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11-30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初等教育
摘要:重视美术实践技能是由中等师范升级而来初等教育学院的一个优良传统,在新时期、新课程的背景下美术实践技能训练的方法策略也需与时俱进。笔者从实践教学经验出发,结合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提出在美术教育中应明确目标,内外结合,强化实践训练;突出个性,诱发创造,从而提高学生实践技能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初等教育学院美术教育实践技能策略
教育改革是一个常谈常新的话题,国家教育水平及改革发展无疑与培养准教师的师范院校有着直接的关系。初等教育学院是国家教育改革发展进程中的新生事物,它的出现有历史原因和时代的需求。“为了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人民群众对教育需求不断增长的新形势,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全国各地相继成立了以培养大学本科学历小学教师为主要任务的初等教育学院(系)。大学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应运而生。该专业的设立是我国初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是提高我国小学教师素质的重要举措,也是我国师范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1]
包括美术在内的艺术学科教育长期以来一直是中等师范学校的重要科目,这可以说是中等师范教育的一大特色——培养的学生除掌握扎实的文化知识外还能歌善舞、能书善画。所以相对于培养目标为中学教师的高等师范院校,升级转型后的初等教育学院对于学生的美术素养与知识技能的重视程度更甚。学生掌握相关的美术知识技能在辅助优化教学、美化校园环境、渲染活动气氛、宣传教育师生等方面起到了不可比拟的重要作用。所以小学教育专业美术学科的教学目标一是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造型能力,促进学生个人的全面完满发展,以艺术的思维认识世界,以艺术的方式愉悦生活;二方面则适应新时代小学教育教学的要求,培养学生与小学教育教学活动相关的知识技能,不断提高完善职业技能,增强未来职业意识。
教师技能训练是世界教育师资建设的焦点,发达国家早已把教师技能培训作为教育教改的重心并形成一定体系。在倡导素质教育,推广综合教育、跨学科教学的新课程的今天,教育理念、教育方法不断推陈出新的当下,从中等师范走向初等教育学院的美术教育该如何应对、适应并推动时代的变革、教育的发展?对于学生实践技能的训练指导成为重。中之重。新课程要求在教学中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给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机会,给学生反思学习过程的机会,给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机会;教师与学生一起探究知识,相信学生的能力,放手让学生自己做,同时提倡创意教学,发挥教师的能动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因此,教师应当重建教材知识体系,在准教师的技能训练中体现时代性和实践性。新课程要求教师教学定位恰当,教学要适应学生。教师要实施实践教学的科学策划与准教师共同实践研究,于技能训练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作为初等教育学院的美术教师群体应该加快步伐,主动完善建构教学体系,讨论编写适应时代要求、学生需求的适应性强、具有指导性、可操作性的教学大纲;应该研究分析新时期处于这一年龄阶段的学生的个性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倾听他们的需求和愿望;钻研新的大学本科小学教育专业美术教材,立足教材结合校本课程,挖掘符合时代特征和学生个性特点、专业特点的课程内容,运用体现时代性的教学手段方法,使学生“勤于学,乐于学”,并且能够“学以致用”。
