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成人教育
【摘要】大学文化是大学的灵魂。广播电视大学文化建设的最大问题是文化认同感不强:先天的“补课”功能,阻碍了师生的文化认同;对普通高校的文化克隆,放弃了师生的文化认同;浓厚的行政色彩,遮蔽了师生的文化认同。重建广播电视大学文化的路径:“一朝注册,终身学习”,生成广播电视大学“拿了毕业证,可以不毕业”的学习文化;“一代名师,皆教电大”,凸现广播电视大学“请全国名师,上电大讲堂”的包容文化;“亦生亦师,互教互学”,彰显“面向社会,学用结合”的实用文化。
【关键词】广播电视大学;文化建设;文化认同;终身学习
【中图分类号】G7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794(2014)11—0029—03
文化的定义很多,其中最广泛的表述为,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或人类生活方式的总和。本文在认同这一概念的基础上认为,学校文化是指在一定的学校内,经长期历史积淀而形成的,以学校教师、学生、职工为主体创造并共享的校园精神气候与氛围。
我国广播电视大学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开放大学,拥有世界上最多的学生,大都市上海“每80个上海市民中就有一个电大毕业生,每8名在读大学生中就有一名电大学生”。数十年的教学实践,形成了自己的文化。有人认为,广播电视大学文化没有自己文化特色,因而没有文化。笔者认同广播电视大学文化特质不突出,但是没有特色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没有特色只是一个文化问题。而问题的关键是广播电视大学师生的文化认同感不强。本文现就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一、文化认同是广播电视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
大学文化是大学的灵魂。任何一所大学都非常注重文化建设,包括精神文化建设、物质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笔者认为,对于我国广播电视大学而言,文化认同是文化建设的基础。
文化认同是一种群体文化认同的感觉,是一种个体被群体的文化影响的感觉。亨廷顿认为“文化认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最有意义的东西”。学校文化作为组织文化的一种,只有那些体现在师生员工身上,绝大多数师生员工认同、遵守并信任的文化,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许多学者认为,组织到底提倡何种文化或价值观,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员工对文化是否认同。师生对学校文化的认同程度也是衡量一个学校文化建设的尺度。
1.文化认同可以增强师生的凝聚力
社会群体中不同的成员都是独特的行动者,他们基于自己的需要、根据对情景的判断和理解采取行动。一般情况下,普通高校大学师生对本校的文化有着强烈的认同感。尤其在我国当下“单位人”未能完成向“社会人”过渡的情况下,广大师生从心理和行为上都能够与学校保持一致。这种一致性,就是凝聚力。
广播电视大学学生和普通高校的学生不同,他们都是成人,有着学校、家庭和单位三个行动空间,每个人的学习目标不同,获取知识的先后也不一致。学员的特点是比较“散”。文化是他们之间沟通的中介,如果他们能够共享广播电视大学文化,那么他们就能够有效的沟通,消除隔阂,促成合作。同时,作为一种心灵的黏合剂,它把各个方面、各个层次的人都团结在本身文化的周围,使师生员工对广播电视大学产生一种心理归属感和认同感,形成巨大凝聚力,使广播电视大学不仅仅是现在的或过去的学习场所,更是自己的心灵家园。
2.文化认同可以规范师生的日常行为
文化是人们以往共同生活经验的积累,是人们通过比较和选择认为是合理并被普遍接受的东西。大学文化的形成和确立,就意味着大学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被广大师生认可和被遵从,这也意味着大学秩序的形成。而且只要大学文化在起作用,那么由大学文化所确立的社会秩序就会被维持下去。
广播电视大学的校规校纪即学校的规章制度以及学校在长期的文化生活中所形成的文化约束力,前者是带有强制性的正式行为规范,后者是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两者都是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要维护学校的正常教学、工作和生活秩序,就要制定各种规章制度来规范和约束人们的言行举止;另一方面,规章制度无论多么完善,都不可能明确到每个教师、学生的每个具体的行为。尤其是有了工作的广播电视大学学生,即使开除学籍,他的成本很低,而全校师生在长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约定俗成的文化的约束力就能有效地弥补规章制度的不足,通过校园文化在学生心灵深处形成一种心理定势,构造出一种响应机制,营造出一种大家共同推崇和遵守的、高雅文明的精神文化氛围。
3.文化认同可以形成得以传承的学校品牌
现代符号学认为,能指和所指不可分割,能指对所指具有唤起性,特定的能指和所指构成特定的意指关系,这种意指关系一旦建立便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当特定符号的产品通过广告、公关等扩散给消费者,消费者也就在品牌符号信号的认知与品牌产品消费体验中接受了该符号的产品,而且连同符号本身——“品牌”。
广播电视大学的文化,塑造着大学的形象。良好的大学形象是重要的无形资产,是大学成功办学和区别于其他大学的标志。学校形象除对本校产生影响外,还会对本地区乃至社会各方面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显示出广播电视大学文化的巨大辐射作用。这种作用从世代的角度看,如果文化能向新的世代流传,即下一代也认同、共享上一代的文化,那么,广播电视大学的文化就有了传续功能。
二、广播电视大学文化建设的主要问题是文化认同感不强
与国内底蕴丰厚的大学相比,广播电视大学的办学历史积淀不厚,底蕴不深,表象是广播电视大学历史文化感不厚重,无法充分体现广播电视大学独有的特色,但根本的问题还是广播电视大学广大师生的文化认同感不强。
