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审计会计
事业单位在我国的经济体系运行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掌管着国家所拨付资金的再分配环节。而在此过程中,其资金的分配情况以及使用效率既关系着国家财产的安全,还关系到社会公众的利益。
所谓事业单位审计,即由单位内部的相关工作人员,针对内部所管辖的机构或是企业的资金运行情况展开审计工作。对于事业单位来说,重视并做好内部审计工作,对健全内部控制机制、促进资金使用效益、杜绝资金的违规使用等,具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尤其是近年来,国家对事业单位进行了深入的改革。在打破了原有的资金完全由财政包干的形势下形成了财政支持与自主经营相结合的运转方式。由此,使得部分事业单位中蕴含着盈利性的特质。这就造成一些事业单位的账务处理模糊不清,将财政资金与企业财务混为一潭。这也无形之中加大了事业单位审计的难度,且由于其审计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性,没有跟随上事业单位改革变化的步伐。这样长期以往,将极大地挫伤事业单位经费高效率运转机制,甚至造成国家财产的大量流失。基于此,对加强事业单位的审计工作研究,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事业单位审计现状
(一)内部审计独立性不强
审计工作的特点决定其应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否则审计检查的深度将不会提高。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单位管理层对内部审计的不够重视,甚至没有将其单独设置为部门,而是与其他部门合在一起,或是由其他部门的人员兼任审计工作,尤其是将其与财务部门合在一起。这就造成其执行工作的过程中,基本不具有独立性,无法发挥出其应有的独立的、客观的监督与控制作用。
(二)内部审计重点不明确,缺乏前瞻性
由于各单位的情况不同,所开展的业务项目也不尽相同。因此,内部审计的侧重点也不同。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应根据其自身的特点展开,才能发挥出内审的功效。但从实际情况来看,目前的工作主要集中于财务收支状况,而对预算管理、风险评估、内控制度等基本并未涉及。而这种重点不明、缺乏前瞻性的审计,无法适应现代社会内审发展的要求,无法将审计的内部管理功效发挥出来。
(三)内审人员专业素养不强
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素养较高,不仅要求其具备审计学的相关知识,还需要掌握财务、会计、法律等方面的知识。而目前事业单位在内审人员的配备方面,大多存在不合理的现象。如年龄较大、知识结构欠缺、非审计财务专业等,缺乏对审计知识进行系统的培训,也就更谈不上对审计知识的全面了解与掌握。同时,随着现代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对内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专业知识外,还需要具备计算机操作、较高的文化修养、广博的知识等。但从当前事业单位的内审人员来看,大多不具备这些素养。因此,内审工作者技术、素养的欠缺,无法提升内审工作的质量与效率,也无法适应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的需要。
三、加强事业单位审计的建议
在对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现状进行分析后,发现当前对其进行改革与加强迫在眉睫,是适应事业单位变革与市场经济体系的需要。因此,在本节里将对如何加强事业单位审计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一)更新观念,重视内审工作
对于事业单位来说,内部审计工作不仅仅是关系着其财务运行的效率,更重要的是还关系着其内控体系是否健全,以及未来的发展。因此,必须更新观念,摒弃传统的认识。一方面,单位领导要带头更新观念,重视内部审计的建设,从原有的侧重于财务工作的审计变为单位内部全面的管理工作。另一方面,内审人员要强化审计意识,改变工作态度,从大局出发,将审计工作落到实处。
(二)强化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独立性是审计工作的前提与保障。因此,事业单位内部应专门设立审计机构,并直接由单位领导负责,能够完全独立于其他行政机构等职能部门,以便其更好地行使审计的职能。同时,要在单位内部树立内审工作的权威性,以保障审计工作的堵路性,并提升审计效果。
(三)注重内审人员综合素质的培养
随着事业单位的变革,以及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对内审人员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必须重视内审人员综合素质的培养。一方面,根据岗位的实际需要,配备具有专业性技能的人员,同时注重引进具有较强专业胜任能力的人才。另一方面,加强内审人员的培训,包括专业技能、文化素养、相关学科知识等内容,逐渐培养出复合型的内审人才。通过两条途径,能够有效地提升内审人员的综合素质,增强审计工作的效率。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huijilunwen/shenjihuiji/147925.html上一篇:公安消防部队专项审计调查浅析
下一篇:浅析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和审计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