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 > 人本思想视域下的高校就业指导教育模式研究

人本思想视域下的高校就业指导教育模式研究

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 所属栏目: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7.03.077

  目前,就业指导在我国还是一门比较新的课程,国内对就业指导工作的学术研究也才处于起步阶段。作为一支推动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后备力量,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不应一味追求就业率的提升,更要关注在个人的成长成才前提下的较高水平的就业质量。马克思、恩格斯明确提出未来社会将是一个“把每一个人都有完全的自由发展作为根本原则的高级社会形态”。根据我们党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启示,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才是高校教育的基本主旨,而这也正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应用与实践。习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是由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的“个体梦”汇聚而成的,更加强调了个人的成长梦和成功梦是真正实现学有所用,人尽其才。为了实现此目的,就业指导工作必须考虑到学生的成长环境、经历不同,能力、性格均有差距,职业发展道路各不相同。进行与学生的发展特点与心理诉求进行相适应的就业指导是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任务。

  针对目前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存在问题的思考和人本主义理念的启示,新形势下高校怎样理解“以人为本”,坚持主体性人本观,应成为高等院校就业指导工作模式的新视野。

  1 “人本思想”在高校就业指导教育模式中的重要意义

  事实证明,脱离经济、脱离社会、突出理论、轻视技能的人才培养模式,已不适应迅速发展的社会经济需要。大学生必须在完成理论学习任务的情况下,争取更多地提升自己适应社会需要的能力。此时,“人本思想”指导下的高校就业指导教育在大学生成长中能起到如下作用:

  (1)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就业指导教育,才能使人职达到最佳的匹配。以人为本的就业指导教育,能够了解学生的心理与性格特点,帮助毕业生客观分析自己的主观条件与客观需要,使其找到最能发挥自己专长和才能的岗位,以达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各取所需,人力资源合理配置的目的。

  (2)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就业指导教育,才能增强大学生的成才主动性,发挥自身潜能,促进全面发展。以人为本的就业指导教育,深入进行自我探索,了解与掌握自己的兴趣、能力、素质、本领与潜质,使学生在大二、大三学习期间就有意识、有目的锻炼自己,提升自己的学习、沟通、创新等各方面的能力,提高应对困难的心理素质,积极迎接挑战和困难,创造良好的就业心理素质和就业心境,并立足岗位,干事创业,创造良好业绩。

  (3)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就业指导教育,才能从更高层次上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用人单位作为人才的需求者和最终消费者,是大学生就业的试金石,直接决定大学生录用与否,反映高等教育教学水平、学科设置、人才培养的最终效果,具有市场导向性。坚持以人为本的就业指导教育,能够进一步提高职业兴趣,克服不良习惯,挖掘职业潜力,强调人和职业的和谐发展。

  (4)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就业指导教育,才能促进社会整体的更加和谐。坚持以人为本的就业指导,提高学生就业竞争能力,实现人人学有所用,学生学习目标、学校教育目标,社会用人目标皆能达成,促进社会整体和谐。

  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为重,扭转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被动地拉,以学生能力的充分展现作为工作的落脚点。学生本位观实际上是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体现,突出了大学生的主体地位,适应了时代的发展要求。以学生为中心的就业指导重视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引导学生探索兴趣爱好、能力特长、个性性格,帮助他们设计符合自身发展的生涯规划,并按照既定的规划顺利实施,达到最终的职业目标。

  2 人本思想的渊源

  2.1 西方的人本思想

  在西方,从苏格拉底开始,古希腊开启了自然理性人学的先河。苏格拉底认为,人类社会的奥秘不在人类社会之外,而在人类社会自身,应该把人看成是有意识、能认识自己、认识一切的、能够发现人类真正价值的存在物。可以通过分析人的本性来探索社会发展的规律,从而提出了真正的“善”、“美德”、“正义”等伦理学概念,进而把人看成是道德的主体和理性的存在物。[1]对个人存在的关注,是西方文化的重要的价值取向。

  2.2 我国传统文化当中的人本思想

  我国具有深厚肥沃的人本思想渊源和历史积淀。从儒家人本主义哲学到毛泽东的人本思想都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光辉成果。有学者提到:“儒、道、墨、法以及道教、玄?W等,都为民本思想的传播作出了贡献,不管哪位帝王青睐哪个学派,他都会或多或少受到民本思想的影响。这就意味着,无论哪家哪派成为官方学说,民本思想都会在一定程度上纳入统治思想”。[2]中国古代人本思想是中国悠久历史的优秀思想结晶,其“重民”、“富民”、“利民”、“亲民”的思想以及对人的价值和地位的充分肯定和重视,不论是在当时的政治社会还是现代的文明社会都具有积极深远的影响力和现实意义。

