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高等教育
一、抗逆力的内涵
抗逆力作为优势视角的核心理念和操作化特征,不同学者对其有不同理解。“抗逆力”被台湾学者译为“复原力 ”,香港与大陆学者则把它译为“心理弹力”、“心理弹性”“心理韧性”或者“抗阻力”,以彰显在逆境中迎难而上的精神[1]。抗逆力主要指人在困难、挫折、挑战等逆境中所展现出的心理协调和适应能力,同时,抗逆力也是个体与环境的互动过程,可以通过学习获得并得以提升。
个体抗逆力主要由外部支持因素、内在优势因素和效能因素三部分构成。外部支持因素是个体所处环境能为其提供正向社会支持、清晰稳定的活动边界、关怀支持的环境、积极合理的期望和社会参与平台以保证其积极应对危机并做好良好的心理调试。内在优势因素是个体生理和心理潜能在适当的条件下被激发并被加以利用以应对逆境。具体包括较强的自我认同感、积极乐观感。效能因素包括人际技巧、解决问题的能力、情绪管理及目标制订[2]。有关研究表明,当个体遇到挑战时,其抗逆力要素水平越高,其越能较好利用自身的内控力和社会支持等有利条件应对逆境,从而使个人心理健康回复至逆境发生前的状态,甚至表现出更理想的心理状态。
二、毕业生面临的主要困境
(一)学习压力繁重
许多毕业生在大四阶段面临专业学习、资格证书考级、考研、考公及教师招考的多重学习压力。部分同学不重视平时学习方法提高,多采用考前突击方式进行学习,致使在大四阶段还堆积了很多补考、重修等多余学业压力。此外,不注重日常学习积累,专业和非专业素质能力都没得到有效培养,在资格证书、教师招考及笔试面试方面能力较弱,需花很多时间进行再学习,增加了自身学习压力。部分同学缺乏毅力和恒心,无法忍受枯燥的单词、无趣的理论和厚厚的参考书而在考公、考研的持久战中率先败下阵来。在这些学习压力下,由于不能立即实现预期目标,致使部分毕业生自我效能感下降,失败感增强,形成一种紧张不安的心理状态。主要表现为长期精神高度紧张、注意力不集中、情绪烦躁易怒和学习效率低下等。
(二)人际关系紧张
毕业生的心理压力主要来自家庭和学校。有些家长盲目攀比,不能正视孩子实际情况,总喜欢对比他人,不切实际、过高的目标影响了毕业生的就业信心,增加了毕业生的心理压力。有些家长对孩子漠不关心,不仅没提供社会资源,还一味否认毕业生的努力,给其带来严重的负面情绪。另外,毕业生还要面对舍友和班级其他同学的朋辈压力影响。受学习压力和就业压力等多重因素的影响,部分以前能忍受的生活习惯、矛盾冲突等问题在多重压力下爆发。因此,毕业生人际关系压力具体表现为因小问题而发生的冲突、情感伤害甚至是伤人事件、情绪管理能力下降、解决问题不够冷静沉稳、人际关系不和谐等,这让毕业生易产生孤独无力感,从而产生压抑、孤僻、焦虑、粗暴的心理倾向。
(三)实习角色适应难
部分毕业生在校期间学习的知识还停留在课本上,专业课程方面的实践能力较弱,非专业能力如办公软件使用、文件撰写、组织策划和沟通能力等没有进行自我培养,同时,又缺乏主动学习精神,因此,不能马上达到实习单位的能力要求,偶尔会产生挫败感,对职业生涯发展感到迷茫,影响社会角色的转变。另一方面,部分企业在实习期不敢将重要任务交给实习生处理,存在重使用轻培养的错误倾向,造成部分毕业生没法在实习过程中获得充足的成就感和控制感,进而影响了毕业生的实习适应。
(四)就业类问题凸显
许多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存在对就业前景迷茫或过于理想化的现象,有些毕业生对用人单位的工作性质、任务及需求认识不足,一旦发现职业预期跟用人单位现状不同,心理上易产生巨大落差,特别是遇到挫折就容易丧失自信心。有些毕业生盲目自信,认为自身职业竞争力很强,在择业过程中过于挑剔。结果是对自己的劣势认识不足而在择业中受挫,抱怨自己怀才不遇。此外,有些毕业生有从众心理,更多考虑眼前利益,在择业过程中多考虑高薪高酬和经济实惠,择业意向倾向于经济?l达地区和热门行业,极少将个人择业与专业前景、个人前途和国家层面综合考虑,结果是随波逐流但缺乏冷静的明辨是非能力,造成就业难和职业满意度下降。
三、提升毕业生抗逆力水平的途径
从抗逆力视角出发,构成抗逆力的主要保护要素分为外部支持、内在优势及效能因素三部分。在实践过程中,三者互相作用共同对个体的抗逆力产生影响,是影响个体抗逆力形成、重构和提升的重要条件。因此,本文尝试从抗逆力的构成要素来探寻提升高校毕业生抗逆力水平的对策,实现抗逆力的产生、平衡和重构。 (一)增强外部支持,提供家校服务
1.完善课程设置
当前高校对大学生的职业教育贯穿大学四年,但多停留于课本学习,实践体验机会较少,一定程度限制了职业教育在高校学生中就业观、价值观和职业能力的作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多只针对新生,为毕业生专设的就业心理课程较少。因此,高校应进一步完善大学生职业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来增强抗逆力培养在毕业生就业指导中的作用,尤其应重视情境模拟式教育。增加就业逆商教育的课程内容,有针对性引入现实就业中的挫折情境,让毕业生亲身体验并模拟应对,通过体验和反复练习激发毕业生抗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处理能力[3]
