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 > 高校就业跟踪系统运行保障机制研究

高校就业跟踪系统运行保障机制研究

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 所属栏目: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G4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1-0332-01

  一、问题的提出

  高校毕业生就业跟踪作为就业指导工作的延伸,体现着“后毕业”时代,就业指导工作的服务意识。特别是在高校扩招后接连不断产生的“史上最难就业年”,也让就业跟踪显得尤为必要。因为通过就业跟踪,可以促使高校对培养方式,课程设置等问题进行修订,同时校友资源也为新的毕业生争取更多就业机会。从目前研究现状看,国内很多高校已经开始进行了就业跟踪,并有一部分通过网络平台设计了就业跟踪系统。

  然而,更多人关注的只是就业跟踪的重要性,有益性,而忽略了变数最大的问题――被调查对象,即毕业生的主观因素。我们往往先把学生想象成完全配合,在此基础上进行一些调查工作,而事实并非如此。本文即是从就业跟踪系统如何运行角度出发,研究“人”的问题,以保障系统的顺利进行。

  二、关于问卷调查

  为获知调查对象(即高校毕业生)对于就业跟踪系统的认识和配合程度等,特设计了一套调查问卷,分别针对大连外国语大学在校生和毕业生发放,以期从显示出的不同答案中发现更多问题。

  此次问卷采取网络答题方式,共收回有效问卷140份。其中在校生90份,已毕业生50份,信度和效度都符合科研要求。

  关于就业跟踪系统的了解程度,两个群体中绝大多数人给出了否定的答案。在校生达到90%,毕业生达到86%,说明就业跟踪问题虽然在许多高校已经开展,但远没达到预期效果,并未针对此项工作开展足够的宣传教育引导,所以学生对调查也就不可能靠天生的自觉,完全配合。

  1.对于学校进行就业跟踪调查,联系到学生,他可能持有的态度,70%的在校生和68%的毕业生选择母校教育事业需要,全力配合。但余下的人有的因为被找到不好意思拒绝,有的选择隐私不方便透露,还有的选择目前没有明确态度,这些学生将是以后就业跟踪可能面临的阻力较大的人群。

  2.关于学生愿意配合的客观原因,答案分布较为分散。在校生中,选择获得的语言专业知识,一技之长占16.67%,选择学到的为人处世之道,受用终身占28.89%,选择同学或其他美好的人或事物留下的回忆占26.67%,选择母校教育事业发展壮大会对你产生有益影响占27.78%。在毕业生中,选择获得的语言专业知识,一技之长占14%,选择学到的为人处世之道,受用终身占24%,选择同学或其他美好的人或事物留下的回忆占38%,选择母校教育事业发展壮大会对你产生有益影响占24%。这说明,高校对于学生的培养应该是多元化的,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同时对于学生的培养理念应该做出调整,应该把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作为工作理念。

  3.关于学生愿意配合的主观原因,两个选项占据了绝对高比例,在校生中,选择自觉维护母校利益,强烈的归属感占44.4%,选择自身成长对学弟学妹有借鉴意义,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占40%。在毕业生中,选择自身成长对学弟学妹有借鉴意义,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占52%,选择自觉维护母校利益,强烈的归属感占34%。产生这种不同的原因是,在校生能够切身感受到学校的教育培养,情感上把归属感放在了第一位。而毕业生离校后,人生阅历增加,成熟度不断提高,渴望通过某种方式将自己的经验总结传递给后来人,因此选择把对学第学妹的借鉴意义放在首位。

  4.对于配合就业跟踪系统调查,学校能提供的便利条件,在校生和毕业生都把提供校友资源,扩展人脉关系放在首位,比例分别为55.56%和40%。这种结果说明无论毕业与否,学生考虑问题都从实际利益出发,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现实。而能否让学校和毕业生都得到利益的满足,实现双赢的结局,才是就业跟踪系统长久良好运转的关键问题所在。

