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高等教育
人文素质教育是当代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现实教学过程中,迫于种种原因,教师往往只注重知识、技术的传授,而忽视了人文素质的培养和智慧的引导,忽视对学生品德、能力、审美意识的培养,从而压抑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要彻底改变这种状况,则必须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这就首先要明确什么是人文素质,如何进行人文素质教育,以及高校教师应如何对自己在人文素质教育中的角色进行定位。当代的人文素质应是结合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在内的人文素质,而对这一素质的教育就是要传播和培育科学的人文精神。
一
人文素质教育的本质首先在于人文精神,但人们对于人文精神的认识,由于人们所处的环境、角度、对问题的判断与价值等的不同,有着不同认识,至今没有统一看法。彭纪南认为,人文精神的核心是主张以人为本位,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重视对人类处境的无限关怀;邹广文写道,人文精神即指人类文化创造的价值和理想,是指向人的主体生命层的终极关怀,是人实现文化生活的内在灵魂,也是支撑特定民族文化生生不息向前发展的核心力量。总之,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表现为人生观和价值观。〔1〕这种人文精神首先要求要有人本精神,以人的方式看待人,强调人的尊严,其次还包括平等和自由的精神,创造一个个人发展的良好空间。
但人文素质并非单指人文精神,因为无论从历史还是从现实角度看,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如同鸟之两翼,是人类认识世界不可或缺的“两只眼睛”。北京大学副校长何芳川教授曾指出,人类文明史表明,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每一次高涨,都促使人类文明前进一大步。自然科学的价值在于教人求真,在于给人类以改造世界的能力,而这种能力的运用既可以有益于社会也可以有害于社会。科学知识使人们有能力去行善,但也可以去作恶,它本身没有附带着使用说明书。人文社会科学的价值就在于教人求善,在于教人直面现实,过上人之为人的和谐幸福生活。自然科学及其技术有了人文社会科学的指导就等于有了正确的前进方向。同人文精神一样,学界对科学精神的界定也是不统一的,但基本上都是指从科学和科学探索中概括出来的人在处世行事中所具有的精神气质,是一种追求对世界和人生的深刻认识和理论执着的探索精神。
现代高校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趋势就是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融合,表现在人文素质教育中就是要用科学的人文精神去熏陶、培育学生。科学的人文精神就是在保留和弘扬原人文精神的基础上给其注入原人文精神所没有的科学要素和科学精神。它首先要求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自然观,明确人类自身的地位,其次要防止非科学的思想与行为,尊重规律把人文精神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科学本身也是人类文明的标志,它不仅为人文精神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而且其自身也具有价值和意义,也具有人文意义。科学精神中本身就包含着对人的关怀,科学的价值即人的价值,科学的人文精神也就是人文精神的科学化。
但现实中二者往往是分离的,甚至人为的对立起来了,认为人文素质的教育与科学和科学精神没有本质和必然的联系,二者完全可以分别在文、理科学生中加以培养。殊不知这种教育模式的结果却是与教育的目的南辕北辙,人为分裂二者必然导致综合素质的畸形发展和知识结构的不和理。确定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并重的战略目标,培养既有较高的科技水平和科学精神,又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人文精神的全面发展人才,在现实中具有重要意义。回顾人类教育发展的历史,大体经历了由占绝对优势的古典文科教育到古典文科教育受到动摇、科学教育逐渐兴起,直到科学教育独领风骚、人文教育受到冷落的过程〔2〕。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这种此消彼长,维系了几千年之久,在人类教育经历了这种漫长的古典人文教育、独领风骚的现代科学教育之后,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必将进入更加成熟的现代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并重的时代。在这个问题上,我国已失去了两次历史机遇〔3〕,目前,我们正面临着第三次机遇,即如何用新的眼光审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在现代社会条件下的平衡与互补。面对这一历史机遇,我国高等教育必须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畸形的教育模式。
二
高校教师是人类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主力军和思想的传播者,是人文素质教育的开拓者。因此,大学教师自身人文精神的塑造尤显必要。在中国,教师历来是个受人尊敬的职业,主要原因在于教师不但是教给学生知识,而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如何做人的道理。伟大的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关于教育宗旨的原点认识亦是如此,他说:“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使仅为灌输知识、练习技能之作用,而不贯之以理想,则是机械之教育,非所以施于人类也。”在西方,教育也一直被赋予三大功能:一是传授人类的已有知识,二是训练学习者的社会能力,三是培养学习者个人的素质和能力。其中二、三两大功能中包含着道德、伦理方面的内容。
