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初等教育
摘 要:
关键词:
班集体中同学之间充满极为丰富的情感,其情感的纽带的松紧,直接关系到班集体能否成为一个紧密的群体。由此可见,班集体要想成为学生的“理想家园”,就必须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丰富学生的情感生活。班级中的情感教育,以小学生情感发展为基础,创设良好的班级环境加强班级的民主管理及学生的自我管理,注意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同时注重对全班学生的心理疏导,从而使学生具有很强的集体荣誉感、友爱感、自豪感等,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调动,在集体中形成一种团结向上、催人奋进的情感氛围,促进优良班集体的形成。
1、创设人文环境。
环境能对学生情感、认知、个性、道德价值观产生影响,它包括物质化的精神环境和人际关系的精神环境。
(1)创设优雅的物质文化环境。
优雅的物质文化环境对于班集体而言,就是指班级(即教室)的环境创设。教室那优美的环境创设,可以使天真无邪的孩子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使他们情感上获得熏陶,心灵深处得到鼓舞,唤起他们对集体生活的向往及对美好理想的追求。因此,很多老师十分重视其作用,精心进行教室环境的创设。在每次开学前夕,他们总不忘彻底打扫教室,使室内一尘不染,桌椅干净整齐,玻璃光亮照人,然后,擦净八字班风,耀眼的国旗模型,使它们恢复往日的光彩,写好醒目的欢迎标语“欢迎你,进入χχ班学习!”另外,在一周内,两边墙上逐步增添名人名言,“学习园地”,“我们的骄傲”等能激情导行的专栏。这样的环境,使学生走进教室,便能油然而生安详舒适、爽心悦意之感,使他们的奇怪产生共鸣,愿投身于班级之中。平时,注意运用学生作品更新班级布置,激发学生关心班级的积极情感,从而美化环境。如布置生物角时,应鼓励学生献出自己的小摆设、小盆景,让学生在环境创设中,为集体出力流汗,为集体倾注心血,也让学生从中感受成功的喜悦,使学生产生自豪感。这样,环境成为同学们活动的小天地,处处留下他们的心声,很容易使他们在情感上产生认同,把集体作为学校生活的一部分,自然也就生产外“愉快的场所”。
(2)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班级人际关系的和谐、融洽,是班级成员经常产生的情绪体验,也是激发学生向上,促进班级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在班集体中,我们应努力通过情感的交流,追求和谐、融洽的班级人际关系,形成良好的情感氛围。在班集体中,最核心的将是教师和学生的关系。而联系教师和学生的纽带则是爱。教师的爱能够激发起学生对教师的敬慕;缩小师生的心理上的距离,能水学生把教师当作最可信赖的人,向他们敞开心扉,心悦诚服地接受教师的教诲。因此,我们应关心、爱护、尊重、信任每一个学生,平时,我们要自觉地“放开自己的双手”,给学生以相对的自由,思考的自由,人格发展的自由,另一方面又不放任自流,依然保持其认为可信赖的真正的权威和善于点拨、纠正错误的引路人的形象。这样,在相对的自由和相对的权威中,师生就能拥有各自独立的思维空间,使师生间的交往成为自由而合理的交往,从而形成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而良好的同学关系是班集体中良好人际关系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强化班级凝聚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平时,我们应强调同学之间的合作,通过合作,进行情感的交流,从而建立良好的同学关系。如排座位,首先让学生自愿结对,并在此基础上组成小组,(一般是优秀生、后进生调配扼腕主)。组织同学选举有组织能力、各方面表现较好的同学任组长,合作中要求学生思想上互相帮助,学习上互相促进,生活上互相关心,树立优良班风。同时,还可以在班内建立“一帮一”的学习小组。总之,我们可以采用不同的合作方式,进行情感交流,改进学生之间的关系。
