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高等教育
一、新常态下高校师德师风的内涵
师德师风是深厚的知识修养和文化品位的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在第30个教师节与北师大师生代表座谈时提到,要成为一名好老师,就要做到“四有”: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这对新常态下高校师德师风的内涵做出了新的界定。
不忘初心当良师。理想信念是师魂,好老师必须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热爱工作岗位,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敬业奉献精神,学做真人,教好书、育好人。
教人求真成人师。德才兼备是教师努力的目标。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教师的人格力量和人格魅力是成功教育的重要条件,在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过程中,要始终弘扬师表精神,引导学生的人格形成、道德发展。
以身传教争导师。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是互动的关系,教师在其中起主导作用,对一名老师来说,只有弘扬大爱精神,亲其师才会信其道。
开拓创新做能师。学识扎实是对老师的专业要求。在信息时代,教师更应有“一潭水”,弘扬创造精神,这样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满足学生的需求。
二、师德师风亟待提升的新形势
1.教师职业价值应进一步注重。
教师是一个高尚、自由、浪漫的职业。教书育人的使命决定了其在道德层面应是社会中境界的较高者,并致力于不断自我完善。然而在大量烦琐重复的教学工作中,在家庭和社会的多重期盼下,有的教师很难找到第一次走上讲台的激情;在价值观多样化的今天,教师的职业形象有时会被模糊,少数教师甚至可能因某种压力而自我怀疑;少数教师在对物质利益的追求中,不同程度地放弃职业理想和职业信念,失去应有的职业尊严和职业幸福。
2.学生成长成才亟须引领。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全国教师慰问信中指出:“希望全国广大教师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树立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②教师的职业特性决定了教师必须是道德高尚的人群,在学生知识学习、创新思维培养方面起到引领作用。教师教授的知识可能会遗忘、会过时,但高校教师高尚的人格魅力和模范的言行举止深刻影响学生,直接关系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和践行。教师如果品行不端,对学生品格的培养就会成为空谈。立德树人,必须依靠广大教师,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
3.健康校园生态少氛围。
十八大报告提出的“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更注重质量和效益的提升。高校党风、校风、教风、学风相互制约、彼此互动,其最终影响的是人才培养的环境和质量。在当前党风廉政建设的背景下,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能够为学生学习成长营造好气候,创造健康向上的校园生态,各项育人工作才能润物无声。坚守师德、端正师风是当好教师的底线,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最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三、新常态下师德师风提升路径
师德师风的提升,需要教育培养,更需要老师自我修养。优良师德师风的培育提升,需要从教师、高校、社会多方用力,把反腐倡廉理论、廉洁思想观念和清廉的道德规范转化为教师内在的道德追求。
1.以“四有”教师为目标,增强责任感。
学校为学生而建,老师为学生而来。育人者必先自育。面对高校内涵发展新常态,教师要守好政治底线、法律底线、道德底线,廉洁奉公,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认真学习党和国家有关反腐倡廉的理论,加强岗前教育和职业理想、职业道德教育,充分认识自身工作的重要性,严格遵守党规党纪、校规校纪,模范遵守《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增强使命感。教师有自己的人格尊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正确处理好教师与学校、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家长的关系,“不受”、“不污”,敢于同腐败现象做斗争,坚决杜绝学术腐败,建成师德建设示范岗,通过党员承诺践诺评诺,提升教师良好形象,不断增强青年教师尤其是学生工作第一线的辅导员的人格魅力,不断提高自我约束能力,增强教??抵御廉政风险的能力。
在实际工作中,教师要结合自身工作开展相关科学研究,积极探索师德形成的规律,正确把握加强建设的科学方法,发现师德建设方面的不足,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推进师德建设的理论研究,更好地指导高校大学生德育工作。
