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初等教育
曾几何时,“微”事物就如雨后春笋一般悄悄地进入我们的生活,微博、微信、微小说、微讲座、微电影、微公益……一不留神我们已置身于一个无“微”不至的“微时代”。微现象折射时代风云,微言行影响社会人生,那么我们的阅读教学当然不能无视社会的变化,也应该与时俱进。那么,如何将这些“微元素”融入当下的文本阅读教学之中,充当切入点,并起到以小见大,以点带面的作用,正是当前文本阅读教学应积极思考的问题。
一、认识“微写作”
对“微写作”,百度百科是这样定义的,“微写作”发端于微博,利用微博写作微型文学作品,叫做“微写作”。其文体包括“微小说”“微诗歌”“微故事”“微笑话”等。
“微写作”,正在成为受人关注的独特文化现象。一方面,一些文学名家正在介入这一领域;另一方面,大批“草根写手[本文转自DyLw. Net专业提供写作毕业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Www. ]”揭竿而起,渐成一种新兴写作势力;更有出版界推波助澜,索性将热门微博集结成书,使“微写作”开始进军传统出版领域。
而我在文中阐述的“微写作”却是指学生在文本阅读教学中就阅读文本提出的话题进行的200字左右的写作活动,时间一般在十分钟左右。这种写作训练兼具“规模小,容量少,主题单纯,目标清晰,针对性强、有操作性”诸多优点,与文本阅读联系紧密,又与教材设计中提出的学习方式不谋而合,是当下一种新的写作方式在语文教学中的大胆尝试和革新。
二、走近“微写作”
(一)“微写作”实践的必要性
1. 高考的呼唤,势在必行
2014年是深化改革的一年,高考制度的改革首当其冲,北京市根据教育部有关考试招生改革的总体方案,对有关各项考试招生进行调整。其中2014年语文科目将60分的作文分为两题,第一题为“微写作”,第二题为作文题。其目的是全面考查学生写作能力。随着高考语文总分值的提高,作文的分值提升那是大势所趋,“微写作”的考试也在所难免。北京的高考改革中语文科目的微调是一个信号,更是一个方向。相信不久接踵而至的各省的语文高考改革一定都会遥相呼应。
所以说在当下的语文教学中开展“微写作”的教学实践不仅仅是高考的呼唤,是大势所趋,更具一定的实用性和前瞻性。
2. 由当前写作教学的尴尬处境决定
(1)写作教学在语文教材中的尴尬
语文教材的主体一直是阅读教学,每一个单元关于作文教学的内容十分单薄。苏教版语文教材尽管每个单元后都有写作教学内容,但也是附在阅读教学之后的,分写作观、写作指导、写作实践三块内容,与阅读教学所占的篇幅相比,那是相去甚远。
语文教材中写作教学的内容偏少、所占的比重过轻,与当下语文高考中作文所占的比重和分数是不相宜的,与今后语文高考改革的方向和趋势也是背道而驰的。
(2)写作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尴尬
语文教材中写作教学的内容偏少、所占的比重过轻,与之相对应的就是在实际教学中,写作教学几乎已经沦为阅读教学的附庸,写作教学课平均每周不到一节,不仅课时偏少,还有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同样是教改,阅读教学的课程改革是如火如荼,异彩纷呈,可写作教学却是泠泠清清,少有人问津。
以笔者看来,写作教学的艰难与混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写作教学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基本处于无序状态。(2)缺乏写作教学策略,即使有也大多停留在经验层面,缺乏科学性。(3)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重视阅读教学,轻视写作教学,把后者当成附庸,点缀,甚至把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完全脱离。
所以要克服写作教学以上两个方面的弊病,就需要教师一方面尽可能的增加写作教学的教学课时,另一方面把写作教学很好的融入阅读教学,做到以读带写,用写促读,毋庸置疑,开展“微写作”实践是解决以上弊病的“捷径”之一。
(二)“微写作”实践的重要性
1. 以读带写,水到渠成
有专家指出,当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着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阅读教学总一味纠缠于内容,不太关注言语形式。这与其说是一个不足,还不如说是给我们教学创新打开了另一扇“窗”,它在提醒我们,在文本的阅读教学中应该建立一种更健全的阅读思维,即在理解文本内容的同时总能伴随着对语言表达的自觉追求。
比如在教学《我与地坛》文本过程中,学生会被作者顽强的生命力所震撼,会体悟作者对于生和死的解读,会被苦难而伟大的母爱所感动,如果文本的阅读仅仅止步于此,那所得的是有限的,也会留下遗憾的。因为很多学生读完后可能有一种想把自己的感触写下来的冲动,此时教师要做的就是从写作的角度引领学生继续探幽析微:谈谈作者语言的特色,描述一下史铁生母亲到地坛寻找儿子的心理或者寻而不得时的细节和心理。也可以写写自己对人生、挫折的看法。当我们能够用“阅读学”与“写作学”的双重视角来解读和使用教材时,阅读通向写作的桥梁也就自然形成了。
所以说,在文本阅读之余开展“微写作”实践,是文本阅读教学的自身需求,自然延伸。显得自然而然,水到渠成。
2. 用写促读,相辅相成
在文本阅读教学中实施“微写作”实践既是阅读教学的自身需求,自然延伸,也很好的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那么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有何裨益呢?
