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 初等教育 > 巧用“自己人效应”促进“学困生”转化

巧用“自己人效应”促进“学困生”转化

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 所属栏目:初等教育


  摘 要:心理学上有一种“自己人效应”,其原理是只要你同对方保持“同体观”的关系,在对方看来,你就是自己人,他就相信你所做的一切都是真心为他好。在“学困生”的转化中,如果能巧妙地利用“自己人效应”,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奇效。要想实现“自己人效应”,使“学困生”对教师有自己人的感觉,一般来说可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热爱“学困生”,消除心理障碍;信任“学困生”,帮助他们树立威信;换个角度,为“学困生”着想;善于谈心,和他们交朋友;讲究批评的艺术等。
  关键词:学困生 自己人效应 转化 热爱 信任
  所谓“学困生”,主要是指那些学习成绩比较差、纪律性不强、平日过错行为比较多的学生,这种学生在任何学校、班级都有一定比例。对这部分学生,大部分教师都感到“头痛”,因为对他们来说,批评教育作用不大,有时甚至出于逆反心理和教师、学校、家长对立。
  教师批评学生,无不出于爱的目的,但学生对教师的批评不一定都有被爱的体验,因为受批评是令人不舒服的事情,对于批评,一般人都有一种本能的心理阻力。所以,当学生面对教师苦口婆心的教导时,不但不理解教师的苦心,反而容易产生反感,使教师束手无策。由此,作者联想到:为什么父母批评自己的孩子,对他们严格要求时,孩子一般不产生抵触情绪呢?同样是批评,教师和家长收到的情感反馈完全不一样,作者认为,起决定作用的是因为被批评者知道,父母是“自己人”,批评他(她)是真心为了他(她)好;而对教师的批评,则觉得是“别人”的指责,因而有敌视心理。
  心理学上有一种“自己人效应”,这种效应告诉我们,要使对方接受你的批评教育,你就要同对方保持“同体观”的关系,即要让对方认为你是自己人,你所做的一切都是真心为他好。这样,双方的心理距离就缩短了,对方就能很容易地接受你的批评教育。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也屡见不鲜,一旦某人把你当作自己人,就会对你敞开心扉,能跟你说心里话,透露他的秘密,并能痛痛快快地接受你的意见、建议乃至批评。因此,在转化“学困生”的过程中,如果能巧妙地利用“自己人效应”,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当然,要实现自己人效应,使“学困生”对教师有自己人的感觉,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作者认为,应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创造符合“自己人效应”的条件。
  一、热爱”学困生”,消除心理障碍
  不管是教育专家,还是普通家长,都承认一点:有爱才有教育,整个教育的艺术就在于一个“爱”字。教师要做到热爱优秀学生并不是一件难事,而要做到热爱“学困生”却不容易。因为“学困生”身上总有这样那样不招人喜爱的毛病,而且还常常给教师惹来一些不大不小的麻烦。
  要做到热爱他们,首先,教师必须要对他们有个正确的认识。要坚信只要方法得当,每个“学困生”都是可以教育好的。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都是带着想好好学习的愿望来上学的。”“我们教育的人,不管他是个多么‘没有希望’和‘不可救药’的钉子学生,他的心灵里也总有点滴的优点。”“学困生”同样是祖国大花园中的鲜花,只不过他们遭受了霜打虫咬,所以更需要园丁的关心和呵护。
  其次,教师必须要有慈母般的耐心和不知疲倦的精神。苏霍姆林斯基还说过:“教师应该有一种英明的能力,就是能够理解和感觉儿童产生过错的最细微的动机和原因。”他又说:“教师要有宽宏大量、父母般的明智态度。”面对“学困生”,教师必须态度端正,正视他们的错误,客观分析他们出现错误的原因,找出改正方法。而且允许他们出现反复,要给他们认识错误的时间,还要给他们创造改正错误的机会,总之,要用博大无私的胸怀去打动学生。
  二、信任”学困生”,帮助他们树立威信
