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高等教育
“安定有序”是和谐社会基础,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是安定有序,创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各高校结合新校舍的建设,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用于建筑消防设施建设,整体上提升了高校消防设施自动化程度。因此,高校消防工作应当从如何发挥广大师生的作用,群策群力做好防火工作等方面积极思考,从如何加强建筑消防设施管理与维护,最大限度的发挥现代化的消防设施作用方面认真探索。
一、当前高校建筑消防设施优势
在经济高速发展和现代高科技技术广泛运用的同时,作为高校安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消防安全工作愈发显现出其重要地位和作用,并得到了不断的发展。
1、高校大规模校园扩建,为建筑消防设施的发展提供了平台。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高校教育呈现迅猛发展的态势,特别是1999年党中央做出高校扩大招生规模,以满足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重大决策后,1998至2005年,我国普通高校在校学生从340.87万人增加到1561.78万人,净增人数1220多万人。为了满足办学的需要,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加快高校校园建设,在这一时期,全国普通高校建筑面积由15400万平方米,增加到51287.27万平方米,净增加了3.33倍。在这一阶段,也正是国家高度重视消防设施基本建设的时期,特别是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颁布实施以来,各类建筑工程应达到的消防技术标准被纳入了法制化的轨道。为此,高校建筑消防设施的完善与更新换代获得了良好的机遇。
2、高校领导消防安全主体意识的增强,推动了建筑消防设施快速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的颁布实施,推进了高校建筑消防设施的发展。而2002年颁布实施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进一步明确了单位的责任,即“安全自查、隐患自改、责任自负”,进一步明确法人代表--校长为学校防火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同时,为了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保持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高校领导高度重视营造一个安全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以上两方面的因素,促使高校领导高度关注防火安全,在新建设的楼群中,均严格按照规范设置了报警、喷淋等自动消防设施。笔者通过对部分高校火灾事故的调查和了解,建筑自动消防设施在及时发现和处置初起火灾中发挥了极大作用,有效避免了火灾的蔓延和不必要的财产损失,也可避免类似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火灾造成群死群伤严重影响高校安全的重特大事故发生,有力地保证了高校的持续稳定,为构建和谐校园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高校建筑消防设施管理中的不足
1、前期设计不完善,建审把关力度不够。从消防设计上看,一是各设计院消防设施专项工程设计力量强弱不一,内部总复核制度落实不够,对消防设施工程的重视程度各有差别。二是部分设计人员对消防规范和技术标准学习不够,缺乏消防专业知识,消防工程设计不完善。譬如室外消火栓与水泵结合器距离太近或太远,火灾探测器选型错误不能发挥应有作用,水泵房、湿式报警阀及末端放水处未设计下水,不利于日常维护等。
从消防审核上看,一是消防部门建审人员数量少,不能适应当前建筑工程消防监督审核工作的要求。二是工程建设过程中消防部门缺乏施工检查,不能及时了解消防设施在施工中的落实情况,许多问题是到工程竣工后才发现,不仅增加了整改难度,而且使学校和消防机构陷入被动局面,有些问题不得已以罚款了之,留下先天隐患。
2、中期建设不理想,学校监管体制不畅
消防产品质量及消防工程施工质量是消防设施完好有效的基础。从目前掌握情况看,各类消防产品约30%不合格,防火卷帘、防火涂料等部分产品约有50%不合格。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产品质量监管工作乏力。同时在工程建设中各环节,也存在基建工程从招标到施工,由学校的一个职能部门包揽,相关管理和使用单位缺乏参与度,不利于质量把关和后期管理。工程施工过程中,一些监理公司侧重于土建、结构、电气等传统专业的监理,对智能消防工程监理缺少足够的重视。加之智能消防技术及产品发展迅速,监理工程师不了解其性能,只能对布线及安装提出一般性监理意见,不能发挥出监理应有的作用。