学生在阅读文本之后,把自己对文本的阅读感受,对文本语言技巧的赏析等等诉诸笔端,是通过写作这种形式深度挖掘探究文本,最终也会回归文本,这种循环往复的过程就是阅读意识和能力不断内化提高的过程,它使学生的思维更严谨,触角更深广,眼光更独到。
在文本阅读教学中实施“微写作”实践,不仅做到了用阅读带动写作,还成功的用写作“反哺”阅读,实现了阅读和写作的共振,达到了阅读写作两种能力的齐头并进。
3. 零距离接触,激发写作兴趣
马克思曾说过:“在一切
生产力发展的要素中,人的因素是最积极、最活跃、最富有创造性的因素。”在文本阅读教学中开展“微写作”实践,另一个更大的优势就是能调动和激发写作主体的热情和兴趣。与那些空洞、抽象的集中指导相比,结合文本的“微写作”能让学生觉得看之有文,当然也能言之有物。有了兴趣才会喜欢写,喜欢写才能写得好,到那时候,就算面对所谓的“正规作文”,也是信笔拈来,下笔成文。
在写作教学实践中,谁能调动起学生的写作热情,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谁就掌握了主动权,而在这一点上“微写作”却做到了。
自从在文本阅读教学中实施“微写作”实践以来,笔者所带学生在各级各类阅读和写作竞赛中人数逐年递增,所获奖级也逐步提高。实践证明,这种在文本阅读教学中实施“微写作”的实践创新是可行的,是有成效的,当然最终结果与教师实施“微写作”的策略是否得当是息息相关的。
三、实施“微写作”的策略
1. 注重“微写作”话题的设计
(1)描摹心电图,抒写真性情
《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在必修课的“阅读·鉴赏”的教学建议中提出:要尊重学生个人的见解,应鼓励学生批判质疑,发表不同的意见。因此教师在设计“微写作”话题时,应避免先入为主的设定,要联系学生的实际,注重引导学生写出“我”的真实感受,鼓励学生勇敢写出“我”的不同看法。
例如学习《荷塘月色》一文,可以围绕“这几天我心里颇不宁静”这个文眼句,要求学生用圈点评注的方式展开“微写作”。不要贴上社会学的政治功利价值的标签,可以发动学生查找朱自清写作《荷塘月色》前后的这一段的生平资料,结合文本来了解作者,理解文眼句。不管学生的理解是肤浅还是深刻,只要突出自我,是自己真实感受,都应予积极的肯定。学生借助圈点评注的“微写作”,把自己的心灵波动,心电图似的描摹出来。把自己的喜怒哀乐用文字表达出来的过程,就是一种写作积累的过程,这种情感的积累是作文中抒发真情的源泉,有了这些真情积累,才能避免写作中的矫揉造作和无病呻吟。这种“微写作”的好处,不仅仅在于练笔和积累,最重要的是它能给心灵注入灵性,让阅读和写作者对事物、世界和文字保持一颗敏感的心灵,让作文有了源头活水。
(2)课前课后,旨在拓展延伸
“微写作”的话题设计经常出现在课前的导语或课文讲完后的拓展延伸里的。关于导语,可以这样设计:“如果你是老师,要讲某一课,你会给本课设计怎样的导语,试写一写!”这种“微写作”会促使学生走进文本,深入文本,做好课前预习。同样一篇课文或者一个专题讲完后,作为拓展延伸的“微写作”,有助于学生学习后的思维提升。例如必修五“直面人生”是一个“问题探讨”专题,所选文章都很好的诠释了如何直面人生,一些先贤或用他们的实际行动为我们做了榜样,或用哲理的思考启迪我们的智慧,而“直面人生”这个话题在当下的作文教学中还是很有现实意义的,基于这样的考虑,我设计了以下“微写作”的话题:“结合这个专题学习的文本,你对人生的逆境有何感慨?”这样就通过“微写作”把整个专题串联起来,让学生站在一定的高度审视文本,感知人生。
2. 随堂演练,内容丰富,目标明确
在文本阅读中开展“微写作”实践,是离不开“课堂”这个主阵地的。教师可以在阅读教学中根据教学重难点的设置,事先设计好“微写作”话题,用“微写作”话题引导学生落实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既检查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即兴写作能力,也通过这个活动使学生吃透文本,占领制高点;也可以遵照“以学定教”的原则,在课堂教学中发挥教学机智,临时根据学生的课堂反馈设计“微写作”话题;当然也可以把“微写作”话题作为课堂练习或课后作业,以期达到巩固拓展的效果。
内容上:文本百字时评,专题鉴赏,百字微型小说,微剧本等等是异彩纷呈。开展的形式:可以在课堂上直接展示话题写作成果,可以根据“微写作”话题专门组织辩论赛演讲比赛,也可以发到班级博客上利用闲暇时间实现共享,那是五花八门。
操作的目标视年级而定,高一高二的微写作,以兴趣激发为主,以能力点落实为辅。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愉快地写起来。高三的微作文训练,应该以全体学生作文能力点的规范训练为主,兼及兴趣激发和保持。
3.重视“微作品”的交流分享
(1)借助平台,全员参与。
每次“微写作”后,可以利用班级博客这个平台,进行小组交流分享,小组评选推荐,评选出学生认可度高的作品和最具争议性的作品,并组织每个阶段的成果展示。
(2)另辟蹊径,读写两全。
通过评选,教师完全可以把公认的学生佳作纳入阅读教学的选文范畴,让学生从写作学的角度去读文、探究、交流、仿写,从而将同伴的写作经验迁移,内化为自己的写作技能,这恐怕比那些望之生畏的作家经验让他[本文转自DyLw. Net专业提供写作毕业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Www. ]们更觉亲切也更易习得。
如此以读带写,用写促读,让学生彼此学习,另辟蹊径,做到读写两全。
在文本阅读教学中实施“微写作”教学实践,真可谓是探幽析微,见微知著,既做到以读带写,用写促读,架构了阅读和写作的联系,加强了阅读和写作的相互渗透,又达到了写作和阅读的和谐共振,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微写作”正如那雨后的春笋,正在“微”露头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