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高等教育
高校学籍管理是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针对在校学生学习全过程进行质量考核和管理。是对学生从入学报到一直到学成毕业的整个过程进行的质量考核和管理,是高校教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学籍档案的主要内容有:学生入学与注册;课程修读规定;各学期课程考试成绩及学分、学分绩点记载;学籍变动记载(包括升、留、降级,转系(专业),转学,休学,复学,停学,退学等);考勤与学习纪律;学生奖惩材料,包括评优、获奖、处分等;毕业与结业、肄业材料;授予学位材料等。
因此,学籍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同时做好学籍管理工作为学校管理迈上新台阶打下坚实基础。
一、学籍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1.高校学籍是大学生学识水平的信用凭证
根据学校学籍管理制度的规定,新生在入学前都要符合国家规定的招生录取条件;在校学生要完成学校各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成绩合格后才准予毕业并获得毕业证书。学校按照招生规定录取的新生,新生持录取通知书和学校规定的有关证件,按期到校办理入学手续。新生入学后,学校在三个月内按照国家招生规定对其进行复查。经复查合格予以注册,即取得学籍。复查不符合招生录取条件者,由学校区别情况,予以处理,直至取消入学资格。学生在每学期开学时,学生应当按学校规定办理交费注册手续。未按学校规定缴纳学费或者其他不符合注册条件的不予注册, 其选课、听课、实验、考试等教学活动视为无效。学生注册是学生取得学籍的重要标志,是制约学生参加校内各项活动的重要手段。学籍档案记载了学生从入学到毕业全过程学习的表现以及成绩记录,包括了获得的奖励以及受到的处分和毕业信息、登记学位的授予情况等,这些都客观公正地反映了学生在校期间的表现,是学生以后就业、升学等最为原始的凭证。
2.高校学籍管理是促进教学质量的有力保障
学校学籍档案记录了学生成绩数据的信息,我校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比如进行试卷分析。可以发现学生的考试成绩是否呈现正态分布,考试过程是否达到了预期目的,以及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和试题难易程度的理解,学校可以了解到不同教师的教学方法和业务水平的不同,从而为教师改进教学方法以及找到教学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了可靠的依据,进一步为改进学校工作的教学质量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同时通过对学生政治思想以及学习成绩的考核,其中表现好、学业成绩优秀的学生给予表彰和奖励,而对于那些违反校规校纪或者学习成绩不合格的学生给予教育和处分。同时学校为了充分反映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和能力,精确反映学生的学习质量,我校实行学分绩点制。学分绩点的高低将作为学生取得学位、评奖评优的重要依据。比如学校设定最低学分绩点的规定,当学生学分绩点低于学校规定的最低学分绩点时学校将给予学籍警告、退学试读及退学等处分,这样对学生的学习有一定得激励和促进作用,使努力学习完成学业成为一种自觉性从而为促进教学质量提供保障。
3.高校学籍管理是优质学风建设的有效手段
高校学籍管理工作规定了学生学习必须遵守的原则和制度,为学生的成长制定了基本的方向,它具有严肃性、强制性和导向性的特点。学生遵守这些规定,按照要求去做,就会自觉学习、奋发向上,树立优良的学风。有些高校学籍管理工作为学生量身制定了学习的年限,比如实施了弹性学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学校规定的学分即可毕业。我校对于学习优秀的学生,经学校批准后,可从第三学期开始,允许提前修读本专业或其他专业高年级课程,但该学生以前的平均学分绩点必须达到3.0(含3.0)以上。学校运用学生学籍管理的有关规定对教育的对象、内容、程序、要求和结果做出明确的规定,可以促进教学活动和教育过程的正规化运转,营造高校和谐的教学秩序。同时,强有力的学籍管理也有利于形成高校良好的学风。
二、当前学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学籍管理人员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目前,由于大量扩招等因素近年来学生人数不断加大,学籍管理工作的任务不断加重。因此面临这种情况,有一些学校已经逐渐实施院校二级管理,学校与学院的二级管理关系并没有完全理顺,权利分配仍以学校权利为主导,学院权利十分有限。一方面,对于学籍管理工作各学院的工作人员专业不对口、对于学籍管理工作的重点方法以及特殊事例处理缺乏经验;另一方面,由于大量扩招使得学籍管理人员工作量加大,根本没有时间上网学习和借鉴其他高校经验,也就无法进行科研工作。
2.学籍管理宣传不到位
当前,许多大学生对于学籍管理制度了解不多、学习过少,没有形成足够的重视。许多高校宣传手段较为单一,多数以学籍制度印刷成册在新生入学时统一发放,组织统一学习的时间较少。同时,宣传的范围较为狭窄,主要针对大一年级的学生而其他年级学生没能继续强化。因此,对于学籍管理的规章制度没能深入学生心中。
3.学籍管理服务意识有待加强
