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审计会计
一、农村审计特点及其重要性
农村审计是指由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设立的农村审计站对乡(镇)、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所属单位的资产管理、财务收支和提取、使用农民承担的费用及劳务状况进行的全面审计,以及会同乡镇企业等有关部门对占有、使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资产情况进行的专项审计。除此之外,农村审计工作也包括村干部任期内的经济责任审计和绩效审计等。
(一)农村审计的特点
1、独立性
农村审计的设立是为更好的维护集体经济组织的利益,避免公款挪用,保障农民的权益以及保证政府资金得到合理化资助。因此,它是有别于其他的审计而独立存在的。农村审计不是内部审计,而是外部审计。而这种外部审计又不同于一般的外部审计,有其特殊性,它既不是政府审计也不是社会审计。然而农村审计又可以行使内部审计、国家审计和社会审计的某些职能,这一审计监督形式的特殊性,是由我国现阶段农村集体所有制形式的特殊性及当前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管理的现状所决定的。
2、双重作用性
农村审计具有监督和服务的作用。监督作用是手段,服务作用则是最根本的目的。[3]审计工作通常做为监督的作用已深入人心,但相比于其他审计,它更注重强调服务上的宗旨。是以农村的经济发展,农民的利益为优先的审计目的。
(二)农村审计的重要性
农村审计工作通过纵向管理实现向上级和基层同时传递农村经济的落实情况。通过审计可以发现并纠正农村基层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农村干部依法、依规、正确、全面地落实农村政策和管理财务,减少群众利益受损的风险;强化农村财务公开制度的落实,方便村民了解村财务收支状况,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以及监督农村集体资产合理、有效使用,使有限的农村集体资金用于改善农村基础条件建设等急需资金的项目上,促进农村各项工作步入一个良性的发展轨道。
二、农村审计现状及问题
(一)农村审计工作现状
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大投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审计工作也日益显现出它的重要性。根据相关乡村财务的工作通知,自2008年以来,我市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工作从四个方面为重点展开。
1、基础财务审计
查证村内基础财务收入、支出和相关记录是否公正、合理、及时;财务人员和干部有无侵占、挪用等问题。
2、村干部任期和离任的经济责任审计
对任期内的各类经济活动的实施情况进行审计;查证其经济管理、政策实施、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工作情况。
3、各村集体土地补偿费专项审计
审查土地补偿费是否落实到位、专款专用、和及时入账;有无健全的相关民主监督机制等。
4、农民负担和惠农政策落实情况专项审计
审查农村合作医疗等向农民收费的依据和标准的合理性;检查各项惠农政策的落实情况,避免出现挪用侵占的现象。
(二)农村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
1、信息系统缺失下的审计环境不理想
农村审计较其他审计而言处于一个尴尬的地位,没有其他审计一样较完善的制度制约,而是由各村相关单位组织形成。这样的处境导致审计人员在进行审计工作时存在极大的不便。一是在审计过程中,难以达到审计独立。由于审计范围是同级之间,所以会导致部分干部干预审计工作的现象。二是存在干部为夸大自己任职期间的业绩而修改工作实况和财务的可能性。三是由于审计工作的专业性导致大部分群众不知晓其存在,这使得审计工作的服务性质未得到充分体现。至此,由于没有一个公开、规范的平台作为农村审计实施的支撑,审计的效果已经大打折扣。