在一个班集体中,真诚、友好的师生关系和团结、和谐的同学关系,将越来越稳定班级群体的情绪,使班集体充满生机和活力。
2、加强班级的民主管理及学生的自我管理。
以往,班主任只是把“权力”给班级中少数能力较强的班干部,而置大多数学生于“被管理”的被动地位,使学生大多游离于班级管理之外,对班级中的事缺乏主人意识,缺乏感情及家庭荣誉感等。事实上,小学生一般都已具有自治倾向和自治意识,具有交往、合作和思考问题的能力。我们应充分调动、充分利用每一个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积极性、自觉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参与班级管理,从而培养学生的主人翁精神,提高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使学生真正体会到班级生活的快乐。
(1)确立目标,激发追求。
班集体的目标,是指班集体成员共同具有的期望和追求,是班级所要达到的目的。作为班主任应与学生一起制定。期初,注意指导和发动学生讨论并提出集体目标,从而使每个学生关心自己提出的目标的实现,并为之而奋斗。如班主任提出“成为团结向上的班集体”这个目标后,组织学生开展讨论,提出了一系列的具体目标,这样,讨论成为学生认同目标的过程,活动成为学生实现目标的过程,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也随之增强,实现目标也就成为学生的追求。
(2)民主管理,各负其责。
班级管理趋向民主化,实行班级管理角色的动态变化,使学生在各个岗位履行职责,得到锻炼,这样,不仅改变过去只有极少数人当干部而产生优越感的状况,而且能消除一些学生心中的自卑感,使成功感和愉悦感向更多学生身上迁移,促使全班学生整体水平上升。
①班干部的产生和轮换。
要把一个新的班集体建设成为一个团结友爱、积极向上的集体,必须有一批得力干部。为了他们有深厚的群众基础,班干部应民主选举,先自我介绍,提供给大家作参照、再进行选举。任期一段时间,可进行民主改选,变换部分,以老带新。这样,使每个学生在班上任职,把自己最大的力量献给集体,水班级显得生机勃勃。
②轮流值日班长制。
为了保持班级组织秩序的相对稳定,主要班干部轮换不宜过于频繁。但为了让被一个学生在班中能在主要干部岗位上得到锻炼,能采用“一日班长制”,全班同学每人轮流担任一天的班长,在这一天中,小班长有权处理班上发生的一切问题,在任职结束时向全班作汇报,并宣布下一班长人选。这样,让学生自我管理,加强自主意识,增强了对集体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加快了集体前进的步伐。
③其他岗位的增设及轮换。
班级其他岗位的轮换可
用自愿报名及教师协调相结合的方法。一开学,班主任在班干部确定以后,就征求学生关于岗位设置的意见,然后,把班级岗位的名称、职责、岗位人数向全班公布,给学生考虑后,安排时间报名。教师对全班岗位作通盘考虑后,适当进行协调,并征求全班同学的意见,将确立后的岗位负责人向全班公布,水人人明确职责,相互帮助,互相监督。
(3)自我评价,达成目标。
班主任在班级建设中做好大量的组织、指导工作,但更重要的是做好学生的自我教育工作,启发学生在不断的自我教育及评价中取得进步。
①让学生参与写自己的评语。
教师在写学生评语之前,先由学生进行自我鉴定。让不管学生自己总结是培养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从而正确地评价自己并进行自我教育的手段。因此,在给学生写评语时,我们教师应把重点放在学生自己评价自己这个环节上。通过评语让学生明白,一个小学生应具有什么品质,这些品质的最高层次是什么,最低层次又是什么,让学生自己考虑自己属于哪一层次,然后再由同学、教师从旁观者的角度来判断这个学生的自我评价是否实事求是。学生在自我评价时,需要思考问题;自我评价后,教师要组织小组进行评议。通过评议,使学生认清奋斗目标,逐步靠近。
