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 >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微观思考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微观思考

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 所属栏目:高等教育


  加快推进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发展,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升级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工作提出的客观要求;也是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阶段,高校加强内涵建设,突出特色办学,促进人才培养规格多样化的内在需求;更是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满足学生与家长现实愿望的必然选择。那么,对于地方本科高校自身而言,往哪里转型?转型转什么?怎么去转型?已经成为我们必须关注和思考的核心问题。2014年年初,本人有幸参加教育部的“国培计划项目”培训班,赴德全方位地了解了德国的职业教育,尤其是对德国“双元制”培养模式进行了专题调研和学习,发现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具有其明显的优势,对我国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往哪转――基于经验的思考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是一种企业和学校共同培养学生,以企业培养为主,学生理论学习与实践培训相结合,以实践培训为主的职业教育培养模式[1]。从高校内部人才培养的微观层面来看,德国“双元制”培养模式具有以下几方面的显著特征,这将是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需要借鉴和努力的方向:

  1、“能力本位”的教育理念

  德国职业教育尤其重视能力培养,特别是关键能力的培养。德国职业院校把职业能力分为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和个人能力,专业能力是基本职业能力,而社会能力、方法能力和个人能力就是关键能力。关键能力在一般情况下被称为跨职业能力,是由德国社会教育学家梅腾斯在1974年提出来的概念[2]。德国“双元制”培养模式把基本职业能力和关键能力培养作为人才培养目标,以此来设计相对应的学习领域和学习情境,按照基于完整行为过程的行动导向教学法来实现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并以“能力导向”的评价理念考核评估学习成果,这种“能力本位”的教育理念值得我们借鉴。

  2、“工学交替”的培养模式

  在德国“双元制”职教体系中,学生的企业培训和学校学习总是交替进行,以保证理论学习和实践培训的完美结合。一般来说,工业技术类职业按照周为单位交替,一周在学校,两周在企业;商业服务类按天为单位交替,一周内一天半在学校,三天半在企业。在工学交替的过程中,企业和学校的时间分配比为7:3,这有力的保障了学生能够学到技能。企业的培训按照联邦政府《职业培训条例》进行,包含实践操作实训和部门岗位轮岗培训两部分;学校教学按照州政府的《框架教学计划》和《理论教学大纲》开展,包括基本素质教育和专业基本知识教育两个方面。学校的专业教育必须以企业的工作过程为导向,为学生在企业的基本操作实训和部门轮岗打基础,学校和企业能够时常沟通,以确保教学与培训相衔接。

  3、“融合职业”的课程体系

  德国“双元制”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是建立在融合职业能力的基础上。一般而言,《理论教学大纲》规定学生在学校要完成480课时的学习任务,其中基本素养教育160课时,专业知识教育320课时。专业知识教育要根据《理论教学大纲》规定的各职业学习领域组织教学。学习领域来源于企业的实践工作,是从工作的行为领域总结而来,做到了与企业的培训相融合。每一个职业都规定了若干个必学的学习领域,这就像我们的每个专业开设的课程一样,但是学习领域并不是学科体系的知识,而是职业过程导向的一个个行为领域或工作任务。教师在每一个学习领域教学之前,都要以团队的方式,根据学习领域的要求,研讨具体的教学设计,形成若干个学习情境。

  4、“双师标准”的教师队伍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教师队伍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教师资格准入严把“双师标准”。职业院校教师一般要经历3年的职业培训、3-4年的学士或硕士学习、3年的教育学深造和1年半的教师培训后,才可任教;企业培训师要经历3年的职业培训、一直从事企业内实践工作、不少于600小时的教育学培训和参加教师或师傅的培训后,才能带学生。二是规范的教师继续教育机制。德国《职业教育法》和《教师培养教育法》规定职业院校教师可以带薪参加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和培训;德国职业教育专职培训机构能不断地针对产业经济发展趋势,调整培训内容,进行有效培训;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保障了职业院校教师下企业实践的常态化,为教师掌握企业新技术、新工艺的需求提供了直接便利,保障了职业院校教学内容与企业需求的零对接[3]。

  5、“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

  德国的职业院校均不是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制订者和课程的开发者,而仅仅是教学计划的具体实施者。这单一性的任务,使得学校可以将主要精力用于研究教学方法的改进上。“行为导向”教学法是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最主要和最有效的教学方法。该方法改变了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依据”的弊端,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以行动为导向”的新型教学模式,旨在培养学习者独立且负责任的思维与行动,能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具有独立地计划、实施和评估能力,即在从事职业工作时可以采取“信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的“完整行动”。“行为导向”教学法要求每一堂课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尤其是能力目标,设计“能力训练的完整工作任务过程”。 整个训练过程以学生为主体,强调“教、学、做”一体化,将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个人能力集成于学生“能力的实训过程”。最常用的“行为导向”教学法有:任务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和角色扮演法等。   二、转什么――基于任务的思考

  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涉及办学定位、办学理念、治理结构、制度建设、专业建设、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教学模式、实践基地、教材建设、考核评价、管理服务和校园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和环节。从德国“双元制”经验来看,与人才培养紧密联系的核心要素主要有五个,包括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建设、教学模式改革和实践基地建设,这应该成为学校内部微观层面转型发展的重点环节和领域。

  1、加强特色专业建设

  地方本科高校要制定具体的专业建设管理办法,以“产业需求主导”建设专业,不断优化专业结构,将服务于同一产业链的关联专业组织为专业集群统筹管理,建立紧密对接产业链和国家职业资格要求的专业体系。应结合各自办学历史、学科优势、行业背景及区域环境,研究应用技术型本科人才培养的规格与定位,建立省、校、院三级专业培育机制,重点扶持一批贴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特色优势本科专业。特色专业实施校企(地、所)共建,每个专业配备1名专业负责人和2-3人专业带头人(至少有1名行业企业专家),整合各方资源加强产学研合作。