1.先天的“补课”功能,阻碍了师生的文化认同
广播电视大学从规模看任何一个普通高校都无法相比。但由于广播电视大学诞生于高校资源稀缺、大批未能人大学的成人急需“补课”拿文凭和当时先进的传播工具这三个条件。那时的红火有它的特殊性,可以理解为计划经济的
遗产。而当下这三个条件都将减弱或消失。这就使得广播电视大学的文化自信不足,从而阻碍了师生的文化认同。
2.对普通高校的文化克隆,放弃了师生的文化认同
认同是一种意向性反应。如果一个人置身于某个文化情境中,不与异文化接触,可能谈不上有认同的需要或冲动,认同发生在不同的文化接触、碰撞和相互比较的场域中,是个体(群体)面对另一种异于自身存在的东西时,所产生的一种保持自我同一性的反应。
广播电视大学由于历史文化不厚重,在羡慕一些名校的同时,开始克隆这些名校的文化,这样在短期也许有一定的效果,但是人云亦云,跟在知名大学的后面,邯郸学步,最终丧失了自我,等于放弃了师生的文化认同。因为广播电视大学的文化,不仅要有高校的特点,更多的还要有自己独特的载体和个性。这种个性正是广播电视大学文化区别其他大学文化的地方。如果这种特质逐渐消失,广播电视大学文化也就失去了它应有的魅力。
3.浓厚的行政色彩,遮蔽了师生的文化认同
由于广播电视大学诞生于特定的历史条件和文化环境下,缺少普通高校应该具有的文化元素,行政化色彩较为浓厚。文化行为中,教学与科研的中心地位未能真正的确立,行政权力高于学术权力。从广播电视大学内部机构设置可以看出,省市广播电视大学根本就没有按照学科专业设置内部机构,而是按照行政事务设立机构。加之广播电视大学作为育人的主要参与者的教师数量严重不足,教学任务普遍过重,而且游离于教学和管理之间,大部分教授、副教授都是校长、处长、科长。学生也不像普通高校学生那样认可自己的教师,更多地把广播电视大学当成行政单位,这种行政化,遮蔽了广播电视大学师生的文化认同。
三、广播电视大学增强文化认同感的路径
面对广播电视大学当下文化建设的状况,一方面,我们必须承认存在的差距,因为大学文化的形成需要长期的积淀。另一方面,我们又不能妄自菲薄,必须立足于自己的优势和特点,有意识地挖掘、培育和张扬,更要生成、凸现和彰显自己的特色。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具有操作性的路径进入:
1.“一朝注册,终身学习”,生成广播电视大学“发了毕业证,可以不毕业”的学习文化
广播电视大学是没有围墙的学校,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以办学理念命名的一所大学。保罗·朗格朗认为,在当今变化的社会,人们不可能获得一种知识或技能就享用终生,教育的意义不再是获得知识,而在于促进个人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终身教育思想被认为是“知识社会的根本原理”,并最终发展成为世界性的教育改革的主导理念。开放的学习,必将成为公民终身学习、不断提升的主要学习形式。而承担终身学习的载体非广播电视大学莫属。因此,广播电视大学要底气十足地大力宣传这张文化品牌,宣传广播电视大学的办学特色,不仅让学习者认同,更要让教育界的其他系统和社会的各个领域都了解广播电视大学,认同广播电视大学的办学方式、办学理念。
操作上,可以采取“一朝注册,终身学习”的办法,使学员终身在广播电视大学内,这就是广播电视大学的比较优势。完全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的计算机网络、卫星通讯及多媒体技术构筑虚拟的、健康、向上的文化交流空间,不仅使文化传播更为开放和便捷,也更有利于人的认知能力、文化素养和道德情操的全面提升。同时,广播电视大学可以广泛开展“发了毕业证,可以不毕业”的各类非学历继续教育,从而生成广播电视大学新的学习文化。
2.“一代名师,皆教电大”,凸显广播电视大学“请全国名师,上电大讲堂”的包容文化
一所大学,表面看,在硬件,在生源。但其核心在于教师,在于大师。一个大师,就是一所大学的文化符号。前清华校长梅贻琦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这是大家都熟知的。
广播电视大学没有围墙,高楼更少,校内短期不可能产生大师,普通大学之间,大师面临选择,而广播电视大学有包容的能力,其开放性决定了它可以聘请全国的大师。因为广播电视大学的开放,不仅仅是学习硬件的开放,更重要的是学习软件的开放。完全可以在教师和教材上博采全国之长,聘请全国高等院校每一学科的优秀教师和企事业单位的各方面专家,由他们担任课程主讲教师和教材主编,形成“一代名师,皆教电大”的氛围,从而凸显广播电视大学“请全国名师,上电大讲堂”的包容文化。
3.“亦生亦师,互教互学”,彰显“面向社会,学用结合”的实用文化
前面所述,由于广播电视大学克隆普通高校的文化,放弃了师生的文化认同,广播电视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不同于普通大学。纽曼认为,“大学教育的最终目的并不是学习和掌握知识,而是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形成思想或理智”,笔者认同这一说法,但这是普通大学的观念。
广播电视大学教职员工几乎都是由普通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一开始就打下了普通大学的文化烙印,使得教学与实践严重脱离。因此,广播电视大学教师除了聘请名师外,要有意识地从广播电视大学学员中选择事业、学术有成就的优秀学员担任教师。“亦生亦师,互教互学”,彰显“面向社会,学用结合”的实用文化。这样一方面,与实际相结合紧密,另一方面,增强学员对广播电视大学的认可度,长期坚持,必将形成自己独特的品牌,并成为文化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徐敏.一所成人开放大学的“大爱”[N].解放日报,2010-05-22.
[2](关)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国际秩序的重建[M].周琪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3](法)保罗·朗格朗.终身教育引论[M].周南照,陈树清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
[4]刘述礼,黄延复.梅贻琦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5](英)约翰-亨利·纽曼.大学的理想(节本)[M].徐辉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