1.明确目标,内外结合强化实践训练
实践技能训练首先应有明确的目标,在加强“内功”——提高学生美术基本功的同时,对外增进联系交流,通过与社会及实习、见习学校广泛协同配合,通过对学生实践活动的观察、指导、监督、评估,促进学生实践技能的巩固与提高。
1.1提出明确的教学目标,突出强化训练重点。
在一年必修一年选修的课程中提取筛选出与当前小学教育教学最密切相关的内容,概括为“一字、一画、两报”,而其他的课程内容如图案设计绘制、色彩配置方法、造型构图常识等均为上述内容服务。确立“一字、一画、两报”的教学目标如下:
美术字方面提出的要求是理解美术字的含义、发展、分类及特点,基本掌握汉字美术字中黑体、宋体、变体的写法及外文美术字、数字美术字的常用写法;能够在海报、黑板报或宣传标语中灵活恰当地设计书写美术字。
简笔画部分对学生提出的要求是能熟记器物、植物、动物、景物五大类的常见造型,达到准确流畅熟练默写的程度;能够灵活恰当地将形象进行组合,在形象、数量、方向、特征等要素的综合合理组织中准确清晰地表达说明教学内容,起到图示概念、关系、结构等示意说明功能和描绘情节情境功能,使教学内容以直观生动的形式呈现;能够主动灵活合理地运用简笔画技能设计制作教学挂图、识字卡片等教具。
对于海报、黑板报的学习要求是理解海报、黑板报的特点、用途及组成部分,体会认识两者在宣传教育、美化环境方面的重要作用;掌握设计制作海报、黑板报的方法步骤,能够有创意地表现主题内容。
1.2与实践密切结合,在实践中提高运用能力。
学生对美术字、简笔画、海报、黑板报等实践技能综合运用能力较薄弱,在实际的工作生活中不能较好地灵活运用。针对这一问题,笔者在加强基本功训练,使学生熟能生巧的基础上,加强了与学生工作生活联系紧密的作业设计,展开比赛评比。例如:以校园文化活动为主题设计制作黑板报、海报小样;以2008年奥运口号为内容进行美术字书写;为小学课本教学内容设计绘制简笔画教学挂图等。并引导鼓励学生在见习、实习中积极参与各项相关活动,要求学生短期见习期间至少“办一次黑板报,绘一张公益海报”;在一个月的较长实习期内,除了上述要求外,还要至少“做一套识字(单词)卡片,绘一张教学挂图,制一套橡皮图章(用可爱的简笔画形象代替分数表示表扬或批评)”,还可与现代教育技术学科联系起来,“做一张教学投影片,编写制作一个课件”。将上述要求与学生的见习、实习考评结合起来,从运用技能制作作品的数量、质量、呈现方式、效果等方面分项测评统计,得出学生的美术实践技能总分,提出改进建议,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评价自己,从而完善自己。
2.与时俱进,突出个性,诱发创造
艺术教育主要的功能之一就是创造素质特别是艺术创造素质的培养,包括创造动力和制作才能的培养。当今社会是创意生产财富、创造推动发展的时代,学生实践技能的综合运用离不开创造能力,而通过实践技能的训练又能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在实践技能运用中所表现出的创造力,正是学生个人的生活感悟、情感体验、个性特征、个人风格的体现。在技能训练中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还能使学生更进一步认识审视自我,同时理解悦纳他人。
不少学生对美术的认识停留在摹写阶段,认为画得像、摹仿得像就是好的美术作品。笔者在教学中让学生理解懂得“艺术的生命在于创造”,而创造可以表达情感、观念,交流对社会、生活、文化艺术的思想与感悟。笔者在创作练习中提出“半创作”的概念,半创作是独立创作的过渡,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为独立创作搭桥铺路。半创作是在他人的优秀作品、教材范例的基础上,从众多的色彩、线条、明暗、构图、肌理等要素中采用或选择其中一部分构成因素,加以发挥,通过添加、变化、打散、重组成为学生自己的作品。其中更多的是学生个人的审美素养、生活经验、造型手段的体现。