强化人文素质教育必须首先提高教师的人文素质。人文素质教育不同于一般的知识、技术传授,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基本技能和基本理论,而且要以身作则,这是由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大学教师的劳动对象是可塑性强、模仿性强的青年学生,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在起着教育作用。这种教育作用不仅仅局限在课堂上,教师课上和课下的言行一致其实更具感召力和亲和力。因此,教师不仅要以自己的学识,更应当以高尚的道德品质影响、培养学生,达到“以身立教”的作用。教师人文精神的缺失必然影响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在人文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本身的人文素质,尤其是示范作用和敬业精神等人文素质的建立就显得尤为重要。
然而随着大学的环境、职能与使命发生变化,教师的人文精神状况也出现许多新的变化,对自身角色的定位出现了偏差。如教师们多了追求个性解放的精神,追求自由宽松的工作环境的观念,重视精神自由与物质满足等。同时,我们还应客观地看到:大学教师中的人文精神正出现着一种弱化的趋势,并直接给人文素质教育工作带来不可漠视的负面影响。许多大学教师开始把许多时间和精力放在解决和增强个人经济实力的问题上,生活价值观发生了仍可理解的微妙变化。这样,他们在工作中应有的人文精神因主观努力不够而受到明显的削弱。在新的经济体制环境中,受市场经济追求盈利规律及社会上“一切向钱看”的拜金主义思潮的影响,加之社会利益分配不公带来的负面刺激,他们有的成天迷心于炒股票、投机取利,对校内工作职责只是敷衍应付,有的悄悄在校外兼任第二职业,校内外工作精力分配本末倒置,对外忙不过来时甚至请人代课,钱似乎成了他们的精神家园,精心育人、方正做人、敬业守职的人文理念越来越难以体现出来〔4〕。
随着科学技术魅力的与日俱增,不少教师在崇尚科技理性的同时轻视了人文精神的存在价值,缺少人生情趣,甚至黯淡了自己的精神家园。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本是相通的,每一次重大的科学发现和新物质的产生都是两者合力的结果。然而人们在科学精神认识上的偏差,使现存教育走向了异化,导致了人文精神的丧失和“科学”的弥漫与张扬。
三
面对传统与现实的状况,在人文素质教育活动中,高校教师如何进行角色定位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从高校教师自身的职业特征出发,其在人文素质的教育过程中一方面应努力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另一方面在教育活动中还应把这种科学的人文精神传递给学生,培育学生的良好的人文素质。第一方面主要体现在高校教师自我修养方面。教师平时自我涵养中的人文精神,是高校教师借助文化积累在生活中自觉内化人文精神,进而长久自我内持的一种修养人性、构建人格的精神。这种尚未通过对外影响的内在精神,是教育活动中人文精神体现的潜在基础,它为主体自身工作、生活带来的主要心理影响内容是,自觉抵御与批判各种歪风邪气,笃信正义、公正、关爱、和睦、自信、人格的伟大力量,欣赏豁达、乐观、理智的人生态度。而且这其中不可或缺的是科学与科学精神,只谈科学不管人文精神是偏颇的,同样只有人文精神而无科学与科学精神的人文素质教育也肯定是不全面的。这些内容无疑会给高校教师自身带来尊严、自信、充实和协调向上的生活。
高校教师人文精神内容丰富,其外在表现形式亦生动多样。这些外在形式的显现及其力量,常使学生们对大学文化感动不已,领略到大学中的文明与高雅。原北大副校长、著名东方文化学者季羡林先生,在一次开学期间曾长时间地为一名不相识的新生看护行李,直到这位新生办完事返回时才放心离去,后来这位新生得知为自己长时间看护行李的老人,竟是主席台上就坐的北大副校长季羡林教授时,他深深感受到一种平凡而伟大的教师人格魅力,从季老师这里体验到一种平等助人、真诚无私的高尚品质。
高校教师教学工作中的人文精神,主要通过课堂教学、个人示范、处理各类问题来体现,这种精神包括热爱学生、立志教育人、甘为人师的精神,引导学生追求人生中的真善美,帮助确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的精神,坚持正义、真理,不为金钱物利所奴役的精神,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及权益,从思想、意志、理性、体质等方面促进学生人格完善的精神,谦逊、仁厚、诲人不倦的育人精神,追求卓越、自强不息,举止文明、为人师表的精神等。应该指出,高校教师教育活动中的人文精神内容,是其言谈教育与行为修养活动的统一〔5〕,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
这种人文素质的教育不仅体现在人文学科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在自然科学的教育中同样是不可或缺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人类精神的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在这个高等教育过程中也是贯穿始终的,并相辅相成。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本是相通的,每一次重大的科学发现和新物质的产生都是两者合力的结果,而科学人文精神的培育就刚好迎合了这一需要。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1920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