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高等教育
一、贫困大学生心理贫困的表现及其影响
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贫困是其心理不健康的表现,主要指贫困生面对物质贫困的巨大压力而产生的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大多数心理学家认为,较之普通家庭中的青少年,那些家庭遭受严重经济损失或者长期生活在贫困中的青少年出现心理障碍和问题行为的危险要更大。贫困大学生作为大学校园中的弱势群体,面临着经济和学业等方面的压力,再加上成长环境和社会氛围的影响。很容易产生心理贫困现象。通过笔者的调查研究,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贫困主要表现为较强烈的自卑心理、敏感的自尊心理、较严重的自闭心理和较明显的抑郁倾向,这些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不仅影响其自身的人格完善、人际交往、学习成绩,如不加以正确引导还容易引发一些心理疾病,给个人和家庭的生活蒙上阴影。已经发生的一系列客观事实表明,贫困大学生心理贫困问题如得不到很好的解决还会影响高校校园秩序的稳定,引发各种社会问题,激化社会矛盾。
二、贫困大学生心理贫困的成因分析
造成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贫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客观上,经济拮据是造成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贫困的主要原因;社会方面的原因主要有:对社会现象的错误认识、社会文化产品的庸俗化和西方不良社会价值观的影响;在教育方面既有的教育模式、教育工作不力的影响,也有家庭教育不当的影响。主观方面的原因主要有,贫困大学生对自身经济贫困的错误认识和贫困大学生不良的个体心理素质等。贫困大学生对自身贫困的错误认识和贫困大学生不良的个体心理素质是造成其心理贫困的主要原因。此外,对于上大学后城市生活的不适应、面临毕业时就业压力也是造成贫困大学生心理贫困的重要原因。
三、高校解决贫困大学生心理贫困的教育对策
笔者认为,解决贫困生的心理问题,首先应该客观的去看待这些问题。即不能把“贫困大学生”与“普通大学生”对立起来,如果将两者作为研究的对照组,这样我们就不能对贫困生的心理现状做出客观评价。如前所述,贫困大学生一般都是在比较艰苦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艰难困苦使他们较早地成熟,也成为他们成就人生的宝贵财富,使他们具有一些较优良的心理品质,我们在看到部分贫困生存在一些心理问题的同时,更应看到他们在苦难中形成的优良的心理品质,对他们进行正面的鼓舞和教育,这样更有利于解决问题。
国内一些学者的心理辅导实践证明,心理辅导对贫困大学生具有重要的作用。如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许燕曾对30个贫困大学生进行了为期4年的心理咨询,4年后,这些贫困大学生一半被保送或考上研究生。这些学生入学时曾被认定为有严重心理疾患,但毕业时大多已变得开朗而自信;成都理工大学的许若兰将80位贫困大学生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采用心理讲座、团体辅导、个别辅导和心理训练等方法,经过一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后,干预组和对照组的测试统计差异显著,前者焦虑和抑郁水平明显低于后者。心理辅导虽对缓解贫困大学生的自卑和焦虑情绪、增进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具有一定作用,但这一重要作用还远未得到很好的发挥。究其原因有三:一是高校心理咨询水平有待提高。高校心理咨询人员一般由学生干部、校医院的医生、心理学教师组成。其中,大部分人并未受过系统正规的心理训练,经验不足,能力欠缺;二是高校心理咨询方式还比较单一。结合贫困大学生心理贫困更多地属于适应性和发展性的实际情况,除采用个体咨询外,还应更多的采取团体咨询。尤其是团体咨询可以大大提高咨询的效率,对于解决贫困生心理问题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三是有些高校贫困大学生对心理咨询的认识还不到位,主动前来咨询的人不多。
高校针对心理辅导工作中的不足,积极做好有关工作的同时,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使贫困生心理脱贫:
(1)充分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为贫困生创造美好的精神家园。
高雅、优美的校园环境对贫困生能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对塑造贫困生的心灵美具有重要意义。第一,高校要认真制定校园文化规划,创造一个既优美、整洁又具有现代化气息的校同环境,营造出健康向上、民主文明、宽松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进一步拓展贫困生的心理空间,使贫困生保持最佳的心态,培养成熟的主体意识,生动活泼、全面自由地展现个性,让贫困生有一种身在其中的愉悦感、轻松感和自豪感,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他们的消极、不良的心态。第二,要加强班级、社团、宿舍的整体建设,营造良好的集体氛围。团体活动是减轻贫困大学生自卑、焦虑,增强其心理健康水平的有力措施。如果贫困大学生能经常参加各种团体活动,与广大同学打成一片,就会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同学的帮助,更加开放自我,得到成功的喜悦和自信。校团委可以制定相应的活动方案,组织学生班级、社团或寝室开展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高品位的文化、科技、娱乐、体育活动,使学生在接受教育的同时,提高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增进友谊,开阔胸襟,同时要重视在班级、社团和宿舍的同学之间建立一种相互信任、相互尊重和相互沟通的良好人际关系,营造出一个美好的精神家园。通过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团结友爱、互相关心、互相帮助,让贫困生感受到社会和学校的温暖,从而缓解和消除精神上的压力。