2、审计人员素质偏低
新的农村审计加入了绩效审计、经济责任审计、计算机审计等。这使得本身对审计人员要求严格的审计业务进一步加大了工作量。就当前的农村体制和工作环境而言,农村审计单位属于事业单位范围,导致审计人员组成各色各样,专业不对口而影响审计工作质量。因此,如何基于农村环境下的多元化审计人员来改善审计的流程以加强审计专业化也迫在眉睫。
3、审计程序规范性不够
由于农村经济发展迅速,国家或地方出台的关于农村审计的规范文件已不适应农村集体经济的监督工作。农村审计作为拥有监督和服务的双重职权,任务重的同时难度也大。但由于规范性不够,审计人员在进行审计工作时多以公开的报告等为依据而忽视了很多隐藏未公开的数据,使得审计报告比较片面,审计工作成为一种形式工作。数据的质量和审计的规范性决定了审计的最终质量,可见,缺少集合数据与规范的平台,会导致农村审计的滞后。
三、农村审计信息化
我市农村经济发展在政府的关注下正有效的运行着,对于农村审计的工作也应处于全面发展阶段。为更好的适应当前的农村经济发展需求,引入新的技术以协助审计工作的完善是有待可行的。 在农村审计中,为解决上述审计工作所存在的问题,首要任务是以独立的农村审计领域为基础,建立并完善适合农村经济组织审计的制度,使之与其他审计并行。同时,也创建新的审计信息服务体系以协助农村审计工作。
(一)信息化基本原则
运用信息化体系进行农村经济审计,不仅提高了审计工作效率,还能有效同时解决上述审计过程问题。通过信息化审计四大原则进行详细说明。
1、客观性
根据本市的农村经济情况,信息化服务体系从客观实际和现实需求出发,将现实和长远打算相结合,客观反映审计结果,防止其他势力阻拦审计工作进行。
2、重在应用
审计信息化可以有效提高审计效率和质量,尤其是发现手工条件不能发现的问题,通过审计人员将计算机技术和现场审计有机结合,可以充分发挥免疫系统的功能。
3、开放性
参照税务、金融、财政、社保等信息化运转体系。农村审计有必要与有关系统实现联网,而不能将信息化审计局限于高层机关,也要发展基层工作,探索本地化的联网方式、方法,尽快实现地方性的联网审计。建立开放性的信息系统,将各地工作中形成的好的成果,如专家经验、实用性强的小软件、好的审计方式等,在在系统中展示以方便学习引荐。
4、全员参与性
审计信息化直接关联审计业务,不仅可以公正监督审计对象行为,通过信息系统的分工管理,也能制约全部审计人员,避免有人坐壁上观,和审计不公等现象。
(二)信息化中重点系统的建设
1、业务共享系统
业务信息共享是基于将地区各村委的经济业务汇总到一个可操作平台,总体反映其集体经济业务管理的服务系统。将绩效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和计算机审计融入到服务系统中,使农村审计与业务共享系统相结合。
在农村集体经济审计过程中,最主要的阶段就是审计人员组织实施审计的阶段。而这一步关系到审计成败的环节,在信息化系统中都可以一并完成,且有助于日后的审计业务。在系统服务中提供的该板块的五大步如图3.1所示。
图3.1
对审计部门而言,实现农村审计中的业务共享后,可以将审计证据收集范围扩大到最大化,从而实施相应审计,避免审计过程中存在的不客观因素。在审计过程中对比分析各村相同项目资金的运行情况,结合实际政策,反映集体经济的实施有效性和村委干部的绩效完成情况。同时,规范审计流程,减少审计人员自身的专业的不足。对村委干部而言,在业务系统公开化的形势下,可有效的减少其舞弊行为,警惕其散漫的工作态度,并调动工作积极性。对国家政府而言,高效的业务共享和互通的地区农村审计结果为国家的下一步政策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更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发展。
2、交叉审计系统
为更好的完善基层集体经济的监督工作,各地均采取相应的措施以达到审计效益最大化,而交叉审计则成为了农村审计中一项有效审计方法。近几年,为了保证审计的独立和公正性,一些市、县相继开展了异地交叉审计。
