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成人教育
近年来,可汗学院和TEDEd大行其道,以它们为代表的微视频学习资源大量涌现,海量的开放网络课程等教学模式中使用微视频作为教学资源,引发了教育工作者对微视频的深度思考。
2011年以来,以“佛山市中小学优秀微课作品展播平台”为代表,以及2012年开展的第一届中国微课大赛为标志,国内对微课程的探索与研究在中小学层面上广泛铺开;与此同时,在高等教育领域也出现了基于微视频的一系列相关探索。
2010年,天津广播电视大学在全市范围内实施了普通高中选修课程的“空中课堂”项目,迈开了微课程建设的第一步,尤其在当下向天津开放大学转型的关键时期,大量优质的微课程建设成为资源建设的重要方向。
1 微课程的概念
近年来,智能手机和PAD等高科技迅猛发展,推动了在线学习、移动学习等智能化学习的涌现,而且毫无疑问,它所突出的是学习方式的互动性和灵活性,强调的是学习内容的碎片化和微型化。以往录制的大而全、冗长拖沓的串讲性视频教学资源,从内容上、大小上、格式上都很难适应智能化学习。微课程则反其道而行之,不讲究大而全,它将教学的重点、难点和考点等精华部分制作成精简的视频教程,可以说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方便学生随时随地下载或点播。
在国内,最早提出“微课程”概念的是广东佛山教育局的胡铁生先生,他建设性地指出:“微课程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有机组合。”
微课程的核心内容是教学视频,同时也包含与之相关的图片、声音、文档、链接、习题、测试等微型教学资源。微课程的核心价值是“微”,主题突出,一事一课,打破了课程章节的局限并进行解构,将知识进行碎片化、可视化处理,使之能够更快捷高效地为智能手机、PAD等多种移动终端服务。
从2012年起,天津广播电视大学组织进行了大批量微课程的资源建设项目,并以此为基础打造精品网络课程和移动课程,如工程造价、信用评级和金融机构信用管理等。计划到2020年,通过引进、改造、新建等方式,完成不少于1000门学历和非学历继续教育课程资源的建设任务,建成国内一流的终身学习资源库。
2 微课程的主要特征
首先,它强调的是微型的学习内容。所谓“微”,意指学习内容持续时间短,5~15分钟为宜;将宏观内容解构为相对完整的微观主题;碎片化学习。
其次,它的载体是信息技术,与之相应的发展趋势是移动终端呈现。微课程主要是把5~15分钟的微型学习视频发布到相应的学习平台,学习者可以使用智能手机、PDA等移动设备,随时随地进行自主学习的体验。
第三,可以在多种学习情境中灵活运用,比如远程网络学习、面对面教学;正式学习和非正式学习相结合;教育层次多样,满足了社会大众不同层次的多种学习需求,比如外来务工人员、退休人员等。
以上是微课程的三个主要特征,以此为界定标准,相信天津广播电视大学建设普通的微课程并非难事,怎样制作出高标准的精品微课程才是应该关注的焦点。这就要求要有所创新,采用“内容+终端+平台”的建设模式,探索和试点以“微课程”为特征的移动学习资源建设,探索以优质网络课程建设为引领的“一体化、多元化”课程教学资源建设模式,开放大学重点专业的主干课程要建设包含多种媒体类型的“一体化”课程资源包。
3 微课程的制作方式
第一种方式是使用“速课”录制软件,配合摄像机,进行课堂实录或演播室录制。速课,即加速度网络课件录制系统,是一套结合微软PowerPoint的课件录制系统,它可以把制作好的PPT文件和视频文件合并转录成可以直接使用IE浏览的课件。当然,它还可以在播放PPT的同时接收视频文件,录制讲师的实时讲课过程,并可以在视频播放与章节跳转之间自由切换,形成可以直接使用的标清或者高清文件。目前,天津广播电视大学的微课程制作主要采用这种方式进行演播室录制,快捷高效地录制了一批微课程资源,并进入了后期的合成、包装阶段。
第二种方式是录屏。目前比较常用的屏幕录制软件有
Camtasia Studio、Screencast-0-Matic、CyberLink You-cam、屏幕录像专家等。比较推荐的是Camtasia Studio,它主要适用于屏幕录像和后期剪辑,可以进行屏幕操作的录制与配音、视频的剪辑与转场、添加字幕、视频压缩等,国家开放大学就运用这款软件进行了大量“五分钟课程”的尝试,颇有成效。Screencast-0-Matic是一款可以不安装到电脑就可以在线使用的录屏软件;CyberLink Youcam独辟蹊径,专注于摄像头录像,可以让摄像头呈现出各种特效;屏幕录像专家的局限在于并不是完全免费的,不付费使用的话会有很多效果难以达成。如果微课程需要进行后期编辑,可选用EDIUS、Adobe Premiere、大洋等视频编辑软件。在录屏这种方式的尝试上,天津广播电视大学主要运用的是Camtasia Studio与大洋非线性编辑系统相结合。
4 微课程的应用
如果教师深入课程,借助简易软件,形成数字化教材,并将它放入服务器,学生就可以借助学习终端,在“云平台”上开展方便灵活的学习活动。所谓“云平台”,允许开发者或是将写好的程序放在“云”里运行,或是使用“云”里提供的服务,或二者皆是。
在“云平台”上,教师可以将各类教学资源存储在“云端”服务器;通过“课程学习”向学生发布视频、文本、图像、声音等学习资料;通过“导学习题”和“答疑讨论”发布习题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通过“考试预约”和“成绩查询”,可以给学生发布作业或考试,及时获取课程学习的反馈信息。与此同时,学生的学习过程也被保存下来,只要接入互联网,就可以随时随地获取自己的课程信息。天津广播电视大学也审时度势,推出了“开心学苑&rdq
uo;学习平台,包括学习指导、资源地图、导学习题、难点练习、答疑讨论、考试预约等栏目,把大量微课程上传其中,与习题相结合,并带有图片、声音、文档等解析,使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便捷与高效。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信息化教育高速运转的背景下,微课程建设逐渐成为天津开放大学资源建设的热点。本论文的观点希望对其如何更好地加大开放大学建设力度、促进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张静然.微课程之综述[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11).
[2]张渝江.翻转课堂变革[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