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高等教育
1 高校科技奖励在评审环节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在选择评审专家时过分注重专家的名气和资历,忽视专家是否是同行专家,导致评审专家中非同行专家过多。即便选择的是同行专家,也过于注重名气而忽视了对评审专家的科研能力的了解。科技成果奖励评审不仅需要同行专家,还要同行专家具有很高的学术水平和较强的科研能力,这样才能客观、准确的评价报奖成果的学术水平和技术难度等。但是,调研发现评审专家中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的专家只占约三分之一,其他评审专家专家只是具有了中等科研能力。而且这些评审专家中有超过四分之一的人在近五年中未在国内高水平刊物上发表过一篇文章,自然很难精通该学科领域的理论和方法,了解该领域前沿动态。
二是在专家评议过程中也存在“马太效应”,评审专家在选择获奖成果时是更倾向于资历深、名气大的专家,觉得名牌大学的专家一定是高水平的。故而在报奖时很多课题组会选择声望高、职务高的项目组成员作为成果主要完成人,这样会让评审专家给予超过成果其实际水平的评奖,从而获得更高的承认和荣誉。
三是评价指标不完善,造成评审结果不准确。对于报奖科技成果的评价指标也存在很多缺陷,如评价指标过于单一,从而影响了对成果评价的准确性;评价指标大多属于无法测量的定性指标,这大大削弱评价结果的权威性与公平性;对于评价指标采用主观赋权方法确定评价指标权值,致使很多评价指标的估计过高或过低,使评价结果不能完全反映科技成果的真实水平;同时评价指标权重长期不变,难以适应高校科技发展变化。
2 如何完善高校科技奖励评审制度
2.1 申报环节推广推荐制
申报科技奖励主要有两种方式:申请制与推荐制。申请制是指由科技工作者通过提交申请书和申报材料参加科技奖励评选,主要适用于项目奖和个人奖。我国各级政府奖励和社会力量奖励主要采用申请制。推荐制是指由具有资格的推荐人或者团体推荐科技工作者参加科技奖励评选,适合于个人奖。目前在国外,特别是发达国家的科技奖均采用推荐制。推荐制的实质是“科学民主”,即以科技共同体中多数人意见作为推荐依据。比较而言,推荐制对于推荐者的科技成果及其价值的评价更客观和科学,但是推荐制也不能完全避免个人和团体的倾向性对选择推荐者的影响,即使是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诺贝尔奖推荐候选人时,也会出现推荐专家更倾向于本国候选人的现象。尽管申请制和推荐制两种申报方式都有不足之处,但二者比较,推荐制更能反映科技成果的创新性和先进性。目前,各高校已经设立的科技奖励绝大多数采用的是申请制,但在今后的科技奖励中各高校应该推广推荐制。在设计具体推荐制度时,主要做好推荐专家的选择工作,首先选择面要宽,不能仅仅局限在高校内部选择,要面向全省乃至全国选择在科技共同体内具有较高声望的专家、学者作为推荐者;推荐者一定要是推荐领域内的同行专家,最好是该推荐领域的权威专家;最后,推荐者数量也不能太少,以稀释个别专家的倾向性意见。
2.2 评审专家选拔
高校在选择科技奖励评审专家时,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首先是要制定合理的选拔标准。评审专家必须是同行专家并且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只有高水平的同行专家才充分了解所评审学科的最新研究动态,才能准确、客观的评价所评成果。但是针对高校同行专家基本都属于同一学院,甚至同一专业的特点,就需要扩大评审专家的选拔范围。可以考虑从外校邀请同行专家进行评审,这样才能较好地避免奖励评审中的人情因素、派别因素。同时全省各高校可以通过合作建立统一的评审专家库,高校科技奖评审专家从专家库内随机选择且必须是校外专家。当本校科技奖申报材料审查合格后,对报奖人信息保密,将报奖材料提供给在专家库中随机选择的校外专家盲审,同时要对评审专家的信息进行保密。由于评审专家与报奖个人之间没有隶属关系和利益关系,这样就能尽可能的避免评审专家的个人倾向。同时,由于评审专家是外校专家,这样以来就增加了报奖人托关系找专家帮忙的难度,从而有效的减少对评审结果公平性的影响。
2.3 完善奖励评价指标
为使陕西高校科技奖励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公平、准确,达到最大化激励优秀科技工作者,奖励突出性科技成果的目的,需要结合奖励成果的特点完善奖励评价指标。比如奖励成果属于自然科学研究范畴,对于科技成果的评价就要强调理论研究的创新性,强调在研究基础上发表的高质量论文和著作,强调论文和著作被国际同行的引用数。通过对以上几方面的评价指标的设定,提出申请该项科技奖励的评价标准。又如设立校级科学技术发明奖应强调申报成果是否属于新技术、新工艺和新产品,是否申请国内外发明专利,或者制定国际、国家或行业标准。在申报成果评价过程中取消抽象的评价意见,要更多的采用上面提到的论文引用率、发明专利授权、文献引用证明以及同行评价意见等作为评价指标,并采用量化的方式对评价结果进行统计。
笔者认为结合不同科技成果奖励评价指标的特点和侧重,建立起一套量化科技奖励评价的方法,就可以进一步减少评审过程中的个人情感因素,并可以将评审结果直观的反馈给参评者,不仅可以减少大家对于评审结果的质疑,也可以为参评者更加了解自己研究的水平,进而激励参评者进一步的研究。
笔者想法如下:①根据高校科技奖励类型的不同,先选择不同的评价指标。②将不同的评价指标评分分值进行统一。分数最高为 5分,最低为0分。③通过高校科研奖励评审委员会专家讨论确定评价指标的权数。④设计专家评价表,并进入专家投票环节,最后根据计算出的得分排名授奖。表1为笔者根据此方法设计的某高校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指标及权重。
这种通过量化励指标来评价参评成果的方法,既考虑到专家的意见,又方便科技奖励结果的统计, 从而减少了个别影响力大的评审专家影响奖励结果的情况,提高高校科技奖励的公正性。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185325.html上一篇:高校构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