有政府对农村专项资金实行的交叉审计结果显示,开展“交叉审计”,一是打破了过去那种只局限于本区域范围内审计的常规,使审计界的同行们有了一个互相了解、学习和交流的机会,同时有利于审计人员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更新观念。二是有利于保证审计质量。开展“交叉审计”避免了行政干预和人情关系,能够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三是有助于“上审下”工作的按时完成。由于各地审计机关人力、财力有限,对于一些时间紧,任务重的“上审下”审计项目很难按时完成,在这种情况下,采取“上审下”和“交叉审”相结合的方法,既能保证审计质量,又能保证审计工作的按时完成。
但是,交叉审计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异地交叉审计,由于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不熟悉,这对审计人员能否尽快进入状况是个考验。另一方面,农村审计中的异地交叉审计,不仅会加大审计过程中的成本支出,也不利于审计意见和决定的跟踪审计,从而使审计意见和决定大部分落空,影响了审计结果的质量和水平。
事实证明,将交叉审计的方法运用到农村审计中是有效的,为避免上述风险,完善其在农村经济审计中的运用,可以重视交叉审计工作在信息化服务平台的建设。构建交叉审计系统,使该系统连接相互审计单位的子系统,从而可以显示被审计村委的前期详尽的审计情况及其实际的经济业务,弥补交叉审计中审计部门因对审计对象的具体情况陌生而造成的审计风险。同时,也能给审计单位提供一个相互学习优秀的审计方案的平台。另外,系统可从人员交叉、内容交叉、范围交叉三个方面入手构建体系,全方位的进行交叉审计,使得审计模块更具体,分工更明确。
3、群众监督系统
农村审计,其本质是为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保护农民利益而产生的监督和服务并存的审计模式。因此,集体经济管理者的行为动机要注重舆论评价和长期后果,再逐步达到自律,而不是依赖来自上级的监督和控制。
从内部控制的角度看,农村审计是无法避免审计风险的发生的。同时,农村审计这种自上而下的管理制度,是在特定形势下对特定资金的管理审计。它既具有政府审计的强制性,有社会审计的受托性,也有内部审计的多样性和内向性(审计目的是服务于农村集体经济,审计范围涉及农民利益的方方面面)。农村审计的实施成本不仅仅是审计中心的设置和运行成本,更大的制度成本和风险来自村级财务监管的有效性,关系到农村大局的稳定。因此,在自上而下的农村审计面临极大的成本和不能轻易消除的控制风险时,应该考虑增强底层对上层的监督力量,让基层的群众参与到管理和监督中来,从而把管理和监督事务及其成本向下分担,以群众监督来增强对个人行为的调节作用。另一方面,村干部等在接受群众审计监督时,没有了自己处于强势的特权,更愿意表现出合作意愿,使得双方的信息不对称性削弱,达到相互的了解,也有利于化解矛盾,达成共识。
因此,建立农村审计信息化服务平台不仅要实现审计部门和审计人员的计算机式运用,被审计方与审计部门的业务共享,也应实现群众参与下的信息服务平台。构建一个简单、易操作的公开的对外浏览和监督系统,包含与群众紧密相关的国家政策方面的图文通知;村干部的具体业务负责和完成情况;相关集体经济审计的政策和审计内容、结果等图文情况;以及群众反馈平台等。农村中多以“熟人社会”为基础发展,成员之间有很强的联系。在这种情况下,过多的条条框框对于朴实的农民而言,不免有一定的沟通阻碍。以群众为本的农村审计在这方面从加强控制,增强制度水平,并不一定能够实现群众所关心的属于他们的自身利益。相反,实现群众的自我参与度,加强集体的共同监督效益,将对农村审计有着超前的作用。
由上述信息化服务体系的并入,结合我市的农村审计要求,更能够充分的体现农村审计的监督和服务性质,在打击贪污和泄职的同时,保证了群众人民的利益。在农村财务管理依然存在很大难度的情况下,用先进的审计模式制约财务管理中的不足,力求能够使得农村集体经济有效发展。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huijilunwen/shenjihuiji/147548.html上一篇:关于加强企业内部审计的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