  5.关于就业跟踪方式的选择,两个人群也给出了类似答案,大多数选择通过电子邮件,QQ,微信等网上调查方式进行,比例分别达到60%和72%。而同样作为网络调查方式范畴的更新就业跟踪系统,却没有引起学生的兴趣。这说明微信、QQ等即时沟通交流的网络应用已经广泛深入到当代学生的生活中,他们也习惯了将大量时间放在刷朋友圈,看好友说说上。然而,这些软件也存在弊端,它们不能像一个独立系统那样针对就业跟踪问题,详实灵活的完成调查,并将后期数据整理分析。

  6.关于选择跟踪方式的原因,两个人群稍有不同,在校生选择简单占用时间少占35.56%,选择自由选择调查的时间地点,有主动权占35.56%,选择更便于充分表达个人想法占26.67%。毕业生中选择自由选择调查的时间地点,有主动权占42%,选择简单占用时间少占36%,选择更便于充分表达个人想法占20%。这种细微差别产生的原因是毕业生的工作时间占去很大比重的个人时间,所以灵活掌握调查时间地点对他们来说很重要,而是否能充分表达思想他们则不像本科生那样积极。

  三、高校毕业生就业跟踪系统运行的几点建议

  1.加大宣传力度,从上至下,从教师到学生,都应对该问题引起足够重视,并且需要打破“就业工作只是就业指导部门和毕业年级辅导员的工作”这一错误观念,将高校学生就业问题提高到全员重视,全员参与的高度上,对于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要贯穿学生四年的始终。

  另外,院系领导也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引入就业反馈机制,特别是用人单位、毕业生对于学校的教育教学反馈情况,必须纳入培养方案修订的考虑范围,不能不顾社会反响,闭门造车。   2.加强情感教育力度,唤起学生归属感和荣誉感。毕业生的就业跟踪是在学生离校后完成的,所以不可能依靠强制要求或老师、辅导员的个人魅力作为保障,只能依靠在大学期间对学生的情感教育,通过职能部门、院系和服务人员的共同努力,让学生感受到真正的关心爱护,产生自觉维护学校荣誉的责任感。

  通过激发学习兴趣,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制定特色就业指导方案,强化爱校教育等途径,唤起学生归属感,让母校的教育教学事业发展,真正走进学生心中,受学生关注,得到最广泛校友的最大支持。

  3.加深就业跟踪系统与毕业生联系,实现就业跟踪的再反馈机制,即:

  对毕业生的跟踪结果,反馈给毕业生,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系统的良好运行和良性循环。满足配合就业跟踪调查学生的利益诉求,建立校友资源库,最终实现双赢的目的。

  4.作为毕业生就业跟踪系统的辅助工具,微信,QQ等软件虽然不能直接完成调查任务,但是完全可以作为辅导员和毕业生联系沟通的桥梁纽带,通过这些方式,学校可以很容易地提醒学生及时在系统中更新资料,最大限度地发动学生,配合调查。而且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完成信息资料的更新,更新成功的毕业生,可以在后台进行记录,不定期(如新年或生日时)由校友会牵头,院系共同参与,发送贺卡或生日祝福等形式的礼物或慰问,让已毕业的学生依然能有受重视的存在感,依然感受到来自母校浓浓的关爱,相信学生在这种情况下,一定会积极配合学校完成跟踪调查,让就业跟踪良好运转。

  5.在就业跟踪系统的功能设置中,需要体现出个性化,充分重视让学生表达个人观点的自由度,除了固定的题目外,让学生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实现良好互动。

  四、结语

  总之,高校毕业生就业跟踪系统,不仅仅是调查毕业生职业生涯的一个网络平台,它更应该是学校和校友良性互动、实现共赢的舞台,而且,看似在学生毕业后进行的工作,其实重点工作却全在学生离校之前完成。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绝不能仅仅是一个口号,它应该是全体教职员工的工作理念,也只有当全体教学、行政人员实践这个理念,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最终目的,才能让校友资源成为学校教育教学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和强大支持。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188176.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