(2)充分发挥贫困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其开展有效的心理自救。
贫困生心理贫困问题的解决仅仅依靠政府、社会和学校等外部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贫困生的心理自助必不可少,高校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引导。第--,加强对贫困生课外阅读的指导。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对于与自己有着相似经历的人所取得的成功,会产生更大的认同感和激励性。因此,可定期向贫困生推荐一些伟大人物的传记和励志书籍,引导贫困生从励志书籍中领悟人生的奥秘,培养他们远大的志向、坚强的意志、百折不挠的勇气和豁达的人生态度,帮助他们认识到努力奋斗、执著追求才是人生的主旋律。第二,鼓励贫困生加入志愿者社团,鼓励他们在奉献中增强自信。心理学家通过深入研究发现:人的行为可以影响其情绪。贫困生虽然手头拮据,无法在物质上为别人提供帮助。但是,贫困生通过加入志愿群体为社会各阶层、各地区、各领域内的弱势群体,为有困难人群提供力所能及的体力和脑力上支援,可以感受到助人为乐的喜悦和人与人真诚相处的温馨,获得他人的敬意、尊重和成就感,增强自信,真切体会到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时的喜悦。第三,为 他们提供技能型的勤工助学的岗位,发挥勤工助学对贫困生的心理自助的促进功能。勤工助学的实践活动在帮助贫困生获得经济资助的同时也可以帮助他们练就过硬的操作技能,为将来步入社会练就本领的同时,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信念和奋发的学习精神,正确对待自己的贫困处境,从而能够在人际交往中摆正位置,主动建立人际关系,最终对生活和社会产生积极的评价,促使其形成健康的心理。因此,高校在开辟校内勤工助学岗位的同时,应加强与社会的联系与沟通,争取更多的技能型的勤工助学岗位。
(3)加强心理指导工作,提高贫困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贫困生由于在学校的特殊身份及所面临着的较艰难的处境,他们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心理负担。尤其是在入学之初和就业之前更是迫切需要心理指导。鉴于此,高校应从以下方面做好心理指导工作:一是把心理健康教育课做为必修课的教学内容,确保全校的贫困学生都能受到系统的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和指导,使他们能够掌握一些自我心理调适的常用方法,在遇到实际问题时能够加以运用。二是高度重视日常的心理咨询工作。由于心理咨询是一项专业性非常强的工作,是一种职业性的帮助行为,高校应在引进专业心理咨询人员的同时出台鼓励政策在校内培养专业心理工作人员,为贫困大学生开设心理咨询门诊,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采取个别、团体、电话、书信、网络等多种咨询形式,为贫困生提供及时、有效的心理健康指导与服务,从而使贫困生的烦躁情绪、压抑情绪、自卑情绪,嫉妒情绪及时得到宣泄和释放,以缓解心理压力。三是做好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与普及工作。贫困生也有向师性,也渴望得到同龄群体的接纳与认同,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需要全体师生的共同参与,高校可通过多种途径做好对全院师生的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与普及工作,为贫困生的心理脱贫和健康成长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校园心理氛围。
(4)积极获得家庭的支持,共同促使贫困大学生心理脱贫。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中父母对子女采取何种养育方式、家庭成员的关系、父母文化素质,家庭的政治地位等都会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笔者在对有关问题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时发现,贫困大学生在学习、人际交往、人格等方面出现的心理问题无不与家庭经济状况有关。另据调查显示,贫困大学生家庭的亲密度、成功性、娱乐性、知识性、道德宗教观较好者其抑郁症状较轻,反之,抑郁症状较重。不同的家庭状况对贫困生心理健康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另有研究表明,家人和亲属的帮助,可缓解贫困大学生的自卑和焦虑情绪,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大学生经济上尚未独立,家庭的支持是必需的。家庭的支持不仅包括物质上的,还包括精神上的,即亲人的爱、喜欢、信赖等情感,同样对贫困大学生具有相当重要的平衡心理的作用。家庭对于他们来说是避风的港湾,是保护伞。因此,在对心理贫困的贫困生的帮扶方面,学生家庭应切实负起职责。高校应提醒家长与孩子多沟通,注意了解孩子的疾苦,适时调整教育方式,发扬民主,尊重子女人格,为他们创造一个民主、祥和的家庭氛围,积极与学校密切配合,减轻他们的心理障碍与心理负担。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1919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