  要使“学困生”对教师有自己人的感觉,光做到热爱他们还不够,还必须要做到充分信任他们,因为互相信任是自己人之间最起码应该遵守的准则。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任何学生都期望获得教师和同学的关注与信任,信任是促进学生不断进步的内驱力。一般来说,“学困生”都有一定的自卑感,对自己缺乏信心,容易自暴自弃。如果教师在各方面充分信任他们,把一些“露脸”的事让给他们做,对他们放心地委以重任,给他们提供发挥自己特长、运用自己能力的机会,并对他们的成功和一点一滴微小的进步及时表扬,帮助他们树立威信,挽回自尊,则可以有效地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另外,心理学家克罗华特(d,1967)的让高年级水平较差的学生辅导低年级水平较差的学生的实验表明,“学困生”一旦成为辅导组的导师,就有可能产生德、才方面的提高感与责任感。为了做好工作,他们会主动补上自己在知识、技能方面的缺陷,还会从教师的立场去领会教与学的关系,而这种顿悟与经验非常有助于他们在本班的学习,其中就包括改变消极、冷漠的学习态度和改进低效的学习方法。
  三、换个角度,为“学困生”着想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每一个决心献身于教育的人,应当容忍儿童的弱点。对于孩子不是有意干的坏事,要采取特别明智的教育态度,在这种情况下,不要当众责备儿童的行为。”青少年,尤其是“学困生”,在各方面都比较幼稚,自我控制能力较差,难免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甚至会时不时干出一些“荒唐事”。对于这种情况,作为教师,应该首先在沉着、冷静上下功夫。绝不能因学生有错就拍案而起,更不能认为他们不可救药,从而“一棍子打死”,而应该站在“学困生”的立场上,设身处地地为他们着想,多分析一下他们犯错误的客观原因,这样,就可以对“学困生”多一分理解、谅解和宽容,少一分埋怨、责备和苛求,多一分信心和希望,少一分叹息和失望。
  四、善于谈心,和他们交朋友
  苏 霍姆林斯基还说过:“要是一个学生向你说了心里话,你的教育工作就有了很大成绩。”要想使“学困生”对教师有自己人的感觉,教师必须平易近人,经常接触他们,以平等的身份主动和他们交朋友,在生活上、学习上多关心、帮助他们。要善于和他们谈心、交心,经常倾听他们的心声,帮助他们克服学习、生活中的困难。特别是要在批评他们后,多和他们谈心,询问一下批评与事实是否相符及他们受批评后的感受,以便化解一下他们心里的疙疙瘩瘩。这样,“学困生”自然而然就会把你当作自己人。
  五、讲究批评的艺术
  热爱“学困生”,并不等于一味姑息、迁就学生的错误,也不等于降低标准,放松对他们的要求。相反,必须对他们严格要求,该批评时则严厉批评。俗话说:“用人取其长,教人责其短。”在日常教育管理工作中,是不能摒弃批评的。但批评是把双刃剑,用好了能使人积极改正错误,用不好则会产生相反的效果。因此,批评要讲究艺术。要在爱的前提下批评他们,批评言词要恰到好处,要考虑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绝不能恶语伤人,最好能将批评包装一下。俗语云:“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但如果能做到良药不苦口,忠言不逆耳,效果岂不更佳?现在,人们在苦口的良药外面包上糖衣,则良药不但不苦口,反而有点“甜口”了。古今中外多少名臣,在给皇帝进忠言,特别是在批评皇帝时,总是将批评进行巧妙的包装,使批评不逆耳,甚至很顺耳。只有这样他们的忠言才能被高高在上的皇帝采纳,而不会像有些直臣那样,不但忠言不起任何作用,反而招来杀身之祸。当然,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不是大臣与皇帝之间的关系,但大臣的处事技巧是可以借鉴的。因此,教师在批评学生时,如果能将批评巧妙包装一下,比如将批评寓于表扬或鼓励之中,尽可能不伤害或少伤害学生的自尊,则效果一定更好。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M].杜殿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2]郑小兰.改变一生的60个心理学效应[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9.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chudengjiaoyu/51302.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