2.加强家校联系
注重帮助毕业生挖掘自身优势资源,提高自我认知,并挖掘以毕业生为中心延伸开来的各种资源以促进毕业生家庭系统和社区系统的资源共享。因此,应该加强家校联系,让家庭、学校、全社会共同参与学生的抗逆力系统当中,如辅导员或相关科任老师可开展个别家访或家校联系会,针对毕业生个性特点、专业优势、择业观等具体问题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充分挖掘毕业生周边资源,全方位了解毕业生,同时,也要鼓励家长参与到毕业生的抗逆力支持系统中,鼓励家长学会用倾听和鼓励等关怀手段来缓解毕业生的困境压力。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帮助学生良好抗逆力的形成和发展,更好地引导毕业生实现良好的社会过渡。
3.增强朋辈社会支持
有研究证实,富有良性人际关系的学生陷入危机与逆境的几率相对较少。应多挖掘班级和寝室正能量且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普通同学和班委,鼓励他们在发现同学面临困境时及时给予干预和预防,通过积极的组织系统增强个体积极情绪体验,共同健康成长。此外,鼓励毕业生主动参与社会活动,扩大对外接触,达到相互学习,彼此鼓励,建立良好的朋辈关系以及和谐的社会关系。通过与老师、同学和社会的有效交流与互动获得更多就业信息和工作经验,有利于毕业生在实习和就业阶段做更充分准备,既提高了成功率,也让毕业生逐渐培养了自信、自励和自立,从而能更好地融入社会,对就业前途充满信心。
(二)挖掘内在优势,转变思想观念
1.建??积极的自我认同
学校、家庭与社会往往从问题视角来关注学生,未发现学生自身存在的潜能和周边资源,反而强化了大学生挫折感和悲观期望以及日益边缘化的心理状态。抗逆力理论强调的是以人为本,重在挖掘个体的优势和潜能。针对毕业生面临的实习、就业问题,学校和家庭应重视正面引导,从学生兴趣和擅长的方面入手进行集体的就业心态调整指导和个别的谈心谈话,鼓励毕业生充分发掘个人更多潜在优势,共同探讨为毕业生设定合理目标,通过毕业生力所能及的成功事件建构毕业生的积极自我认同,从而实现毕业生抗逆力水平的提升和巩固[4]。
2.建构合理的归因方式
不同的思想观念会产生不同的应对方式,针对毕业生盲目自信、怨天尤人的外部归因和自卑怯弱、能力不足的内部归因两类认知,可以通过合理归因和合理情绪疗法引导毕业生正视自身存在的不合理信念,对挫折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找准逆境产生的关键原因,真正做到对症下药[5]。对于自卑或受挫频繁的毕业生尤其要重视自我认同感和积极乐观感的培养,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自我,如优点、劣势、成长经历和个性特征等,学会接受自我,欣赏自我,并在此基础上挖掘自我优势,发展自我,不断完善自我。只有这样,才能在择业过程中充分认识自我,不高估也不低估自己,并在不断完成的过程中逐步增强自我认同感和自信乐观感。
(三)增强效能,提高综合能力
1.教授生活技能
高校应根据毕业生不同时期的求职就业特点和需求开展有针对性的生活技能培养、就业服务和心理辅导服务,教授毕业生有效的生活技能,如人际交往技巧、拒绝和肯定的技术、冲突和问题解决的能力、自我决定和压力管理的能力等[6]。通过学习和反复实践提高生活技能的熟练度,培养态度认真,执着做事的学习力,从而引导毕业生实现在实习、应聘、工作等就业过程中的平稳过渡。此外,应重视毕业生目标感培养,提高目标订定技巧。引导毕业生重视自身职业发展规划,启发和引导其根据个人前途、专业前景和国家层面等综合因素思考个人择业方向,从而提出改善现状的措施及合理预期的生活目标,在一定程度上增强毕业生的目标感,有利于事半功倍。
2.增强情绪控制能力
高校应将抗逆力培养纳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坚持发展性辅导为主,障碍性辅导为辅,由“关注问题”转向“关注优势”,注重唤醒和发掘学生自身抗逆力,培养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7]。多开展有针对性的团体辅导与咨询,让毕业生在轻松温暖的心理氛围中得到适当的情绪疏导和能力引导。通过团辅和咨询鼓励毕业生表达学习、生活、实习和就业方面的压力,授予情绪管理的方法,并针对活动中暴露出的问题进行指导讲解,让毕业生能更客观评价自我并充分挖掘自身优势。同时,通过团体辅导让毕业生在活动中了解同辈群体目前面临的困境及应对困境时的处理措施,从而更加坦然地面对困境,通过学习和互助提高自我接纳感和群体归属感,学习更多解决问题的技能和经验,逐步实现情绪自我控制力增强和毕业生群体的自我增能。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1911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