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11-30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初等教育
一、市场经济机制和政府作用失调是造成我国初等教育隐性不公平的重要原因
初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附带性特点较为突出。市场经济机制(Market economic system)是优胜劣汰、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机制。良性的市场经济机制可使资源得以合理配置,实现资源效益最大化。在我国,鉴于历史性和地域性的原因,初等教育是社会福利式的教育体制,国家政策扶持性较强,但部分地区经济发展程度不高,国家虽然承担了初等义务教育的主要责任,但薄弱的地方财政并不能给初等教育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氛围。2004年,全国预算内财政性教育经费为4200亿元,基本实行“以县为主”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但在“以县为主”的农村基础教育管理体制下,财力薄弱的县级政府承担了2/3以上的农村义务教育投入。
国务院法制办的农村调研发现,教育投入不足,致使不少农村学校公用经费严重不足,有的甚至没有公用经费;一些学校存在危房和教育欠债;教师工资不能按时发放等问题。“转型期中国重大教育政策的案例研究”课题组对6个省17所农村初中学校的抽样调查显示,辍学率最高的为74.37%,平均辍学率约为43%,大大超过了把辍学率控制在3%以内的“普九”要求。种种原因导致地方初等教育与地方经济发展呈现出较强的相关性和附带性,甚至出现“初等教育产业化”,从而使初等教育处于经济的相关附带产业地位,而不是一个独立发展、事关千秋的国家事业,严重影响了初等教育的社会公平性。
替代效应明显是初等教育存在的又一重大发展问题。教育服务于政治和经济,为社会培养精英力量,是稳定社会、创造社会财富的重要手段,使得教育地位成为历来政党和政府所关注的领域。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初级阶段,经济发展较为薄弱,优先发展经济成为社会公众默许的强国兴邦的方略,这也使得经济建设处于特殊的发展地位。
从社会有效资源配给来看,资本资源(Capital resources)的配给总量是有限的,依据市场经济规律,通过边际社会成本(Marginal social benefit)——边际社会效益(Marginal social costs)的分析,加之以初等教育投资周期长,经济效益明显不及商业利益投资,使得政府在发展资金、技术以及人力的分配上,侧重于经济或政治投资,从而使初等教育的资金被发展经济和政治的投入所替代,从实际上歧视了初等教育的发展地位。
此外,长期以来对政府作为的评价机制也是制约初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原因,以经济发展程度的量化指标存在严重的不足,致使政府人员职责很大程度上在于发展经济,增大资金收益,政府作为也是围绕经济发展而展开,教育发展让位于经济或政治建设现象普遍存在,初等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就被形式化了。甚至有少数地方出现借口发展初等教育而申请、转借资金用于其他非教育类项目的现象。市场的客观作用和政府的失调作为使得因地区差异本已造成初等教育不公平的事实更加恶化,甚至使隐性不公平更加显性化。在此过程中,政府的监管机制与监管力度也无疑成为我们要加强的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措施。
二、学校的教育体制与教育评价机制成为初等教育隐性不公平的又一要因
基础教育在区域、城乡、学校之间原有的差距在新的形势下仍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突出表现在办学条件、经费投入、师资水平和教育质量等方面。当前我国基础教育阶段,一方面教育投入严重不足,城乡教育差距巨大;另一方面,在有限教育经费的使用上又出现分配不均的不良倾向,造成巨大的学校差距。地方政府及学校为提高学生生员质量和教学质量,实行优秀学生集中教学与培训,设立专门的“重点学校” “优势学校”,在资金、人力的投入上,明显存在严重的倾向性。
重点学校占据了教育经费和优秀教师资源的绝大部分,且在政策扶持上也占据优先发展优势。普通学校则处于被歧视地位,教学设施、教师资源、生员素质方面都明显弱于重点学校,甚至在部分地区,普通学校只是完成国家教育政策的“形式学校”,尤其是农村初等学校问题更为突出。巨大的城乡差距、学校差距导致优势资源,尤其是优秀教师向城市优势学校的流动,使农村优秀教师流失严重,同时造成高昂的择校费、炽烈的择校热,且择校招生往往成为家长的“票子”、关系和权力的竞争,优势学校的垄断和弱势学校恶性循环造成严重的教育不公,凝固和扩大了阶层之间业已存在的社会差距。
教育的评价机制,尤其是应试教育机制是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同时也是社会转型、体制转型、社会竞争和社会分化加剧在教育上的表现。长期以来,我们对应试教育下初等教育的评价机制是升学率,至于学生的社会生存能力、道德品质、人格心理等方面的培养则不是教育的主题,而这些恰恰是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最需要的。2005年6月教育部部长何东昌给中央领导人写信,反映当前基础教育的严重问题。何在信中认为:基础教育普遍存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问题或者应试教育的倾向,使我们的基础教育偏离了党的教育方针,重智轻德体美,不重视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
应试教育把师生的精力集中在频繁的作业和考试上,使学生负担畸重,以致不能乐于学习甚至厌学。一些地方初中学生辍学率很高,有的超过30%。这是对教育方针的偏离甚至是严重的扭曲,对民族未来的影响很大,将会带来难以挽回的后果。为此,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该有效遏制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和校际之间教育差距扩大的势头,应采取有效措施遏制义务教育阶段择校风,坚持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免试就近入学,不得举办或变相举办重点学校,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我国初等教育的公平性。
三、家长的价值取向和教育方式是初等教育隐性不公平的促进者
中国现今的教育中,家长对子女的教育价值取向以及人才观的标准上有很大的主观性。很大程度上,家长迫于升学的压力,往往以学生子女的考试成绩作为教育价值的目标取向,而相对应来讲,学生子女的生活观、世界观、人生观以及性格的培养成型则不显得那么重要了,尤其是关系到民族兴衰的爱国教育、道德教育,以及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这些方面,根本就不是家长心目中的教育价值取向,这是教育本质的本末倒置。
处于初等教育期的青少年时期是人格的形成期,这一阶段的教育能够为他们今后的生活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是人生教育的黄金阶段。著名教育家约翰·杜威认为:“因为生长是生活的特征,所以教育就是不断生长。”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教育是为了生活,而不是生活为了教育,我们的教育是为了更好的生活而不断地教育,而不是为了更好的教育而不断地生活。
在上述的教育价值取向的驱动下,家长往往采取的是错误的教育评价标准和教育方式,在学生以学习成绩为主要评价标准和家长以分数为价值尺度的状况下,人为地拉大高分生与低分生(在学习方面)间的差距,造成学生在人格和成绩两方面的两极分化:高分生获取了更好的教育学习环境,增强了自尊心和自信心,但同时也会过于自大,极易形成孤傲的心理性格;低分生则失去了良好的教育学习环境,挫伤其自尊心和自信心,过于自卑而自暴自弃。
此种状况下,学生就会形成心理暗示:原本以学习成绩为特长的学生则更加强化了他们的学习成绩为成才标准的意识,从而使他们本该具有的其他方面的能力弱化;另一方面,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其他方面的技能特长也被忽视,使受教育主体在心理上形成等级观念,拉大了受教育者内部的差距,造成人才资源的极大浪费,教育公平更是难以实现。社会主义初等教育的本质是为了促进教育公平,这些举动无疑增加了初等教育的隐性不公平性。
作者:戴庆锋 李晓峰 来源: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07年4期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chudengjiaoyu/10068.html上一篇:欧美国家普及的初等教育的历史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