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 初等教育 >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的改革策略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的改革策略

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 所属栏目:初等教育


 一、设置聆听的情境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聆听声音始终是音乐课堂的主要内容,感动学生的,应该是音乐本身。初中学生只是音乐的尝试者,并不是专业音乐人,教师想从音乐技法上吸引学生,学生还没有这么专业的鉴赏力;想单从音乐的兴趣上激发学生,我们的课堂音乐完全不能和流行音乐相比。所以,要想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美感,首先需要的就是设置情境,增强聆听的魅力。
  教师要设计完美的音乐聆听环境,需要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做好准备。良好的音响设备,是演绎音乐最好的载体,换了一个稍微差一些的设备,这些经典的音乐片段在音质不佳、断断续续的效果中,都会让学生大失所望,音乐不再感人,教师的讲述也会立刻变得苍白无力。所以,教师在课前就应该着手准备尽量优美的播放设备给学生,包括碟片、磁带的试放、不同乐曲音量的调节等。例如:在学习《渴望春天》时,由于录制的原因,欣赏维也纳少年合唱团的歌声需要较高的音量,但接下来欣赏《春之声圆舞曲》还用同等的音量,第一个强和弦将会震耳欲聋,破坏美感,所以必须在课前调试。有了良好的设备,更需要为学生精心挑选优质的软件——恰当的、优美的音乐CD 或磁带资料。对此我有非常深刻的感受。以前,学生对与教材配套的《喀秋莎》、《游击队之歌》这些歌曲都不感兴趣,但当我挑选了黑鸭子的合唱版本,在新的音响设备下播放出来后,学生马上从喧闹的无所谓状态转为入神地聆听天籁之声。此时人声的纯净与秀美,不需要教师的夸夸其谈,是真正从声音中传递到每个人心中的。
  音乐之美,不是教师的讲述能强加给学生的,只能是聆听,只能是优美的声音效果让学生自己感受。精明的教师,是会利用一切机会创造最优美的声音效果给学生,而不是寻找客观理由,找一些凑合的声音给学生听。如果在常规教学中,学生欣赏到的都不是最优美的音乐,长此以往,学生对音乐就开始持怀疑态度,不再认同音乐的感人魅力了。所以,音乐的聆听,是需要教师选取最优美的音乐资料,用好的音响效果呈现出来给学生聆听的,并且,一定要长年累月坚持,给学生一种完美的音乐感受。
  二、挖掘聆听的内涵
  (一)挖掘音乐要素,从音乐本体中了解音乐
  我们要引导学生用已有的音乐知识,去感受、想象、理解、鉴赏音乐作品。黑格尔说过:“音乐的节拍具有一种我们无法抗拒的魔力,所以我们听音乐时常不知不觉地打着节拍。”音乐以其特有的优美动人的音调和无比感人的节奏来激起人们甜美的回忆,唤起人们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及向往,它通过力度的强弱变化,丰富的和声织体等引起心灵的共鸣。所以,教师在引导学生聆听音乐时,必须从音乐本身的要素出发。例如:欣赏格里格的《在山魔的宫殿中》,力度和乐器的变化就是开启音乐大门的钥匙;而《长江之歌》的欣赏,则从旋律线的起伏中感受音乐之美,理解作曲家所要表达的深意。只要坚持让学生在听音乐时从音乐元素出发,学生鉴赏音乐的能力一定会大有提高。
  (二)挖掘音乐背景,从音乐情感中体味音乐
  聆听音乐的核心就是“情感共鸣”,共鸣是音乐审美体验中的一种心理现象。所有的音乐都有表达能力,有的强一些,有的弱一些,作曲家的意图或是作品的深层含义存在于一定的创作背景和文化系统中,掩盖于表层形式之下,只有靠近作曲家的创作背景,学生才会和音乐无限接近,从而在情感上获得共鸣。在学习《欢乐颂》时,我设计了以贝多芬的三首乐曲《致爱丽丝》、《命运交响曲》、《第九交响曲》聆听为主,让学生在课堂上探讨贝多芬创作三首乐曲时不同的生活处境、当时资产阶级大革命的背景等音乐背后的故事。这个过程和欣赏音乐是分不开的,它可以启发学生的情感悬念,让学生在后面的音乐中有感而听,时而沉浸在《致爱丽丝》的清新流畅,时而交错在《命运交响曲》的起落悲喜,时而融入《第九交响曲》的热情辉煌。一堂课虽然只听一位作曲家的作品,但学生的情感是满足的。音乐背景的挖掘可以使学生了解作曲家的爱恨情仇,并把自己置身于这种情绪氛围,在听音乐的时候他们的情感情绪会情不自禁地涌动,在潜移默化中使自己和音乐的情思产生共鸣。
