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高等教育
高校校园媒体是讲好高校故事、传递高校正能量的重要平台。高校校媒顺应时代大潮,坚持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并举,形成了校园媒体网络。在全媒体语境下,媒体各自为政的格局已无法适应高校宣传工作的要求。高校校媒必须针对不同媒体的特点,由依靠各个媒体“单兵作战”向多维媒体“联合作战”转变,构建一个多维媒体“大宣传”的立体新格局。
一、高校校园媒体发展现状
纵观高校校媒的运行现状,宏观上可分为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两大类。传统媒体包括纸质媒体和视听媒体,新媒体则包括网络媒体等。
(1)纸质媒体。主要包括校报校刊、校园二级报刊、团学报刊等。高校校报作为学校党委机关报,办报早、历史长,在设备配置、采编队伍、策划组稿等方面较为成熟,在高校纸媒甚至是在校媒中处于高端和主导地位。其优点在于图文并茂、能反复阅读、易携带、可保存;缺点是出版周期长、缺乏时效性、信息容量有限等。其他纸质媒体由于发展时间不长、人员经费短缺等问题,发展举步维艰。随着其他媒体形成的冲击,纸质媒体在现今这个信息化时代被师生接受的程度非常有限。
(2)视听媒体。主要包括校园广播和校园电视。前者的优势是信息简短、传播快捷,在校园各个主干道定时定位播出,具有“强制传播”的特点;其劣势则是播出时间短,节目不便保存,多由大学生担任编播人员而缺乏专业性,节目质量和水准不高。校园电视融音画和文字为一体,形象直观、现场感染力强;但由于节目制作要求高,各类设备资金投入大,专业采编人员紧缺,播出时间受限等原因,在全国高校并不太普及。
(3)网络媒体。指的是依托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和通讯技术等新技术发展起来的数字媒体,主要以互联网和手机掌媒为代表。网络媒体以其信息海量、传播迅捷、兼容文字图片声音、有极强的参与性和交互性等特点,备受师生推崇。作为网络媒体的延伸,手机掌媒承袭了前者的所有优点,同时兼具了移动性与便携性、私密性与整合性、同步传播与异步传播的有机统一,传播者和受众高度融合,传播成本低廉的优势,受到了高校师生的追捧。但因其建设维护耗费设备、技术和场地的支持较大,加上信息量大导致真伪难辨、易出现传输瓶颈、管理维护滞后、控制难度大等原因,其“双刃剑”特征明显。
二、整合各类校园媒体,构建高校“大宣传”格局
长期以来,高校校园媒体的建设存在诸多问题,使得校媒资源未能实现有效整合,综合效率不能较好发挥,传播辐射的广度和深度受到制?s,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能量未能得到充分释放。因此,迫切需要对校园媒体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形成优势互补,突出整体效能,构建校园“大宣传”的强势格局,使之更有效地发挥舆论导向、新闻传播和宣传教育的作用。
(1)建设全媒体平台,实现校园新闻全方位覆盖。高校宣传部门可利用学校新闻网这个开放性和海量性并存的新媒体平台,将之功能扩大,融校报、广播、电视、微博、微信的内容为一体,实现一站式阅读,图文音像多功能交叉呈现共享的效果。同时,充分利用新闻网大数据的功能,建立一个有效搭接新媒体平台和传统网络论坛的新闻数据平台,使校园网络媒体逐步具有融媒体传播的能力。
(2)拓宽新媒体宣传阵地,提升融媒体传播能力。各类新媒体以其信息海量性、阅读便捷性、传播交互性等优势,成为高校师生喜闻乐见、竞相追逐的传播媒介,因此,高校校媒可抓住这一契机,在新媒体打造上下工夫,提升融媒体的传播能力。可多开通公众号、快报号、百家号、今日头条号等,拓宽新媒体宣传阵地,并针对全校师生上线手机报、手机电台等新媒体平台,力求新闻渠道的全方位覆盖,校园新闻得到精准投放。
(3)提高对外宣传报道质量,提升学校的知名度、美誉度。高校要在建设好内部媒体平台的同时,重视向校外各级各类媒体送稿发稿。不仅要在数量上占有优势,还要在媒体级别、媒体种类、报道形式、报道手段上有所突破和创新。不仅要在社会各级各类传统媒体上亮相发声,更要重视与社会新媒体的沟通与合作,这样才能拓宽对外宣传的渠道和覆盖面,使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得到提升,实现对外宣传效果的最大化。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1913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