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高等教育
一、“90后”大学生的特点
(一)热情与孤僻并存
大多数“90后”大学生是热情的,他们活力四射、善于言谈,大方开朗。但是,相当一部分学生只是在熟悉的人面前这样,在陌生人面前,沉默寡言,给人的感觉是不善言辞,清高自傲,其实他们很渴望表现自我,展示自我,但又不愿自我开放,内心很孤独、怕寂寞。
(二)独立与依赖并存
“90后”大学生独立意识较强烈,喜欢独来独往、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喜欢以自己的亲身实践来验证结论和善于尝试,而非被动接受,喜欢以激烈的辩论和思想的碰撞来形成观点,探索新思路。但 “90后”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唯我独尊,因此,他们在处理日常事务和人际交往等问题时又缺乏经验和相对依赖,与人分享和团结合作能力较差。
(三)奉献与功利并存
“90后”大学生具有奉献意识和爱国情感,汶川地震、北京申奥、上海世博、祖国60周年华诞等重大事件时都能看到“90后”的身影,他们愿意无私地奉献自己的一份热和力。但同时“90后”大学生又是功利的,激烈的竞争压力致使他们很早就知道应该关注对他们有用的事情,追求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目标。往往在乎能够得到什么,他们理想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是解决实际事情,他们更加重视个人成长、发展,更加希望老师在他们进步中和职业规划起到指导作用。
(四)自信与自我并存
“90后”大学生大多都是自信的,他们从网络上获取太多的信息,也成为现在网络信息最有力的传播者,他们习惯网络的存在,甚至有时候觉得老师不一定比他们懂得多。但是他们不关心她们不想关心的,可以只为自己活着,觉得世界都跟自己没关系,只要自己高兴,想做什么做什么,不高兴什么都调动不起兴致。
二、高校“四会”辅导员适应新时期要求
时代飞速发展,“90后”大学生特点独特,给辅导员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作为“80”后辅导员,既要与“90后”大学生建立和谐融洽的关系,又要辩证评价其个性特征,正确引导他们更好地成长成才。因此我认为,新时期高校辅导员除了教育部《规定》中要求的“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外,更要成为“会学习”、“会沟通”、“会放手”、“会引导”的“四会”辅导员。
(一)“会学习”
1.学习新的“专业知识”,搭建交流平台。由于高校辅导员选聘制度等原因,辅导员工作的院系专业与自己所学并非一致,因此,除了掌握一些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学科知识以外,还要了解并学习学生的专业内容,扩充新的“专业知识”。这样,就可以更好的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不足,更好的理解学生的内心想法,更好的融入到学生中很好的打成一片,指导他们学习、生活、择业。与学生之间搭建畅通交流的平台,无论是热情的、孤僻的学生,都能够更好的深入到他们内心,了解他们的所需和所求,建立平等信任、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2.关注新的网络动态,贴近学生生活。新时期,网络技术飞速发展,但是新的网络技术手段不仅仅只停留在微信、微博、甚至大家熟知的QQ、飞信等交流平台,“90后”大学生有更新颖、丰富的网络平台,而我们要了解现在“90后”学生大多都喜欢玩什么网络游戏、看什么网络视频、学习什么网络技术等等,如果自己能够亲身了解、感受,更具有实践操作的发言权,会发现问题所在,切实的分析利和弊。所以不能一看到学生上网游戏或看视频就认为他们不务正业,自毁前程,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理解,只有亲身经历过后能够和学生思想上保持一致,才能更好地教导“90后”大学生理性上网,提出杜绝网瘾成性的好的建议和方法。
(二)“会沟通”
1.熟悉新的语言方式,拉近距离。“90后”大学生最年轻的网络语言、方式最有力的传播者,给力、正能量、神马都是浮云、?潘俊?白富美等网络流行语不再是仅仅指一些粗俗的言语,它能从更深的层意来高度概括一些人或事。高校辅导员与学生沟通时如果连他们的语言都不能接受无疑是丧失了一种有效的教育沟通方式。反之,如果不时用他们熟知的网络流行语进行沟通,他们会觉得辅导员不总是那么严肃,只是一味进行古板的思想政治教育,会瞬间拉近距离,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因此,教育可以需要尝试学生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方式方法,相对于说教批评,事半功倍。
2.运用换位思考方法,加深理解。换位思考、是人对人的一种心理体验过程,实质是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想人所想,理解至上。随着时代的进步,对于“90后”大学生来说,高校辅导员更不能一味站到教育者、管理者的角度看问题,枯燥乏味的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仅仅做学生人生进程的导师,更要站到一个服务者的角度,寓理性教育于情感教育之中,真正了解到并尽可能理解他们这代人在新的成长背景之下的思维方式和理想追求,要真正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换位思考,打开学生的心扉,真正理解他们的想法,沟通就不会有阻碍,还有什么问题是解决不了的呢?
