公信力大幅度降低。究其原因,一方面由于审计人员在编制审计决定和审计报告时使用不加注解的专业性术语,增加了不具备相关专业知识的媒体从业人员阅读和理解审计报告的困难,因此媒体容易产生误解或曲解,以至于做出错误报道。其二,在商业利益的驱动下,部分媒体不惜运用不正当手段获取审计工作的保密信息,大肆炒作可能存在的错报和舞弊行为和审计失误,恶意抨击审计结论。媒体为了自身利益的实现,通常会筛选具有新闻价值的社会事实进行报道,一些被媒体认为不重要的事实经常会被媒体过滤,因此媒体对经济事项的报道经常是有重点但不全面的。正是这种不全面的报道会影响社会公众对各个经济事项的认识和判断。
2媒体监督对审计判断影响的理论及研究依据
新闻媒体是资本市场的监督者和参与者,审计判断的外部意见和上市公司的信息环境都通过其形成及构建,媒体意见影响审计结果的形成。作为独立于行政、立法和司法的“ 第四权力”,新闻媒体在传播信息的同时发挥着监督治理的作用。财经记者作为新闻行为的主体,其对上市公司这一客体的评价及态度构成了资本市场的意见舆论场,即媒体意见环境。独立审计作为一种公司治理机制,其向市场传递信息的过程及渠道为鉴证会计信息并发表审计意见,具有减少交易成本和降低信息不对称性的功能。根据传播学理论,行为人出于意见认同需求会主动寻求外部意见,在“同化”和“顺应”的机制下表现一定程度的“从众”行为。审计师借以阅读新闻媒体关于其客户的报道增强做出审计判断的依据,在“同化”和“顺应”的机制作用下将影响其审计判断,最终其审计意见将在这一过程的影响下形成。
根据多项研究,当审计人员身处复杂的监督环境时,较多的审计证据需要在较短时间内被检查,出于个人认知限制和媒体导向限制的原因,独立性无疑将受到影响,因此偏见极易出现。通过借鉴媒体意见对审计判断的作用机制的研究,文章提出了媒体监督对审计判断影响的理论及研究依据。这一研究基于新闻传播学“沉默的螺旋”和“图式”理论建立分析框架;理论依据为:审计执行中,审计师会出于迎合外部监管和寻求意见认同的原因,主动搜集媒体的报道意见;依据“沉默的螺旋”的理论作用,审计判断的得出受媒体意见的“从众”效应影响;“从众”效应借以“同化”和“顺应”机制实现。并用上市公司数据验证了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的出具概率与媒体评价之间的正向相关关系,检验了审计风险容忍对这一正向相关关系的调节作用。
3充分调动正确的主观能动性以加强审计判断的准确性
从根本上说,审计监督与媒体监督是相互作用相互协调的关系,发挥正确的主观能动性将两者加以协调,有利于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增强审计公信力,有利于审计机构做出正确的审计判断。但是作为独立个体,其主观能动性受个人情感因素及自我约束力影响较大,在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过程中审计人员和媒体人员极易因个人、他人、环境及其他客观事物的干预而得出偏颇结果或发表错误意见。作为不同领域的专业人员,专业知识限制和专业观念的限制也阻碍了结果的一致性进程。我们认为通过以下可行性建议可以有效推动媒体监督与审计监督协调运作,维护审计监督的独立性、权威性和公信力,以使审计判断更加公正。
31审计主观能动性
要坚持审计的独立性,避免过多地受媒体的影响。坚持以事实为第一手证据,相信自己亲自获取的审计证据比他人提供的审计证据更可靠,坚持遵守审计准则和法规,审计小组在实施审计期间要通过检查、盘查、观察、询问、函证、重新计算、重新执行和分析性审计程序应广泛收集审计证据。保持合理的职业怀疑,对新闻报道去伪存真客观分析,当新闻报道与审计判断冲突时,可通过建立审计人员与新闻工作者的交流机制,双方公开对话,修订错误信息,保障公民知情权。增强审计人员专业素养,提高面对社会舆论导向的心理承受能力,可通过审计组内互相监督机制,在个别环节要求审计人员封闭审计以隔绝外界影响,或进行定期的审计职业教育,帮助审计人员进行心理建设。
32新闻主观能动性
媒体不可滥用监督权力,要恰当客观地依据事实发表新闻报道,随着社交媒体大众监督的兴盛,群众应针对某一审计案例广泛阅读资料,对于存疑部分大胆发声,发挥大众的舆论效应监督媒体报道。媒体监督应扩大职责和范围,依法对国民经济生活等各项事项实施监督,使审计工作实施时有据可依,可采用直播等方式,在公开公正的情境下实施监督工作,同时可以通过聘请外部专家对媒体人员进行关于其将要追踪事件的相关知识的教育工作。提高新闻数据获取的谨慎性,以事实为第一依据,坚持新闻客观性原则,通过人员采访、资料分析等综合手段综合发表意见,避免一家之言。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huijilunwen/shenjihuiji/1464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