2.立足师德实践养成,打造健康校园生态。
师德建设长期化、系统性,高校各部门、各学院需通力合作,明确责任,齐抓共管。学校党委总体部署,坚持把教师的思想政治建设和道德品质教育放在首位,积极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党委宣传部牵头协调师德建设工作。高校纪委在推进学校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做好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的监督检查的同时,要实现廉洁教育全覆盖,必须针对专任教师、行政管理人员、后勤服务人员等开展有针对性的岗位廉洁教育,全力构建风清气正的廉洁校园。各职能部门要改进工作作风,增强服务意识,为教师的教学、科研、工作和生活提供一站式服务。工会、学校教代会、院部二级教代会依法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为教师排忧解难办实事。各学院党政负责人承担二级学院师德建设工作的领导责任。各党总支作为骨干队伍,围绕师德建设积极开展各具特色的教育活动,使师德建设在组织上有保证。 积极履行高校职责,把师德建设纳入教学管理的全过程,在师资聘用任用、教工年度考核、职称评审等环节优先考虑师德表现,严查课堂讲坛纪律、科研学术道德,建立健全师德考核档案,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通过制定完善有关师德建设的各项规范及其评估指标,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达成共识。建立校院两级教学视导组织,定期对教学工作进行专项检查,并结合每学期期中、期末的教学检查开展学生评教座谈会,发放评教测评表,使师德建设在过程上有长效管理的载体。定时听取学生、家长等各方面对学校师德师风建设开展情况的评价意见。
高校师德建设是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要挖掘师德优秀典型,弘扬大爱师魂,充分利用教师节等重大节日、纪念日,集中宣传,坚持以正面引导为主,开展评选师德先进个人、师德先进集体、“我最喜爱的教师、辅导员(班主任)、管理服务人员”活动,树立先进典型,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不断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和廉洁从教的自觉性,努力营造崇尚师德、争创师德典型的校园氛围。
教师资格认定和审查是门槛,与党风廉政建设相适应,教师队伍在师德、文化素质、教学水准等各个方面必须达到规定的基本素质要求。优化师德师风的捷径在于引入有效的竞争机制,实行优胜劣汰、竞争上岗,如施行“岗位聘任制”、“民主评议制”、“教师身份审查制”等,把师德师风状况与教师职称评聘相结合,在给教师以压力的同时,调动其积极性。
制定较全面的行为规范,使教师在涉及具体廉洁从教问题时有所依循,为教师严格自律提供明确的法规依据和执行标准。《高校教师廉洁从教读本》是建立健全教育、监督、预防、惩治等制度的重要基础,学习贯彻《读本》,可以形成领导有力、监督有效的工作机制。完善科研经费管理,健全学术研究领域的各项管理制度,规范科研项目的申报、评审程序,坚决制止“抄袭剽窃、伪造数据、署名不实”等学术不端行为,严肃查处在学术研究中出现的不正之风和违纪违规问题。
高校要创造快乐从教生涯的生态环境,从教师工作和生活实际出发,切实关注教师的利益需求,把师德建设工作同解决教师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通过深化劳动人事制度改革,调整奖金分配政策,鼓励中青年教师在教学科研上脱颖而出,使部分教学骨干在政治上得到荣誉的同时,也在经济上得到实惠,使其多有用武之地,少担后顾之忧。
3.创设良好社会廉洁环境,政治清明。
一个社会的廉洁氛围反映这个社会的健康程度。师德师风的优化提升需要在廉洁社会中进行。因此,需要创设公开、公正、民主的教育环境,完善教师职业道德要求,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及新兴媒体等形式,加强师德宣传,树立重德养德的良好风尚。
《学记》载:“三王四代唯其师。”“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师也者所以学为君也。”古代把君和师放在同等地位,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高度重视教育,强调政治清明。近期出台的《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是党中央针对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做出的规定,为我国教师廉洁从教、提升师德师风提供强大的政治保证。
注释:
①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l表重要讲话[N].光明日报,2016-12-09.
②习近平向全国广大教师致慰问信[N].新华网,2013-09-09.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190883.html上一篇:民办高校党务干部队伍建设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