(三)“会放手”
1.放手从班干部开始,以“点”到“面”辐射全体。传统的教育方式是老师主动、学生被动,结果是学生学习能力较强,综合能力较差,貌似听话懂事,实则盲目无主见。而“90后”渴望展现自我、自信、成熟等特点的要求和时代激烈竞争的要求,作为新一代大学生,更需要在大学阶段全面锻炼自己的素质能力。因此,加强学生干部培养,赋予学生干部更多权力,引导学生干部提升能力管理学生,学生干部组织召开班会、组织活动、主要获取学校相关信息等,既提高了辅导员的工作效果,又增强了学生干部的自理能力、责任意识、能力提升。同时,通过学生干部的“点”进而辐射到整个班集体,使全体学生在感受到这种氛围中从而激发自己的勇气和才能,形成积极向上、团结进取的班级氛围。 2.放手从后进生开始,以“偏”概“全”激励全班。我认为学生不分优等生与差等生,更不能仅从学习成绩论好坏,所谓的后进生也只是在某一方面暂时的处于落后状态。对于“90后”大学生而言,一味的打压、无止的教育和絮叨的语言刺激仿佛不是促进他们进步的最好办法,导员应该放手,不要将学生限制在努力学习,提高学习成绩的层面上,鼓励他们各尽其才、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给予他们正面的支持和情感的鼓励,在自己最感兴趣的领域和方向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和特长,多给他们些依据自身个性发展的机会,也会促进高校培养出综合人才发展。
(四)“会引导”
1.引导“90后”适应大学环境。传统的高考制度使得很多学生仅仅把上大学作为多年奋斗和努力的唯一目标,而一旦进入到大学校园中,面对相对自由和轻松的上课形式、形式多样的学生活动、精彩斑斓的课余生活、高手云集的同学,觉得脑袋发蒙,不知所措,不知自己的方向在哪里、
如何更好的完成大学生活、如何调试自己的心理。作为辅导员,就应该适时地、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目标,尽快找到努力方向,适应新的大学环境,做好大学生的思想工作和心理引导工作,使得他们更好地融入到大学生活中去,更好的发展自己,进而更好地融入社会,促进自身的协调发展。
2.引导“90后”珍惜大学四年时光。大学生活是美好的,是一生最有活力的四年,辅导员应该引导学生好好把握大学四年,引导学生积极的向一些美好的生活看齐。于我们高校辅导员来说,大多数都是一些“80后”新生力量,当“80后”辅导员遇到“90后”大学生以后,可能会思维定式拿我们所处的时代说事,其实我们只是经历的时期不同,但是不同时期的大学生活,总会有不同时期的美好,这些美好有共性,需要有不同时期的个性,不要肆意虚度年华,是不管什么时期的辅导员引导90后大学生最大的共性。
作为新时期的高校学生工作者,应该在原有的能力素质标准下,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不断提升,现在我们面临“90后”大学生,很快我们也会遇到“95后”、“00后”大学生,我们更有代沟,更有挑战,因此更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成为一代高素质、高水平、高标准的学生工作者。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1862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