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高等教育
一、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必要性
(一)高校音乐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音乐作为一种最富有人性的艺术形式,不仅能丰富人们的生活、体现优雅的气质和提高协调事物的能力,而且还能陶冶人们的情操、促进身心健康、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音乐教学是实施美育的重要手段,音乐教学育人的目的主要是通过审美活动来实现的。因而,音乐教学的过程其实就是教师以高尚、优秀的艺术作品培养学生健康审美能力的过程。
(二)高校音乐教学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手段。高校音乐专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从事音乐教育和表演的专业人才,而普通音乐教育的目的则是转变学生的审美价值,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丰富学生生活,为音乐艺术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听众和知音的事业。音乐教学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手段,因而,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音乐的特性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将学生引入音乐作品所营造的情感氛围中,启发学生的思维,引起他们对美的体悟和追求,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三)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需要。成功的音乐教育不仅体现在对学生真善美、知情意理性人格的塑造上,还体现在对学生美的感受力、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提高上,对学生美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的帮助上,即,自觉地进行审美活动和审美体验。音乐教学具有审美性质,但音乐教学的目的并不纯粹是为了传授音乐知识,而是要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激发他们对音乐和人生的热情,体验追求浪漫、美好和超越自我的快乐。
二、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途径
(一)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从审美欣赏入手,增强学生的审美体验。审美欣赏是指具有一定审美能力的审美主体面对一系列能引起审美情感的审美客体,如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和艺术现象时所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音乐作为一种审美对象既是以与生活的对应性引发人们的想象和联想,陶冶情操、宣泄情绪、丰富人们的内心世界,也是以旋律、节奏、和声等来表现人们高尚的情操、启迪人们的思想、显示人们的情绪和情感的。对人的积极本质力量的肯定和确证是音乐艺术魅力的直接体现。[1]音乐的本质在于反映情感,从本质上来说,学习音乐的过程其实就是一种情感审美体验过程。因而,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就是要尽一切可能为学生提供类型丰富、风格多样的音乐体验,从音乐的思想、内容和情感中激发学生的审美体验,培养他们的音乐审美鉴赏能力,使他们对音乐达到真切深刻的感知程度。
此外,教师还应当坚持音乐审美教育的基本原则,充分重视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注重以音乐的审美体验来唤醒学生对相关生活形象的联想和想象,让学生深刻的感受到音乐作品中最激动人心的部分并产生积极的情绪反应和情感体验。如在《野蜂飞舞》中,乐器对野蜂飞舞时嗡鸣声的模仿,不仅使学生在特定的音乐氛围中联想到野蜂飞舞时的形象,而且还使学生充分体验到蕴含于音乐作品中的丰富情感,既加深了学生的审美体验,也引发了强烈的情感共鸣,进一步提高了他们的审美能力。
(二)体会音乐作品情感因素,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音乐作品既是音乐教学的依据,也是学生获得音乐审美体验的前提条件,更是实现音乐教学“审美核心”目标的基础。因而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选择有欣赏价值的、具有美感的音乐作品作为教学依据。对音乐作品旋律、节奏、和声等表面因素的分析,引发学生对作品内涵的联想和共鸣的活动,我们称之为一度创作,一度创作是对音乐作品的初步分析、理解和感受。学生以准确的音高,适当的节奏、力度、速度真切生动的再现音乐作品,我们称之为二度创作,二度创作既是学生对作品的正确恰当把握,也是学生真情的流露和表达。音乐教育必须把人教育成美和善的。好的音乐作品总是贴近生活、展现炽热情怀、蕴含美好寓意和带给人们美的享受的。体会作品的情感因素,引导学生从一度创作走向二度创作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条件。因而,音乐教师应善于挖掘音乐作品中的审美因素,创设良好的音乐艺术教育氛围,引导学生产生强烈而浓郁的音乐审美渴望。
音乐作品的节奏变化不仅能引起心理和生理上的变化,还能引发不同的情感体验,如平缓的节奏带给人的是平和或压抑,激烈快速的节奏带给人的是振奋、激动和不安。音乐是表现情感的艺术。现代心理学认为一个人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非智力因素,而非智力因素中最关键的则是情绪智力因素。因而,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把握住情感性原则,充分利用音乐的优势培养学生的情感和自我审美能力。
(三)提高艺术修养,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提高学生自身艺术素养是培养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前提。审美客体在未被审美主体理解之前只是作为潜在的艺术美存在着,只有当其被审美主体接受理解后才能转化为外在的艺术形式。[2]因而,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应当全方位、多角度的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艺术修养包括很多方面,其中文化修养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深厚的文化积累是体会和理解作品情感和价值、揭示作品深层次内涵、把握作品内在情感以及淋漓尽致表达情感的基础,只有自身文化素养达到一定程度,学生才能准确的理解和表现作品。此外,优秀的音乐作品既是人文、自然、社会科学等知识的融汇,也是创作者自身文化素养与艺术修养的直观体现,由此可见,学生只有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修养,才能提高对作品的感受和鉴赏能力,才能准确的把握作品的内涵。
三、结语
音乐是以情感和美育为出发点的艺术形式,它以独特的审美蕴含提升学生的审美素质。《音乐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全程渗透“以审美为核心”的教学理念,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放在首位,真正寓美育于音乐教学中。[3]因而,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情趣和审美理想,培养他们体验美、创造美的能力。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183767.html上一篇:党的群众路线对高校学生工作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