由于大量的扩招,使得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由“精英教育”步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学校的办学规模逐渐扩大,办学层次灵活多样;而高校的学籍管理者仍停留在管理学生的阶段上。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所有高等学校开始完全实行缴费上学,高校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学生成了高校的“顾客”,衡量学校的管理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就是“顾客”的满意度,所有这些都对高校的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但是,计划经济体制的惯性仍然在影响着许多教育管理者,在对学生的管理过程中,缺乏服务意识,重管理轻服务的现象十分普遍,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只把学生看作接受教育和管理的对象,不把学生当作服务对象,很少去关注学生想要什么样的管理,也不去想如何能为学生提高优质高效的服务,因此学生对学籍管理的满意度不高。所以说,长期下去这种状态势必将会挫伤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制约学生的个性发展,阻碍学校教育质量提高。
三、优化学籍管理的几点建议
1.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高校学籍管理人员的工作状态直接影响到高校管理工作的质量。学籍管理工作在政策上和技术上都有延续性,所以要求学籍管理人员要相对稳定,以免造成工作上的脱节和管理上的混乱。为了学籍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应加强对学籍管理人员的培训和学籍管理知识的强化,尤其是对于那些实行院校二级管理的学籍管理人员。
第一,对专业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学校应该在每学期的期初和期末组织集体学习,包括对学籍管理知识培训以及计算机辅助学籍管理系统的学习和应用,使他们能够快速适应工作并以高效率完成工作提供了保障;同时在每学期的期末应总结经验和不足,并进行交流。
第二,定期组织人员进行专题学习和讨论。我们可以借鉴国内外高校先进的学籍管理案例及方法,并将工作中遇到的个例案例拿来,找到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通过学习和研究讨论,总结其优秀经验,以其促进管理水平的提高。
2.加大对学籍管理工作的宣传力度
针对目前学籍管理的宣传不到位以及学生对于学籍管理手册认识不透彻的现象,因此,学校应组织学生进行学籍管理规定的学习。
第一,针对不同年级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方案,首先对于新生应以学习学籍管理手册为主,讲解相关规定。新生入校后,老师及辅导员要及时对新生进行相关教育,提高学生对学籍管理的认识和了解,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籍管理中来,形成合力。而对大二以上年级学生对于学籍管理制度的规定已经是十分熟悉,因此无须对他们讲制度,而需要将学籍管理应用于学生的学习中,比如学生学习计算机编程时,任课教师应在涉及学籍管理方面的知识方面多一些讲解,使学生在学籍管理中变被动为主动,提高自身的素质;同时还应根据学籍管理中具有代表性案例及具体事例组织学生学习,借案例宣传学籍管理制度和规定使学生在具体事件中深刻制度。
第二,应当进行校园网络、校园广播以及公告栏方式将学籍管理规定进行公告,便于学生学习。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就了解了学籍管理的制度。让学生在这样一个环境中了解学籍管理工作,为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打下基础,促进学生学习素质的提高创造了条件。
3.加快观念转变,树立服务意识
首先,应树立以生为本理念。学生应具有对学校专业、课程、学习年限的选择权。高校学籍管理的改革,应该时刻体现出时代的新要求。高等教育应不受年龄、性别、身体和婚姻状况的限制(对这些方面有特殊要求的专业除外),学生可以随时选择进入高等学校学习。不规定学习的年限,只要修完学校规定的学分即可毕业。同时学生可以按学校的规定申请转专业,学生有权选择所学习的学校、专业和教学内容,以满足自身的需要。一方面体现了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另一方面也为以后走上满意的职业领域打下基础。只有按照“以人为本,以生为先”的指导思想,尊重学生的自主权,树立个性教育观念,才能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有效改善高校学籍管理的现状和不足。
其次,应充分认识服务的重要性。学籍管理工作者应做好观念转变,由管理者,转变为服务者。以适应新时期高校发展的需要和满足学生的需要。学籍管理工作事务繁多,因此学籍管理工作者应注意时刻保持耐心、服务的状态,树立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宗旨。增强平等与服务观念,不论是从管理内容还是管理手段上都要充分体现服务意识。改变以往行政管理中指挥命令习惯,高校学籍管理要实现从训导型向咨询服务型转变,改变命令指挥的习惯,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观念。“从服务学生角度出发,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使学籍管理工作更上台阶。
综上所述,高校学生的学籍管理工作在高校管理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学籍管理工作是一项具体、繁杂的政策性和业务很强的工作,从事这项工作的管理人员不但要付出艰辛的劳动,更要注意提高自身的素质,认真研究学习管理工作的新特点和新问题,以适应教育改革新形势的发展。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1920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