创作需要积累沉淀,从而提炼个性化的符号表达。学生的美术资料及信息来源相对较单一,于是笔者介绍相关杂志书籍引导他们学习阅读吸收,提高其鉴赏能力,引导他们用艺术的视角去品味分析美术的各个构成因素、细节及传达的情感观念。笔者通过学生互评作品促进师生与文本的对话,促进优秀创意的交流。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另一个同学的作品写下感受与评价。这样,一个学生的作品可能会被好几个同学选择,这种评价是独立的、开放的、多义的,对话在反对与赞同、碰撞与融合中展开。评价写好后,再将相对应的评价与作品放置于一处,供学生观看交流,作品被再次解读、阐释。文本与师生之间的对话使文本意义丰富化、不断超越文本自身意义,同时学生也完成了对自身的理解与反思、对意义追求与超越。
学生的造型手法还不够丰富熟练,教者边示范演示边将自己的创作思路、创作过程用语言加以说明,并将创作中的反复修改、自我否定过程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体会到创作并非一蹴而就,它是一个不断试错、自我否定、自我完善的过程。大多数教师习惯于直接展示作品或将课前深思熟虑、精心准备的创作形象演示出来,这意味着顺利平坦的创作道路和完美、无懈可击的创作成果。而真实的创作并非如此。创作要经历失败,并且要在创作中抓住转瞬即逝的灵感。正如《智慧之路——论迷宫》一书中所说:“学习需要经受考验,懂得迷路,随时准备冒险,猎获不期而遇之物,好奇地探究自己的错误。学习将首先是旅行。”[2]迷宫是曲线的、不透明的、复杂的、黑暗的、混乱的,代表着旋涡、复数、歧义、冗长。创作过程有如迷宫的旅程:以为接近目标时却发现距离目标最远,在螺旋状的迂回中摸索。在这样的创作之旅中需要一种智慧,沉着冷静,在体验失望的同时无视失望与消沉。“在黑暗中前行,但并不确定有所进展,内心的目光紧盯着一个看不见的目标,而怀揣的抱负则围绕着一个未来的明晰的精神形象”,“在艺术上,迷失是创作的条件”。[3]创作的知识实际上是一种隐性知识,“隐性知识”是指尚未被言语或其他形式表述的知识,譬如“我们在做某事的行动中拥有的知识”。波兰尼指出,“隐性知识”本质上是一种理解力,是一种领会、把握经验,重组经验,以期达到对它的理智的控制的能力。[4]有关专家指出,这种隐性知识的学习有赖于一种“学徒式”的传授方式,往往在教师的言传身教中,隐藏在动作、技法中的知识被学生感受捕捉到,从而内化为他们的知识。从这一角度来说,更需要教者将创作的试错过程展现出来,而不仅仅是一个创作的片段、一个完美的结果。
学生的思维能力有欠缺,创意设计中体现出思维的定势,难以有新的突破,教师应有意识地加强创造能力的训练。教者在教学中通过创造技能的测试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创造力不足的方面,并通过创造力训练帮助学生开拓思维。教者准备了数张卡片,分别写有“蒙娜丽莎”、“电话”、“运动鞋”、“蛋炒饭”、“创可贴”、“痒痒挠”等词,让学生将“美术”一词与上述词语建立联系,解释说明“美术是……”的原因。不仅能从中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还能传达出学生对美术的功能、类型、特点的理解和认识,促进师生思想的交流、碰撞。教者还运用头脑风暴法训练学生,将生活的胶带、砖头等学生熟悉的物品列出,请学生讨论这些物品能做些什么。要求学生的思维打破常规、天马行空,但也需要对用途做一定的解释。学生的发言热烈有趣且新奇,教者肯定了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并向他们介绍与上述物品有关的当代艺术品,如胶带艺术。这样的教学拓展了学生的视野,锻炼了思维,也帮助学生认识到创作材料的多样性和无限的可塑性,材料不仅是造型的物质,而且可以是观念情感的载体,启发带动了学生对时代发展及当代艺术作品的关注。
加强学生的美术实践技能,使之更好地适应新时期、新课程对小学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要求,是初等教育学院广大美术教师和学院领导长期关注重视和研究探索的课题。教育改革之路没有终点,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社会及教育界总是在寻找最佳的教育模式、方法策略。只要时代在发展,历史的车轮在不断地向前,教育的探索就永远不会停止。提炼历史经验,重视当下实践,才能展望未来。加强学生的美术实践技能就要立足于实践,通过实践中的研究、训练、评估,培养塑造21世纪的具有较强综合素质、大学本科毕业的合格小学教师。
