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高等教育
1 从实际情况出发,明确办学理念,确定培养目标
高校引进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必须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的规定为指导,“致力于培养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各类人才”,为满足人民群众接受优质教育的迫切需求、满足社会发展对国际化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服务。
中外合作办学绝不是以招生或盈利为主要目的、国外高校的“预科学校”,而是提供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场所。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人才规格的确定要符合实际、面向市场,在兼顾少数有出国留学意愿学生的同时,切实做好绝大多数“留守”国内的学生的培养计划,培养理论扎实、技能过硬,适应市场需求和社会需求的国际化有用人才。
2 引进优质的教育资源,选择合适的项目和专业
中外合作办学的核心在于引进国外优质的教育资源,因此在引进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时,一方面,在合作伙伴的选择上,应侧重于拥有优质教育资源和良好办学水平的外国高等教育机构,即境外知名院校;具有优势学科专业的院校;具有显著特色学科专业的院校;在教学思想、办学理念、教学水平、人才培养模式、学校管理等方面具有先进性的院校;另一方面,在合作领域的选择上,应侧重于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中的新兴学科专业和社会急需的学科专业。
3 构建合理的办学模式,细化分工,明确权责
目前,二级学院层面的中外合作办学模式是我国高校普遍适用的形式。由一级学院委派代表与外方合作者共同建立二级学院,并在一级学院的领导下,享有一定的办学自主权和教学改革权。理想的二级学院由管理层和各个职能部门组成,通过职能细化,管理机构中的教学部门(负责教学管理、专业建设、项目开发和出国留学等工作)、学生部门(负责招生、就业和学生管理等工作)、综合部门(负责人事、后勤、财务等工作)分摊了项目涉及的所有工作,而管理层则通过对相应部门的监管,在整体上和政策上把握项目的运作和发展。
4 保证中外合作办学质量,提高人才培养水平
4.1 加强中外合作办学的法治建设
国家的政策法规是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行动指南,是保障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合理有效正常有序开展的根本依托。
中外合作办学必须全程纳入法制化的轨道,首先,为保证中外合作办学的源头合法,申请设立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必须依照法定程序并在法定机构进行审批备案;其次,为保证中外合作办学的过程合法,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必须严格遵守法律法规进行操作;最终,为保证中外合作办学的结果合法,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颁发的外国教育机构的学历、学位证书,应当与该教育机构在其所属国颁发的学历、学位证书相同,并在该国获得承认,禁止出现举办学历教育的中外双方颁发的学历学位证书层次、类别不同的现象,禁止出现非学历教育机构或项目颁发国外学历学位证书的现象,禁止出现外国合作办学者颁发第三国学历学位证书的现象。
4.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是中外合作办学质量的生命线,是教学改革和创新的生力军。优质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需要优质的中外双方师资力量:
中方教师应不仅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精湛的专业技能,还要通晓专业领域的国际规则,并达到一定的外语水平。而外方教师除拥有相关的专业背景、学历学位证书以外,其资质水平应当获得外国教育机构和中国教育机构的认可,语言教师必须具备纯正的发音,商务教师必须具备相应的工作经验。
在开发引进优质师资力量方面,针对中方教师,开展出国培训访问项目,丰富教师的专业知识,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培养教师国际化的教育理念和先进的教学方法;针对外方教师,可聘请合作方师资承担部分课程,而对于自主招聘的外教,必须提高聘用条件,严把质量关,在聘任程序上,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杜绝无证上岗和无资质上岗现象。
与此同时,在开展中外合作办学过程中,应鼓励中外双方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学习,取长补短,提高教学质量。
4.3 加强课程、教材建设
在课程设置上,首先,应保证外方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占到办学项目全部课程和核心课程的一定比例,应选择国外优质和成熟课程,并注意课程与专业的关联性。其次,中外双方的各门课程是整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两者相辅相成,致力于同一个培养目标,因此要注意中外双方课程的融合性。
在教材使用方面,中方课程应考虑学生的能力层次和课程目标,优先选用国家规划或教育部推荐的教材;外方课程应适量引进国外原版教材,这不仅为课程注入了全新的知识和内容,为教学带来了全新的方法和理念,也为教材的开发和编纂拓宽了思路。
4.4 加强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管理工作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管理工作涵盖了项目涉及的常规工作、教学工作、学生工作等各个方面。只有加强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管理工作,才能从全局上控制项目的质量,完成项目指标。
加强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管理工作,首先要优化项目内部的管理机构:一方面,通过学习和借鉴国内外成功的教育管理经验、加之不断实践和摸索,使管理机构的组织体系更加合理化、职能分工更加细致化。另一方面,通过配备专业化的高素质的管理人才,使管理机构的运作更加高效。一个合理高效的管理机构,无论是处理项目的日常工作,还是处理过程中出现的重大问题,都能迅速回应,应付自如。
其次,要积极探索项目外部的管理途径:一方面,通过建立健全中外合作办学的目标管理责任制,并在项目外部建立相应的管理和监督、评估机制,加强对项目的质量监控;另一方面,由有关部门本着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依法对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的日常工作进行监督、对其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进行检查,并定期将结果(包括办学类型和层次、专业设置、课程内容、招生规模、师资配备、教学质量、基本教学条件和财务状况等基本情况)向社会公布,由此监控中外合作办学,提高办学质量。
我国的中外合作办学正在逐步走上正规发展的道路,中外合作办学改变了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推动教育的国际化进程意义深远。高校引进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必须考虑周全,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并不断进行研究和创新,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掘中外合作办学的积极意义,使中外合作办学更好地为中国的教育事业服务。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191761.html
上一篇:高校学生体育健身现状分析
下一篇:高校管理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