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审计会计
一、当前影响审计质量的原因
(一)审前调查工作不充分
虽然多数审计项目都进行了审前调查,但往往是对被审计单位情况走马观花、一掠而过,对其所在行业、单位业务流程及其内控制度等很少或只是简单地作调查。调查内容浮浅,记录简单,更谈不上对调查所获取的资料作仔细、认真地分析。除此之外,对审计方案编制的前置工作准备不足。比如完成审前调查工作后,不能及时对已取得资料进行初步复核,对审计项目重要性水平和审计风险没有及时进行初步评估。
(二)未能紧密结合审计项目编制切实可行的审计实施方案
尽管每个审计项目都编有审计实施方案,但是经常性会出现先审计后编制审计实施方案,或者是边审计边编制审计实施方案的情况,这种使得审计实施方案的编制成为一种“走过场”,更有甚者还存在着未经审前调查就编制审计实施方案的情况。
(三)审计工作底稿编制不规范
审计工作底稿在编制方面存在着内容不完整、条理不清、定性引用法律法规不规范等问题。第一,编制的工作底稿内容不完整,如在编制审计证明材料时,没有被调查人的签章;被审计单位提供的有关材料不盖公章的现象时有发生。第二,编制的工作底稿条理不清。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难以相互验证,或者是取证材料相互混淆,重复取证。第三,审计定性引用不规范。比如有的审计工作底稿对发现的问题没有列别写性依据和处理处罚依据,或者是引用的定性依据或处理处罚依据与发现问题不匹配,对问题不能准确定性或处理。
(四)审计报告质量还存在问题
有的报告存在审计重点不够明确、用语不够恰当的问题。除此之外,有的报告还存在行文格式不合规、报告要素不全、内容不完整、前后数字逻辑关系矛盾、事实表达不清、问题定性及引用处理处罚法规不准确、评价不当、文字表述不规范等诸多问题。有的审计人员把部分证据不足、评价标准不定的情况纳入审计报告范围,致使审计报告对审计事项反映片面或有误。还有的审计人员未书面征求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报告的意见,同时对于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报告提出的异议既不查证也不作进一步的解释与说明。在适用法律法规和定性处理处罚方面,对查出的违纪违规事项定性不准确,处理、处罚所引用的法律、法规依据不恰当。
(五)审计档案归档不符合要求
在实际审计工作,往往存在着报告一出,整理归档以后再说的想法,有相当一部分档案是在年终才着手整理。归档材料收集不完整、档案排列顺序错误,归档的责任划分不清。
二、提高审计质量以防范审计风险
(一)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决定了审计质量的水平,只有高素质的审计人员才能创造出高质量的审计项目。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是提高审计质量的第一要务。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要提高审计人员的政治思想素质,增强其对审计工作的热爱之情况,通过宣传引导、榜样示范、强化规范等方式,在道德自律等方面引导审计人员。二是加大培训力度,制订更为严格的后续教育制度,把审计工作与培训结合起来,有计划地安排审计人员进行培训,学习先进的经济理论、法制制度以及现代科技、计算机等知识,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对审计人员进行培训,及时对审计人员审计方法、审计手段进行更新,以此提高业务水平。三是积极倡导审计人员参加会计、审计职称考试及注册会计师等相关专业资格考试,鼓励提升学历水平。四是要进一步强化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的生命的意识,提升审计人员的责任意见和风险意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严格按审计规范进行审计,有效规避审计风险。
(二)加强对内控制度的建设
加强审计质量控制工作,提高审计质量,必须要重视对内控制度的建设。对审计过程进行全程质量控制,建立三级复核制度和审计项目责任追究制度,确保将审计过程全部纳入审计质量控制范围之内;坚持审计组长负责制,对审计质量责任进行明确划分;建立审计项目考核机制,对审计文书、查出问题、引用法规等内容全部量化,项目结合按考核指标进行考核。
建立审计项目责任追究制度,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要明确审计项目责任追究对象应负的责任。对于审计组成员、审计组长、审计组所在部门人、复核人员、法制机构负责人和分管领导的责任都有明确划分。二是要明确审计项目责任追究的形式。三是要强化审计项目质量检查,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可以通过审计机关内部的集中检查和自查等方式开展审计项目质量检查,也可以结合每年一次的审计项目评优活动,发现、通报、纠正存在的审计质量问题,以此提出进一步规范审计行为的意见,促进提高审计项目质量和执法水平,推动审计工作更好地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服务。
(三)加强对审计实施过程审计质量的控制
1.严格遵循审计程序,从严依法审计。审计监督属于行政执法范畴,审计监督行为必须遵守法定的方式、方法、步骤和顺序。审计人员必须以《审计法》为指引,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和《国家审计准则》等法律法规,按审计准则办事。做好审前准备工作相关工作,加强对审计方案编制的控制。
2.规范编制审计文书。审计工作中要严格依据审计工作底稿编制准则的要求,在审计工作底稿、审计取证材料、审计报告、审计决定等文书的编制、审核和审计成果运用等环节,实行审计工作底稿等文书的规范化。采用合法正当手段搜集审计证据,并注意证据的充分性、合理性、真实性、可靠性、相关性和重要性。根据审计取证编写审计底稿,审计底稿要求做到审计过程清晰、格式规范、问题明确、法规适用。审计报告是对审计过程的总结,审计实施的全部情况都在审计报告中得到体现,审计报告的编制是审计风险控制的一项重要内容。审计报告措辞要严密,定性要准确,处理意见要公正、实事求是。
审计决定也是容易产生审计风险的一项重要内容,审计决定不当很容易引发被审计单位提出复议和诉讼。在审计决定的编写过程中,审计人员应注意引用恰当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重视引用法规的统一性和针对性。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规定的范围内对违法违纪问题进行处理处罚,对某一问题进行的审计处理或处罚均要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处理、处罚的种类、程序确定,不能随意变动。在审计决定中,应告知被审计单位或个人法律救济的渠道,对于有误的审计决定或行为,一旦发现应及时予以纠正。
(作者单位为荣成市审计局)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huijilunwen/shenjihuiji/147164.html上一篇:盈余管理、审计费用与审计意见分析
下一篇:审计成果综合运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