学生的造型手法还不够丰富熟练,教者边示范演示边将自己的创作思路、创作过程用语言加以说明,并将创作中的反复修改、自我否定过程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体会到创作并非一蹴而就,它是一个不断试错、自我否定、自我完善的过程。大多数教师习惯于直接展示作品或将课前深思熟虑、精心准备的创作形象演示出来,这意味着顺利平坦的创作道路和完美、无懈可击的创作成果。而真实的创作并非如此。创作要经历失败,并且要在创作中抓住转瞬即逝的灵感。正如《智慧之路——论迷宫》一书中所说:“学习需要经受考验,懂得迷路,随时准备冒险,猎获不期而遇之物,好奇地探究自己的错误。学习将首先是旅行。”[2]迷宫是曲线的、不透明的、复杂的、黑暗的、混乱的,代表着旋涡、复数、歧义、冗长。创作过程有如迷宫的旅程:以为接近目标时却发现距离目标最远,在螺旋状的迂回中摸索。在这样的创作之旅中需要一种智慧,沉着冷静,在体验失望的同时无视失望与消沉。“在黑暗中前行,但并不确定有所进展,内心的目光紧盯着一个看不见的目标,而怀揣的抱负则围绕着一个未来的明晰的精神形象”,“在艺术上,迷失是创作的条件”。[3]创作的知识实际上是一种隐性知识,“隐性知识”是指尚未被言语或其他形式表述的知识,譬如“我们在做某事的行动中拥有的知识”。波兰尼指出,“隐性知识”本质上是一种理解力,是一种领会、把握经验,重组经验,以期达到对它的理智的控制的能力。[4]有关专家指出,这种隐性知识的学习有赖于一种“学徒式”的传授方式,往往在教师的言传身教中,隐藏在动作、技法中的知识被学生感受捕捉到,从而内化为他们的知识。从这一角度来说,更需要教者将创作的试错过程展现出来,而不仅仅是一个创作的片段、一个完美的结果。
学生的思维能力有欠缺,创意设计中体现出思维的定势,难以有新的突破,教师应有意识地加强创造能力的训练。教者在教学中通过创造技能的测试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创造力不足的方面,并通过创造力训练帮助学生开拓思维。教者准备了数张卡片,分别写有“蒙娜丽莎”、“电话”、“运动鞋”、“蛋炒饭”、“创可贴”、“痒痒挠”等词,让学生将“美术”一词与上述词语建立联系,解释说明“美术是……”的原因。不仅能从中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还能传达出学生对美术的功能、类型、特点的理解和认识,促进师生思想的交流、碰撞。教者还运用头脑风暴法训练学生,将生活的胶带、砖头等学生熟悉的物品列出,请学生讨论这些物品能做些什么。要求学生的思维打破常规、天马行空,但也需要对用途做一定的解释。学生的发言热烈有趣且新奇,教者肯定了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并向他们介绍与上述物品有关的当代艺术品,如胶带艺术。这样的教学拓展了学生的视野,锻炼了思维,也帮助学生认识到创作材料的多样性和无限的可塑性,材料不仅是造型的物质,而且可以是观念情感的载体,启发带动了学生对时代发展及当代艺术作品的关注。
加强学生的美术实践技能,使之更好地适应新时期、新课程对小学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要求,是初等教育学院广大美术教师和学院领导长期关注重视和研究探索的课题。教育改革之路没有终点,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社会及教育界总是在寻找最佳的教育模式、方法策略。只要时代在发展,历史的车轮在不断地向前,教育的探索就永远不会停止。提炼历史经验,重视当下实践,才能展望未来。加强学生的美术实践技能就要立足于实践,通过实践中的研究、训练、评估,培养塑造21世纪的具有较强综合素质、大学本科毕业的合格小学教师。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chudengjiaoyu/10006.html下一篇:对“中美初等数学教育理念”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