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高等教育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文对湖南省十所大学在校大学生共发出问卷1300份,收回1125份,有效回收率达86.5%。大学生生活习惯,大学生健身意识、目的、频度,健身项目。影响健身因素及对体育课的建议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大学生的生活习惯
调查表明,大学生中29%有吃零食习惯,80%有吃早餐习惯,49%每天睡足8小时,20%有吸烟、饮酒习惯,只有35%有健身习惯。这一系列数据表明:当前大学生中存在相当多不良生活习惯的行为,并且能够将健身运动日常生活化的仅占总调查量35%,与大学生受教育程度和社会地位不符。
2.2 大学生的健身意识
有40%大学生做健身运动来自己的积极参与,而来自家人的鼓励占21%,朋友方面占19%,体育教师方面仅占13%。这说明,作为受教育程度较高的群体,大学生自觉健身意识与其身份不相符,而来自体育教师的鼓励也明显偏低,所以,作为体育教育工作者,在工作过程中必须重视这一现象,有重点地提高大学生自我健身意识。
2.3 大学生健身的目的
在大学生参与健身活动的目的中,第一位目的是增进健康占55%;第二位目的是丰富生活占22%;第三位目的是为了好玩占13%;第四位目的是锻炼意志占9%;而交朋友、治病防病则各占3%。这表明大学生参与体育健身活动充分体现了体育的二大功能:健身功能和娱乐功能。
2.4 大学生体育锻炼的频度
调查中发现,大学生每周参加体育锻炼次数(除去上体育课),达3次以上的有324人,占调查人数的29%;达2次的有250人,占22%;只有1次的230分钟的占18%,15-30分钟的占32%,30-60分钟的占27%,多于l小时的占20%。从中表明大学生体育锻炼频度不高,非体育人口(锻炼0次/周)竞占1/4,这与大学生至少接受l2年体育教育不符。
2.5 大学生的体育健身项目
从调查中我们发现,在设置的24个各级各类学校可能开设的项目中,大学生喜欢的项目不多,相对集中于几个项目。大学生首选篮球,占25%;依次为乒乓球、足球、中长跑、羽毛球、健美操,分别占16%、13%、11%、7%、5%。在这前6位首选中。球类项目占4个,占有率达62%,说明大学生喜欢参加群体性、器械性运动,这类活动较具观赏性。至于中长跑的选择,与项目的简单、易开展、效果显著有关。
2.6 影响大学生参加体育健身因素
缺乏场地设施、缺乏器械是影响大学生锻炼的最大障碍,这与应试教育长期以来统治学校教育有关。造成学校不重视体育,缺少对体育设施、器械的投资;其次,缺少技能和不了解锻炼方法与体育教师的技术水平、教学方法及学生重视程度有关。因此,有必要对学校体育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提高学生喜欢的健身项目的理论与方法的传授比重。对于学校不重视这一点,希望有关部门正视这一事实,改变观念,改变领导只停留在口头上的重视,变之以实际行动示范。缺乏自我约束力、锻炼时间短表明大学生锻炼意识不强。正常的锻炼时间易为其他行为支配,不善于安排时间。对于锻炼效果不理想、对参加锻炼和体育活动不感兴趣,这说明大学生缺乏科学锻炼的常识。不能支配锻炼程度,进而影响锻炼的积极性。对于锻炼太辛苦,则说明部分学生缺乏对体育的正确认识。
3 对策与建议
(1)加强对学生进行体育健身方法和体育健身心理知识的教育和指导,帮助其建立科学的体育健身观。
(2)发挥学校体育专业学生的作用,使其充当大学生体育健身指导员的作用,积极营造良好的校园服务氛围,提高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的体育健身能力。
(3)建构新颖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增删,加大体育教学在设计、方法、手段、形式等方面的改革力度;在教材安排上要体现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与需要,在组织教学上,要新颖、生动,既简明又实效;在教学手段上,要灵活多样,在采用现代教学技术的同时,注重对传统教学手段的传承和改进。
(4)体育课组织形式单一死板,严重违反大学生心理、生理特点,是长期以来导致健身运动开展状况落后的根本原因之一。体育课是学生建立体育锻炼思想的最直接场所和最恰当时间,改进教学内容、方法和组织形式,可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有利于全民健身运动的深入开展和终身体育思想的树立。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191758.html
上一篇:论民族高校体育个性化教学
下一篇:高校中外合作办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