  2、科学设计课程体系

  按照“应用为本”的理念,结合应用技术型本科人才培养的需要,开展面向专业的公共基础课程改革,加强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的衔接,使公共基础课与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学时比例达到1:1:1。根据企业真实生产、服务的技术和流程构建知识体系和技术技能体系,优化整合专业基础课,增加专业应用课,开发面向行业企业的创新型和实践型课程,使实践课比例要达到40%以上,不断优化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积极支持用人单位直接参与课程体系设计和评价,鼓励各教学单位吸收借鉴国际先进课程,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融入课程体系,规范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工作。

  3、加快促进教师转型

  以学校转型发展为契机,改革教师聘任制度和评价办法,将专业经验、技能水平、技术开发能力、职业资格证书等作为专业教师职务(职称)评聘的重要依据,在教师绩效考核、职务(职称)评聘等方面向“双师型”教师倾斜。通过企业培训、挂职工作、实践锻炼等多途径对教师进行培训,优化教师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与素质结构,逐步使大多数教师既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又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使“双师型”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达到50%以上。积极引进有专业经验的高级工程、技术、技能人才到校任教,加大行业企业兼职教师聘任力度,使兼职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达到30%。鼓励教师参加或指导学生参加各类专业技能大赛,成绩作为职称晋升和评优评先的依据。

  4、推进教学模式改革

  在教学方法改革上,以“行动导向”教学法为基础,突出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虚拟技术应用,重点实施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模块教学、工学结合、情景模拟等多样化教学法改革,专业课程要提倡运用真实任务、真实案例教学开展教学。在学习评价和考核方式改革上,要采用“能力取向”的评价理念,推行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变期末考核为过程考核,变封闭考核为开放考核,变学校考核为校企共同考核,变单一理论考核为“理论+实践”考核,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彻底改变“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不断更新教学方法,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潜能,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会学习。

  5、不断强化实践教学

  围绕“专业应用能力”推进实践教学一体化、层次化、模块化和综合化改革。把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将实践教学贯穿于学生培养的始终;形成课程实践、专业集中实践、综合实践三个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建立由相互关联、环环相扣、层层递进、逐步升级、逐步综合的教学模块构成的模块化专业集中实践教学课程;以应用为导向、以项目为载体、以“理论+实践”的课程组织形式设立综合实践课,将专业主干理论与核心应用能力培养融为一体。结合行业先进技术水平,按照“仿真、虚拟和真实”的实践环境要求,采取多种方式,加强校内外实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积极与企业、科研院所联合建立校企(所)一体、产学研一体的工程实践中心或实习实训基地。

  三、怎么转――基于现实的思考

  对于地方本科高校自身而言,向应用技术型本科转型发展,无疑是一项整体性、系统性的战略调整,是学校发展过程中的重大改革事项,涉及面广、周期长,既要重视学校层面的顶层设计,又要注重发挥基层的首创精神。

  1、做好顶层设计,规划转型发展

  转型高校应重视顶层设计,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制定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实施方案和发展规划,明确转型发展的指导思想、主要思路、总体目标、主要任务、保障措施和组织实施。确定每一年转型发展的目标和任务,并分年度制定具体工作要点,以增强转型发展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协调性。

  2、转变教育观念,引领转型发展

  一要开展转型发展大讨论活动,围绕“为何要转型,往哪里转型,转型转什么,怎么去转型”等问题,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活动,以突破传统办学和教育观念的束缚,为学校转型发展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二要邀请境内外职业教育和应用技术类型教育知名专家来校专题指导,并派出管理骨干、专业和课程负责人、教师骨干外出考察培训,借鉴国内外的应用型高校办学经验,促使教师更新观念,并发自内心的参与转型。

  3、实施项目建设,推动转型发展

  分批遴选适合于应用技术型本科人才培养需要,在专业理念、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课程体系、专业实践教学等方面有一定特色的专业作为“转型示范专业”进行重点建设,将转型工作落实到具体专业上。结合“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实施,确立一批“学校转型发展”改革研究项目,以及一批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特色课程、精品教材、典型专业实训案例、实践课程建设研究等项目,推动学校转型发展。

  4、深化校企合作,支撑转型发展

  一要优化合作机制,建立有行业和用人单位参与的校企合作理事会制度,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制度和校企双向任职制度。二要创新合作理念,按照“学校与企业结合、教室与车间结合、教师与师傅结合、学生与学徒结合、作业与产品结合、教学与生产结合”的基本思路[4],以教学院系为主体,试行“现代学徒制”,广泛开展专业与行业的实质性无缝对接。三要拓展合作领域,根据与企业“共订培养方案、共开专业课程、共同编写教材、共同开展科研、共享师资设备、共建实训基地”的基本要求,开展形式多样的合作共建、联合研发和订单培养。

  5、健全制度体系,保障转型发展

  一要创新培养机制,推行基于学分转换、学分互认、学习成果认证等模式的学分制改革,建立弹性学制;全面推进“双证书”教育,将职业资格和技能鉴定融入课程体系当中,真正实现“双证融通”。二要建立评价机制,制定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质量标准和评价体系,建立行业、企业和社会组织等参与的多元评价机制。三要健全规章制度,将转型发展体现在学校改革发展与管理的有关制度性文件中,建立资源优化配置机制、教师队伍建设保障机制。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187298.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