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初等教育
摘 要:生活与美术是一体的,生活是美术得以生长的土壤,离开了生活,美术是无法进行无土栽培的,真实美术教育必须从生活出发,在美术课堂中添一抹生活的色彩。
关键词:美术 课堂 观察 生活
教师应当加强美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从学以致用的角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促使学生努力追求生活的艺术。那么,如何使小学美术教学走向生活化呢?
一、 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
如苏教版小学美术《亮眼睛》这一课属于观察技法课,孩子对人的眼睛很熟悉,但平时却没有意识、积极地去表现和了解。在本课的学习中教师要让学生自己收集有关资料,体会美术和生活的渗透关系,并且通过欣赏、观看、讨论交流、表演体会感受眼睛所表达出的人的精神内涵和保护眼睛的意义。为此,我在本课的教学环节中多次加入观察环节,如:
一、 创设情境 引起关注
1、小游戏:猜猜看(课件播放图片)让孩子通过观察,感受从他们的眼中猜到他们看到了什么。孩子看图片讨论。
(设计意图:与孩子的实际联系交流自己的所见、在小游戏中猜猜他人眼中的事物,可以进一步提高大家的学习情趣,更为在表现阶段画眼中的事物打下基础。)
二、观察发现,引导想象
1 请孩子们互相观察一下周围同学的眼睛,再来说说自己都看见了什么。
2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眼睛各方面的细节,如轮廓,高光等。
(设计意图:学生互相有目的地观察眼睛,有目的的感受眼睛的自然形态,为表现亮眼睛的形状、色彩、特征和神态做准备。)
3、 学生观看课件,了解眼睛的结构与简单的视物原理。
(设计意图:利用卡通动画形象介绍眼睛的知识,生动形象,易于接受,让学生能够很生动的了解到眼睛视物的原理)
4、小游戏:请大家观察一下屏幕上的几双眼睛,猜猜他们分别是什么人的眼睛?能说出原因吗?
(设计意图:学生初步体会眼睛的神态,让学生通过选择游戏比较了解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人的眼睛的不同特点。)
三、观察交流、表达审美感受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表演互相作出不同的表情,其他学生观察眼神与眼形的变化。
(设计意图:艺术是相同的,让学生在歌曲中感悟人类心灵的窗口,学生在自己的眼神的表演中加深对眼神的理解。)
二 创设生活化的情境,激发兴趣。
生活化情境教学是一种教学方法,就是教师在美术课上根据教学目标,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创设一种符合学生心理年龄特点的环境和条件,使学生自觉地全身心地投入到美术活动中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在上《亮眼睛》课件播放“山区学生” 照片,通过观察山区孩子的眼睛,让孩子谈谈自己的感受,教师引导学生联想:“他们渴望什么?” 学生体会渴望读书的眼睛。
教师引导学生关心穷苦的孩子,珍惜自己的美好生活。
三 及时即兴创作,表现生活
孩子的感受源于对生活的体验,是他们心灵的反映,作为美术教师,我们认为应该及时、正确地引导和激励学生乐于动笔、勤于动笔,及时创作,表现生活。如:
1教师示范
学生观看教师表现的过程,想象与教师交流眼中看到的内容。
(设计意图:此环节体现了美术课中教师的示范性,学生从中体会刻画的过程,知道刻画的重点,这是解决重点的必要环节。)
2、学生创作、绘画
1、可以画自己的眼睛,也可以话别人的眼睛。比比谁观察的最仔细,谁画的眼睛亮!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美术工具和方法,画一幅“亮眼睛” ,表现出眼睛的形状、颜色、神态等。
四 巧妙运用美术,美化生活。
将美术应于生活是美术教育的最终目的。学以致用,让学生获得创造的满足感与成就感。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校的活动,为学生创设运用美术的生活环境。如:
1、教师:眼睛对我们这么重要,我们要不要保护他们呀?那怎样保护呢?
学生讨论自己怎样保护眼睛。
2、教师:同学们,每年的6月6日是全国的爱眼日。每年爱眼日的主题。
学生说说自己对爱眼日的了解
(教学意图:对学生进行保护眼睛的思想教育,增强学生的护眼意识。)
生活与美术是一体的,生活是美术得以生长的土壤,只有植根于生活世界,并为生活世界服务的课堂才是具有强烈生命力的课堂。真实美术教育必须从生活出发,在美术课堂中添一抹生活的色彩。
上一篇:以生本理念探究科学课堂评价有效性
下一篇:幼儿合作意识和能力培养的行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