3、后期投入不足,物业管理效果不佳。工程竣工验收,只是对施工阶段工作进行检查与评价,代表建筑消防设施的建设工作结束。消防设施的建设只是为防火工作打下了物质基础,消防设施是否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关键因素是人。只有管理与使用人员熟练掌握消防设施的使用与维护技术,才能真正发挥智能消防设施的作用。而现实情况却十分让人担忧。一方面,许多人认为智能消防设施建设完工后就能一劳永逸,忽视后期维护、保养、年检、探测器定期清洗等工作,导致误报率高,被屏蔽区域多,长此以往将导致智能消防设施“瘫痪”。另一方面,管理与使用人员文化水平偏低,在接受专业培训时,不能全面系统地掌握相关知识,甚至还出现操作失误。更不理想的是,因为管理与使用人员更换频繁,培训经费紧张,许多人员未经过培训就直接上岗。
三、促进高校建筑消防设施管理科学化设想
搞好建筑消防设施的维护管理,是消防系统长期保持其正常运行状态,持久地发挥其防止和减少建筑火灾作用的保障。为了真正能使建筑消防设施的维护管理落到实处,奠定高校和谐发展的安全基础,笔者提出如下构想。
1、观念转变是前提。科学的消防安全观应当包涵以下几层含意:首先要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把安全发展作为一个重要理念纳入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战略。其次要落实以人为本的观念。胡锦涛强调,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中国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更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第三要树立安全是提高办学效益,特别是社会效益的观念。一个火灾隐患突出,事故频发,生命安全都难以保障的高校,是不可能正常办学的,更不会有好的社会效益,最终只会走向失败。
2、科学管理是基础。提高建筑消防设施的完好率,科学、合理的发挥其作用,必须实行科学管理。目前,消防管理体制已基本形成,但还需从以下二个方面进一步完善。首先,从政府层面上,消防部门作为行业主管部门,应建立参与消防工程招标、建设监管的机制,而不仅仅是消防建审和验收两个环节,实现从源头抓起,全程管理。其次,从学校层面上,应主动邀请政府消防管理部门指导学校的消防工程建设,保障各种方案科学性、合理性、实用性。同时,学校的防火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学校保卫处)、具体操作使用部门(如后勤物业)应和基建部门全过程参与建房一样,全过程的参与消防工程的建设,这样既可做提高工作人员对建筑消防设施分布、性能的了解程度,将培训工作与建设同步进行,提高工作人员培训的实效。也可对施工单位进行有效监督,避免其偷工减料或以次充好,有利于提高工程质量和后期维护管理。
只有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实施科学管理,建筑消防设施方面的资金投入才能发挥出最大效用。值得欣喜的是,在建筑消防设施的后期维护管理方面,公安部今年颁布了《建筑消防设施的维护管理》(GA587-2005)的行业标准,已于今年6月1日实施,它将进一步推动高校建筑消防设施管理规范化的进程。
3、建设队伍是关键。在高校消防工作中,先进的观念、科学的管理、现代化的设施,需要人来贯彻、组织、使用,人是一切工作的决定因素。培养建筑消防设施维护管理的队伍,切实提高管理水平是高校消防工作的最关系、最根本、最迫切的大事。首先、学校的防火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学校保卫处)要培养一支专业管理队伍,负责全校建筑消防设施的监督管理。特别是在目前消防部门缺乏专业人员对企、事业单位开展经常性地指导的情况下,这支队伍建设更显得尤为重要,不仅有利于现有设施的维护管理,而且可以实现对新建消防工程的监督作用,培养与训练学校义务消防队员。其次、学校各单位、各部门要明确兼职消防管理人员,掌握了解本单位、本部门所在地的建筑消防设施布局,进行日常维护管理,保障各种设施正常运行。第三、在专兼职消防管理人员组织落实、人员落实的基础上,要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对消防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于2006年7月13日至7月19日在成都举办了“消防控制室及建筑消防设施安全管理”的培训班,对提高我国消防控制室和建筑消防设施管理水平,规范消防控制室和建筑消防设施的维护管理,确保建筑消防设施的正常运行有着重要的意义。
总之,只要我们转变思想观念,从机制上、体制上不断探索与研究,高校建筑消防设施的规范化管理将稳步推进,也必将为高校的和谐发展营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192082.html
上一篇:经济学视角下我国高校收费
下一篇:大学生权利与高校管理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