②引导学生写日记。
写日记是纯洁青少年进行自我教育的良好形式。写日记,很多时候都是解剖自己、分析自己。只有学生正确分析认识、评价自己,能力有效地更新、改造自我。很多教师要求学生坚持写日记,通过日记,教师可了解学生的内心,与学生进行情感的交流,使学生的思想得到升华,并不断调整自己,达成目标。
3、丰富学生的集体活动。
要想让班集体充满生机、活力、幸福和温暖,真正成为学生的“乐园”,让小学生心驰神往,最重要的就是要经常组织学生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寓教育于活动中,使学生在这个集体中感到愉快、自豪,并在积极的情绪中接受教育,获取知识,增强能力,发展个性。
(1)根据重大节日举办传统型教育活动。
这是指在一年的重大节日和纪念日里开展的活动。这类活动有一定的规律性,且时间固定,年年重复。如“三八”妇女节的“我让妈妈笑一笑”、“五一”劳动节的“劳动最光荣”、清明节的“缅怀革命先烈,继承革命传统”、“八一”建军节的“敬礼,解放军叔叔”、国庆节的“祖国妈妈,我爱您”等在感情上易触动学生,在思想上易教育学生的有意义的活动。
每年,我们注重更新设计,力求同样的活动的内容,运用不同的表现形式,让学生感到年年有新意。就拿孩子们最喜欢的、教师又感到头痛的儿童节来说吧!我校年年有创新,让他们每次都能享受到不同的节日气氛。如以前设计的是游艺活动。活动当天,孩子们玩得开心、玩得尽兴,完了还可以带上属于自己的小奖品;去年,学校对儿童节重新包装,给人耳目一新之感,学生自己动手,做水果拼盘、画百米长卷,敲手中锣鼓,尝点心小吃,整个校园成为“欢乐的海洋”,引得校外人士驻足观赏;今年,各班自行设计,各显神通,同学们情绪高涨,校园中高潮迭起,又是一个令人难忘的儿童节,从中也使学生受到了爱国主义及集体主义教育。
(2)围绕某一主题开展系列教育活动。
这是围绕一个教育主题开展的多层次、多侧面的相互关联的一种班级活动。这种活动的特点是在一段较长时间内,围绕一个主题或专题,用一定的形式,把若干活动有序地组织串联起来,有计划、分阶段、有步骤地开展活动,以增强教育效果。如结合纪念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我们开展了“知长征、赞长征、学长征”的系列活动。首先展开长征历史知识竞赛,使学生了解长征的起因、路线等史实;接着开展了表现长征精神、赞美长征精神的活动,激发了学生对红军的崇敬之情;最后组织了重走长征路、模仿远足的学长征活动。从而使学生受到了一次综合的、系统的、立体的教育。
我们在进行爱国主义系列主题教育活动中,针对各年级段学生的年龄特点,进行了序列化教育。如低年级开展爱父母、爱老师、爱同学的活动;中年级开展爱他人、爱集体、爱学校的活动;高年级开展爱家乡、爱人民、爱祖国的活动。各个活动互相配合,使学生的思想认识得到提高。
(3)组织学生参与社区生活开展实践型活动。
良好的社区环境的影响,能使学生思想上得到正确的引导,越来越他们的健康成长,使他们的思想素质得到提高。要使学生不断进步,还要争取社区、家庭的配合。如学校每隔一周就让学生进行一次社会实践活动,有去敬老院探望老人、打扫卫生的;有去公共场所维持秩序、打扫楼道的等等。每年植树节,学校要求每人种2棵树或5盆花来绿化环境、美化家园。在家里要求家长按学校的要求对子女进行道德行为的训练,入孩子自己穿衣、叠被、学扫地、倒垃圾、洗鞋袜等。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学生感受到家庭、家乡的巨大变化,立志为建设家乡出力流汗的情感油然而生。
(4)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小型的文体娱乐活动。
这类活动的特点是小型多样,健康向上。与前三类活动相比,此类活动似乎就是带学生玩,没有什么教育意义。其实不然,小型的文体娱乐活动无论是对个人的成长,还是对班集体的建设,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心理学研究表明“轻松、愉快、乐观、良好的处境、情绪,不仅能使人产生超强记忆,而且能活跃思维、容易发挥心理潜力。一个集体若没有经常性的体育活动,没有健康的娱乐活动,就必然死气沉沉,缺乏活力,这将有碍于班集体的健康发展。其实,文体娱乐活动也是思想教育的好形式,是加强团结、巩固集体的重要方式。如我们平时进行的游戏、拔河、集体舞,能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同时,也为同学们提供交流的机会,在愉快的情境中,可以互学所长,可以化解矛盾,可以沟通感情,共度快乐时光,集体的凝聚力也得到加强。
