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分制下收费管理体系创新探析
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高等教育
摘 要 实施学分制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重要内容。与传统的收费模式比较,学分制下收费管理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也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如何进行收费管理体系创新,建立与学分制相适应的收费管理体系等问题进行分析。
关键词 高校学分制 收费管理
一、实施学分制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内容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在高等教育中要推进和完善学分制。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分制由部属院校逐渐扩展省属院校。实施和完善学分制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内容。
从目前的研究来看,学分制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尊重个体差异、注重个性发展、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教育服务的
现代教育理念。学分制不仅能够满足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时间与空间的需要,而且还能够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率。围绕学分制实施,我国高等学校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教务与教学管理建设、课程体系改革、师资配置、收费管理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如何改革以往的学年制收费模式,按照学分进行收费成为国内高校收费管理工作普遍面临的问题。
二、学分制收费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收费标准问题
从目前实施学分制收费管理的学校来看,大多采取了把原来的学年收费额直接根据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数量折算出每个学分收费标准的办法进行学分制收费管理。由于高校之间人才培养计划制定的学业总学分要求差异很大,导致不同学校单位学分收费标准的差距较大。从单个学校来看,其收费标准比原来的按照学年收费,其收费标准基本没有增加,似乎是可取的策略。而从整体来看,由于同一层次的学校,同一专业的学生,其单位学分的收费标准存在较大的差异会使高校收费的标准缺乏公信力,进而影响我国高校学分制改革和发展。
(二)收费结构问题
从国内外的学分制实施的经验来看,学分制收费一般包括专业注册费、课时学分费等。从目前来看,各学校设置的专业注册费存在差异较大。如果专业注册费所占比例过高,对同一学年少选课或提前修满学分的学生有失公平,也会淡化学分费在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如果专业注册费所占比例过小,就难以调节学生在各专业间的合理分流,造成某些专业或课程学生“扎堆”,同样不利于现有教育资源利用效率提高。同时,在课程内部的学分结构及其收费标准方面也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比如实习实验课程的学分比例、课程论文与毕业论文(设计)的学分设置、专业必修课与选修课程结构安排等,在不同高校之间、同一学校的不同专业之间的人才培养计划中存在明显差异。
(三)收费流程问题
以往的学年制收费是先交费后上课。学生在新学年开始时,按照国家规定的专业收费标准,在统一时间段内缴纳一学年学费,之后学生开始完成新一年的学业。在实施学分制以后,学生要经过预选、试听之后,一般至每学期开学后两三周后才确定其最终所选修的课程。教学管理和财务部门,根据每位学生的选课情况计算学分,确定收费额,下达收费通知,收缴学费。学生等于先上课,后收费。由于财务紧张,办学经费不足,一些学校采取了先预收选课学分费,然后根据个人选课情况进行核算,通过“多退少补”完成学费收缴工作。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又回到了原来按照学年收费的管理模式,不能充分体现学分制实施的积极意义。
(四)收费管理平台问题
我国高校收费管理是基于学年制收费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了的。特别是在长期的计划经济宏观背景下形成的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条块分割比较严重,给学分制收费管理带来很大障碍。目前,许多高校缺少学籍管理、教学管理、后勤管理、学生管理与学费管理之间进行有效衔接的综合管理平台。各部门之间协调不及时、信息不准确等都会影响收费工作的开展。
四、建立健全高校学分制下收费管理体系的策略
(一)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强化制度创新
尽管我国针对高校收费管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其中一些也涉及到学分制收费管理问题,但总体上来看这些收费政策和法规大都是与我国的计划经济体制相配套,难以适应学分制实施的要求。建议国家和省级教育主管部门会同发改、物价、财政等相关部门针对学分制实施制定收费管理的政策法规,出台相关学分制收费管理细则。只有这样,才能使新形势的收费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二)试行高校人才培养成本核算,明确收费标准
学分制收费管理的核心是学分收费标准的确定,而确定收费标准又涉及到高校人才培养成本的核算。我国地域辽阔,省区之间经济社会发展差别较大,要想寻找和制定一个全国统一的高校人才培养成本核算体系是不太现实的。建议由省级教育主管部门联合相关部门,对省(市、区)内不同层次和类型的高校进行培养成本核算,并以此作为相关高校收费标准制定的参考。各学校制定的学分制收费标准在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基础上,要遵循市场原则,优质优价,允许学校根据市场需求、课程特点和师资配备等情况有所浮动。
(三)提升高校内部管理水平,促进管理创新
学分制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产物。由于我国学分制实施时间较短,与之相适应的管理制度尚不健全。从学校内部来看,人才培养计划、学籍管理、教学管理、师资配置和学费管理等还不能完全适应学分制实施的要求。围绕学分制实施,应该全面提升学校内部管理水平,促进管理创新。围绕学分制下学费管理的个体化、弹性化等特点,提升高校收费管理水平,积极发挥收费管理在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
(四)加快技术创新,推进高校管理信息化
学分制给高校收费管理和学校综合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从收费管理的要求来看,必须建立收费管理综合信息平台,以便学生能够通过这个平台随时查询自己的学费信息。
参考文献:
[1]雷鸣.高等学校学分制条件下收费模式探析[J].
教育财会研究,2009(5).
[2]马仁贤.试论新时期高校收费工作特点与改革[J].齐鲁珠坛,2006(5).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1897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