  (三)挖掘文化历史,从音乐人文中感悟音乐
  有位学者曾说过:“音乐是文化的情绪记忆和情感体验。音乐形态的丰富表明了文化情绪的丰富。音乐内涵的深沉,体现了文化情感的深沉。”一首好的音乐作品可以引发欣赏者对历史的追忆,对文化的感知。如聆听琴曲《阳关三叠》时,我从诗词和古琴入手,既引发学生对唐诗、三国、高山流水觅知音等历史的追忆和联想,又帮助他们从音乐文化的视角去感悟当时的人文气息;在欣赏编钟演奏的古乐曲《楚商》时,我让学生目睹编钟的外型及演奏情况,感受古代民族音乐的伟大成就。通过介绍《诗经》,让学生了解作品的背景,展现我国古代文学、音乐的艺术魅力。这些层面的挖掘不仅辅助了音乐教学,还拓展了学生的历史文化视野,这也是音乐独特的教育魅力。
  三、注重聆听的方法
  (一)完整听和重点听相结合
  一般情况下,一些短小的单段体结构的音乐和绝大部分的歌曲,由于音乐的整体性很强,很难将它片段拆分,就必须完整地听,如《野蜂飞舞》等作品。但更多时候由于课堂时间等限制,将作品重点片段的听和完整的听相结合,可更有效地达到欣赏的目的。如八年级欣赏约翰·施特劳斯的《闲聊波尔卡》,我就将主题旋律先单独进行听赏和范唱,用活泼的旋律和主题的来历背景激发学生对欣赏全曲的兴趣,同时也达到了加深作品主题印象的目的。有时也可以先欣赏全曲,使学生对音乐作品有了整体感受后,由学生听辨出印象深刻的段落再进行重点聆听和分析,如九年级欣赏的柴可夫斯基的《如歌的行板》,这种方式可大大地提高教学效率。
  (二)说了听和听了说相结合
  音乐对情感的触发是直接的,光用语言代替不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体验。但对于音乐教学来说,无目的、稀里糊涂地听不可取,教师可以适时进行启发式提问或描述性讲解。有一些音乐作品教师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听,问题越小,学生的注意力就越集中,听的效率就越高。如在欣赏合唱《阳关三叠》时,我提问“歌曲为什么叫三叠?”学生带着问题听得非常专注,既解决了提问,又 沉浸在优美的旋律之中得到美的享受。在欣赏《春之祭》时,我先告知学生舞剧的内容,有了内容的铺垫,学生更好地理解了音乐紧张不协和的音响和夸张强劲的节奏。音乐光说不听不行,光听不说也不行,它的多解性和意味性为学生注入了自由想象的因子,我们可以让学生听过以后用语言表达他们的感受,从感性到理性的过程中升华音乐的内涵。
  (三)课前听和课后听相结合
  有些音乐作品,尤其是交响乐、协奏曲等,只用一节课的时间去学习很难达到欣赏教学的目的,如果能鼓励学生课前课后进行初听和进一步了解,学生则能更快、更容易地理解音乐的内涵。我们可以把一学期要欣赏的音乐作品和校园音乐网连接起来,有计划地排进校园广播,利用音乐的弥漫性让音乐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我还用科学家发现莫扎特的音乐对开发智力有好处的故事来引导学生课后多听莫扎特的音乐。只要我们用心,总是可以找到吸引学生听音乐的方法的。
  美国学者科普兰说过:“如果你要更好地理解音乐,再也没有比倾听更重要的了,什么也代替不了倾听。”对于音乐我们需要的不是学习而是热爱,这种热爱首先来自于音乐最本源的价值——以音律之美来满足人类与生俱来的听觉感受。让我们应用多样化聆听的方法来培养学生“音乐的耳朵”,引导学生去感受音乐之美,触摸音乐之魂,从而热爱音乐吧!
  (作者单位:江苏省新沂市黑埠中学)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chudengjiaoyu/50832.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