4、教师进行学生的心理疏导。
当前的小学生在心理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有的“自我意识“膨胀;有的自私自利;有的自卑;有的待人不真诚,嫉妒心强,好猜疑;有的情绪偏激。其产生原因也各不相同。
(1)嫉妒心理。每当与自己差不多,或本来比自己差的同学的成绩或能力突然超过自己时,会产生嫉妒;当别人有许多朋友,而自己却并不受人欢迎时,会产生嫉妒;当教师明显地偏向某一个同学时,会产生嫉妒;有的同学也会因为同学在某方面比自己强而产生嫉妒。
(2)自卑心理。有的可能
常受老师批评,或外表有缺陷,也可能是家境贫寒、衣着朴素而引起,这种学生较孤立。
(3)自傲心理。有的同学因为学习成绩好,或其他方面在班中名列前茅,就自以为是,瞧不起人。
(4)自私自利心理。学习上,不愿帮助别人,担心别人超过自己,对集体的事漠不关心,爱占同学的便宜,事事斤斤计较。
以上不良心理的同学或二三人,或八九人,在班中形成一个小群体,阻碍班级的发展。因此,对于这些学生,教师必须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教给他们调控消极情感的方法,指导他们矫治不良的性格,帮助他们学习交往的技能,培养他们优良的意志品质,开发其心理潜能。下面介绍一些做法,供参考。
(1)肯定学生,燃起希望。
一个人只要得到别人的肯定和重视,就会拥有自尊、自信,进而自强。因此,我们应始终将自己的爱心和集体的“友爱“倾注给这些问题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经常有意识地把获得成功的机会给予他们,让他们品尝成功的愉悦,同时让希望之光在他们身上闪现。在肯定他们的同时,还注意到捕捉教育的契机,了解学生的心理,及时进行疏导,不断增强他们进取的信心和力量,化自卑为自信,转嫉妒为进取,力争进步。
(2)榜样示范,促其进步。
榜样示范是以别人的好思想、好行为去影响教育学生。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它对学生具有巨大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它具体、鲜明、生动、形,易于为学生所领会和模仿,其中同龄人更易于受同龄人的影响。因此,我们应在这些学生中树立各种各样的典型,表彰学生中涌现出的好人好事,宣传校外同龄的英雄模范人物的事迹,引起学生“见贤思齐“,力争上游,从而改变自以为是,目无一切的坏思想。
(3)开展活动,唤起爱心。
学生之间,通过交心活动、互帮互助活动、交朋友活动,建立良好关系,使学生感受到周围环境的真诚、和谐,从而消除自私的心理。并通过“大家关心班级“、”为班级服务“等活动,使学生感受到集体的力量,明确自己是集体的一分子,从而善于合作,乐于合群,乐于要自己的爱心为集体服务,由“我”为中心向“集体”为中心转变。
(4)注重疏导,提高能力。
通过谈话、讨论等方法定期为学生解决思想上、生活上的一下系列问题,循循善诱,春风化雨,并向学生介绍基本的心理治疗方法,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矫正能力。同时,还提高学生适应周围环境变化的心理准备能力,帮助学生多角度、正确分析和正视问题,减轻学生心理上的压力,防止产生不健康心理。
通过以上途径,在班集体建设中进行情感教育,使每个学生具备“我以班为荣”、“班以我为荣”的心理体验,使班级成为孩子心中的“家”,成为他们自己当家作主、温暖的、值得热爱的家。
上一篇:让学生轻松阅读
下一篇:浅谈低年级口算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