  2.3 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

  马克思主义的人本思想体现的是现实的、彻底的和完整的人本主义,是贯穿马克思全部著作和学说的灵魂。马克思对人类特别是广大的劳动群众始终怀有一种深深的关切。这种关切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并且在实践当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并追求每一个现实的人、具体的人的精神上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依据马克思人本思想,高等教育培养的人应该是自由全面发展的和仍旧体现人的本性特点的人,在教育手段上则应顺应人的本性而施教。

  3 当前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的问题

  (1)高校就业指导“需求”与“供给”不平衡。学生对所在学校就业指导部门的工作或服务的了解较少,并且学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宣传力度和指导力度都非常不够。反映出现阶段高校就业指导出现严重的供给与需求脱节的现象,那就是学生对就业指导的需求旺盛,但是就业指导提供的信息或者服务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导致学生在就业中处于被动的一方。   (2)培训学习内容单一。目前就业指导教育内容大多停留在传达就业政策、分析就业形势、收集需求信息、教授简历制做传授面试经验等方面,这忽视了学生个体的塑造、潜能的开发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个性化的就业咨询、辅导以及职业能力测试和职业生涯规划等内容的指导不够。

  (3)就业指导工作人员匮乏且素质参差不齐。就业指导教育的师资队伍主要由辅导员、行政管理人员等不同岗位上的教师组成,这些教师的教育背景、专业、承担就业指导教学的能力参差不齐,就业指导工作人员专业化、专职化的程度普遍偏低,影响就业指导培训的效果。

  4 人本思想的高校就业指导对策

  (1)思想上秉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观念是人一切社会实践的“出发点”,人的行为取决人的观念或认识。对于同样的问题、同样的现象的认识与观念不同,由此产生的后续行为、情绪都会完全不同。高校是人才培养的基地,提高大学生就业素质,必须提高认识,树立科学发展观念,从以人为本的理念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工作,以以人为本作为就业指导工作的思想路线,重视每一个人才发展,关注每一个就业岗位。

  (2)加强大学生素质培养。“以人为本”的就业指导应当以学生为本,为大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就业指导服务,把学生个人的全面发展和长远的职业生涯发展作为就业指导工作的重点,使学生不但能够成功就业,并且在工作岗位上具备强硬的职业能力和获得长足的发展潜力。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中除加强专业学习外,还必须培养组织协调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创新创造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和积极向上、热情友好、诚实守信的优良品质; 重视体育运动,培养广泛健康的兴趣爱好,保持健康的体魄和充沛的精力;多参加社会实践,在这当中养成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勇于克服困难的信心,通过实践,将职业道德、职业心理要求内化为学生的道德需要和心理素质。

  (3)加强信息共享,促进就业工作的时效性。“劳动力市场的效率损失主要有源于信息不对称和对信息的有效运用程度不够”。[3]各地教育工作部门和高等学校要把大力收集岗位信息作为安置大学生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以对学生极端负责的态度,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方式,调动全社会力量积极为学生寻找就业岗位,深入各行各业挖信息、找岗位。

  (4)建设和配备资质过硬的师资队伍。高校就业指导教育的主角之一便是进行指导教育的师资人员,就业指导教育的成效与师资人员的素质水平密切相关。因此加强就业指导的队伍建设无疑是一项重要工作。高校就业指导需要培养高标准的高素质的就业指导师资队伍,着力建设和配备专兼职相结合的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人员后备力量,以提高就业指导的实效力和影响力,

  (5)在不同的学习阶段进行目标指导。“以人为本”的就业指导理念要求学校要针对不同生涯阶段的学生,根据他们各自不同的发展目标与求职需要采取不同的指导方式。例如,一年级主要使学生深入了解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就业方向的认识,转变中学时代的学习方式,构建自己独特的学习方式和习惯,明确学习目标,初步了解将来所从事的职业。大学二年级扩展本专业之外的其他相关知识,开展素质拓展为主体的就业指导,培养应变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

  总之,人本思想的高校就?I指导工作旨在全心全意为学生成才服务,帮助学生探索自我兴趣爱好、个性特点、能力素质和职业愿望等,在所有因素的综合分析基础之上,帮助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职业定向,并帮助其在心理、素质、知识及能力等各个方面做好充分的准备,让每一个毕业生不仅能顺利就业,并且在职业生涯中获得长足发展。因此,人本思想是高校就业指导教育的指导思想,应以人本思想的理念贯穿高校大学生的就业指导教育,应在人本思想的视域下实施大学生的就业指导过程。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191202.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