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高等教育
班级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重要依托。班级文化建设对大学生具有教育、熏陶、凝聚、激励等积极功能,高校要通过创建优秀的班级文化来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大学生实践操作能力,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增进班级创建和谐人际关系,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一、当前高校班级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大量的调研和资料查询发现,当前高校班级文化建设存在着颇多问题。
第一,学校领导重视程度不够。当前很多高校关于班级文化建设的制度、方法、措施只是流于形式,效果不佳,有的学校相关的东西很少甚至就没有。有的学校每年评选校级先进班级,也基本上是院系直接推荐报送,学校直接下文表彰,没有良好的评比考核制度,先进班级成功的经验和模式不能得到很好的提炼和宣传,更不能形成积极的竞争氛围和机制。
第二,辅导员没有充分发挥引导作用。目前,由于各种原因,很多高校都存在辅导员工作量大、压力重等现象,辅导员把大部分时间都忙于琐碎、繁杂的日常事务性管理工作,正常工作时间,很多辅导员就已经忙得焦头烂额,很少有辅导员静下心来梳理工作,提炼工作,更不能能够带领班级进行系统的、有序的班级文化建设,而休息时间大多忙于自己的家庭事务,基本上没有太多时间来过问班级事务。
第三,没有良好的班风。其一,作为班级文化建设的主体全班同学,以及班级文化建设的引导者辅导员,对班风的形成不少人存在有认识上的误区:首先,班风的形成取决于班上的每个人,而这每个人都已经是“定型的”,“好就是好,差就是查”。殊不知能顺利考到大学里来的学生能有多少差生?难道一个好的班集体一开始都是“学霸”而所谓的差班一开始都是“学渣”?其次,班风一旦形成,很难干预和影响。这些认识上的误区会对班级文化建设直接产生的不利的影响。
其二,没有建立起一个能够团结协作,起到先锋和表率作用的先进班团干部班子。首先,班干部自身的素质、个人能力以及模范作用发挥与否,对班级文化建设起着关键作用。大部分班级在入学时没能选拔出德才兼备、能力突出的同学担任班干部,导致在班级文化建设最关键的初始阶段不能带领大家创建积极健康的班风。班干部中,有些干部工作做得很累,吃力不讨好,甚至造成了与同学之间的各种各样的矛盾;有些班干部不能处理好工作与学习的关系,导致学习成绩很差。这些问题会极大影响班干部的工作积极性,进而动摇班级各项管理的基础。
其三,班级没有共同的集体奋斗目标,班集体没有凝聚力。首先,班级制度建设不健全,很多班级没有自己的规章制度,以至于很多工作很难有效开展。比方说上课考勤、自发组织自习、班级各项活动的出勤率等等,没有规章制度就很难约束一些不太积极的同学。其次,没有行之有效的短期或长远的班级规划,更多的是学校布置什么任务和活动,班级就临时应付组织什么活动,缺乏精心策划组织,结果是可想而知,很难取得什么集体荣誉或奖项。再次,班级没有更高层次的学习目标,大家充其量是“各自为战”,各顾各的。
二、高校班级文化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针对上述班级文化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分析其原因主要有社会、学校和学生三个方面。首先,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深化改革,社会经济成分、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分配方式等日益多样化,在有利于大学生树立自强意识、创新意识、成才意识和创业意识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1]。一些大学生存在政治信仰上的迷茫、理想信念上的模糊、价值取向扭曲、社会责任感缺乏、诚信意识淡薄、团结协作观念和能力较差等问题,这些都对高效的班级文化建设造成产生负面影响。其次,高校自身因素对班级文化建设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学校自身的文化和各级组织和制度上。良好班风的建设需要良好的校园文化背景,需要一定的组织制度进行保障。班级文化建设受本学校“校园文化”以及本学院“学院文化”影响,“校园文化”“学院文化”都是校园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是需要很长时间的积累和沉淀的,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或改变的,但也绝对不是一成不变的,什么样的校园文化或风气对班级文化建设就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再次,学生个体因素的影响。当代大学生都是“90后”,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他们个性张扬,自我意识极强,做事考虑问题容易以自我为中心,心理承受能力和受挫能力较差,进入大学后,容易造成人际关系紧张、缺乏信任感,缺乏集体归属感和认同感,最终使他们渐渐远离集体,不利于班级文化建设。
三、提升高校班级文化建设的对策
针对高校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结合问题的原因分析,我们应该通过大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辅导员引导作用和班干部的核心纽带作用,完善班级管理制度,更进一步提升班级文化建设,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充分发挥辅导员引导作用
首先,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和制度建设。系统的对辅导员进行业务培训,在班级组织建设、心理咨询、职业指导等方面提升辅导员的业务素质,增强班级管理能力。其次,辅导员要抓好主题班会建设,有计划、有目的、系统地设计和召开主题鲜明的班会,开展丰富多彩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加强对辅导员的考核监督力度,加大评优奖惩制度,激发辅导员、班主任对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视性和积极性。 (二)完善班级各项管理制度,制定可行性目标
其一,科学有效的班级管理制度是班集体得以向更高水平发展的最有力保障。辅导员应组织引导班级成员根据学校相关规章制度和班级实际情况,建立包括思想建设、学风建设、组织纪律等在内的班级规章制度,为班级成员提供行为准则和行为调控的依据,从制度上塑造班级文化。
其二,以学风建设为核心,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制定符合班级实际情况的学习目标。如提高班级平时各项教学活动的“出勤率”、期末考试“通过率”、英语四六级“过级率”、计算机“过级率”、还有一些和专业有关的各种证书的通过率等等,同时还可确立清晰的班级更高层次的奋斗目标,让大家知道条件和标准,如校级、省级、全国先进班级等。通过各种方式鼓励奖励大家努力学习,形成班集体良好的学习风气。
其三,选拔德才兼备的班团干部,充分发挥其核心纽带和榜样作用。从班团干部任职要求的角度看,选拔班干部尽量注重几点考虑:有为集体服务的工作热情,政治觉悟和素养高,较强的学习能力,能以身作则和团结同学,具备一定的工作能力。在平时班级工作开展过程中,辅导员要加强培养,加强指导,注重引导。辅导员要善于鼓励班干部大胆尝试,勤于思考,敢于犯错,善于总结,充分发挥核心模范作用,大力促进班级文化建设。
其四,激发班内同学积极参加大学生创新活动。新时代的大学生,要抓住机遇,树立创新意识,锻炼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为以后的创业奠定坚实的基础,为自己事业发展做准备。大学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社会调查、各种类型的社团活动、志愿者活动、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大学生科技活动等等,都是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很好的机会。
最后,加强宿舍文化建设,这也是班级文化建设重要的组成部分。高校学生宿舍是高校辅导员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2]。辅导员要加强对大学生宿舍管理,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建设良好的宿舍环境、加强宿舍文化建设、创建学习型宿舍、构建和谐宿舍等,让学生宿舍管理发挥更高效的育人功能。
加强大学生班级文化建设,要从大学生自身特点和专业特色出发,建设各具特色的班级文化。实践证明,积极健康的班级文化可以激发大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团结合作意识,增强班集体凝聚力,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对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良好的环境。高校班级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过程,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新模式和新途径,以实现文化育人的目标。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186119.html上一篇:我国高校自主招生存在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