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高等教育
一、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意义
辅导员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最直接最重要的承担者,必须实现各自的专业化。唯独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顺利展开。其专业化的意义关键在于:
(一)有利于提升高校德育工作的水平
社会环境的变化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产生了巨大冲击,“专业化建设”为适应新时期辅导员的教育、管理和队伍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它可以培养辅导员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根据形势的变化及时为学生提供正确的人生指导和帮助,从而提升高校德育工作的水平。
(二)有利于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建设
专业化是建设高素质的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内在要求。专业化可以吸引更多高层次、多学科人员的加入;建设系统专业的培训体系,从而提高辅导员的整体素质。高校辅导员是显示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研究者、创造者和实践者,唯有通过加强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建设,使辅导员由“经验型”转变为“研究型”,才能真正使其社会地位和学术地位有所提高。
(三)有利于高校自身的发展
目前,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使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入了新的阶段。在这个新阶段中,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意义在于:第一,可以强化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第二,可以充实校园文化。第三,可以在加强学生管理,保障校园安定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因此,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呈现专业化的趋势,是高校自身发展的题中之义。
二、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在党中央、教育部的领导下,高校辅导员队伍在专业素质、学历、职称等方面都比过去有了很大提高,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也取得了重大进展,成绩卓著。但是,从整体上看,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还存在一些实质性的问题和困难,并已影响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以及高校自身的发展。
(一)高等教育大众化快速普及,辅导员队伍建设仍然滞后
2008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到23%,跨入了国际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阶段。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过程的同时,辅导员队伍建设却仍相对滞后,数量上远未达到教育部规定的总体上按1:200左右的比例配备辅导员的要求,而且由于旧观念的影响,指导学生的方法还是老一套,这与现代人才培养目标和方式脱节,影响人才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高校辅导员队伍数量不足,队伍不稳固
高校辅导员权、责、职不平衡,直接导致了高校辅导员职位吸引力下降,造成了高校?o导员队伍数量不足、流动性过大。有资料显示,“广东省高校辅导员平均职业寿命不到5年,比其他行业都短。”[1]辅导员岗位成了选择新岗位的中转站,这种情况也导致了辅导员工作被动应付:一方面,短暂的工作期限使很多辅导员工作缺乏一定的工作热情,责任心欠缺;另一方面,不利于辅导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三)高校辅导员队伍结构不合理
辅导员结构不合理主要体现在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等方面,从而造成辅导员队伍质量较低。从学历结构看,辅导员队伍的学历层次偏低,直接影响到辅导员知识和能力的培养。从职称结构看,由于辅导员一般不承担业务课,使得他们在科研成果、学术论文发表方面相比其它业务教师没有优势,所以在职称评定时处于劣势。从年龄结构看,辅导员队伍年龄结构失衡,辅导员队伍大都很年轻,他们缺乏系统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工作经验。
(四)高校辅导员队伍职责不明确,管理制度不完善
从工作内容来看,每一位辅导员不仅负责学生的理想信念和思想品德教育,而且要开展教育学习、心理健康、人生规划等各种辅导,辅导员还要从事辅助教学秩序管理,以及其它行政工作,大量非本职工作,使其工作质量难以得到切实保证,工作能力也难以提高。目前,大部分高校辅导员实行的是业务指导由学生工作部(处)负责,而日常工作安排、人事关系、年终考评、组织关系由院(系)负责的双管制度。过分看重科研、论文、专著,使实际工作中的优秀辅导员与辅导员中的高职称者不能很好的趋同,导致示范性削减。
(五)高校辅导员队伍整体素质不高
不少高校建校时间相对较短,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学校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把主要精力放在硬件建设和培养师资队伍等方面,忽视了辅导员队伍的建设。辅导员素质不高的另外一个表现是,育人的知识能力欠缺。教学主要是通过传授知识的方式来育人,即解决“是什么”的问题,教育主要是通过运用知识的形式育人,即解决“怎么办”的问题,后者比前者更有深度,同时还需要在实践中建立起来的科学思维方式和思维品质。所以,辅导员队伍整体素质不高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三、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途径
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和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的不断提高,为推进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建设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有利条件。“辅导员队伍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大力推进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是突破辅导员队伍建设瓶颈的必由之路,也是提升辅导员队伍素质的关键所在。”[2]要真正实现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专业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和尝试。 (一)人力资源投入是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基础
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中的人力资源投入,归根到底是人的专业化,推动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进程,需要通过对辅导员队伍的人力资源投入而改变的结构性问题包括:在专业结构方面,辅导员要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管理学、教育学、心理学等知识;在年龄结构方面,要改变辅导员队伍的年龄结构;在知识结构方面,辅导员的基本工作是辅助引导大学生的成长,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综合性、专业性、知识性很强的工作,没有丰富的知识是无法胜任这一个工作的。”[3]这就要求辅导员不仅要自己掌握全面的知识,而且要掌握更丰富、前沿的知识和运用知识的创新能力。
(二)完善高校岗位设置结构
现代高等教育中,大学内部各种从业人员的分工越来越细,各项工作的专业性要求也越来越强。根据辅导员工作内容的不同将其具体划分为思想政治辅导员、学习指导辅导员、生活服务辅导员、心理健康辅导员和就业指导辅导员,并能在不同领域有更深的发展而成为专家。
(三)高校辅导员要加强自我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工作能力
辅导员是自检、内省的对象。“某一活动的主体不仅能够以别的主体的活动为自己活动的客体,而且能够以自己和自己的活动作为对象性的存在,使之成为一种反身活动的客体。”[4]高校辅导员要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时刻关注国家的方针政策,真正成为学生政治上的领路人,同时,辅导员有针对性地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思想政治教育理论、高校辅导员职责和管理制度等方面的知识,创新工作方式,增强工作的影响力和说服力。
(四)建立完善的高校辅导员管理制度
按照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建立合理完善的绩效考核体系,营造科学合理公正的评价标准,有利于调动辅导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首先,选聘制度上,辅导员在上岗之前,需要通过辅导员的职业考试,力求选聘程序规范化,选聘过程有章可循;要建立辅导员的准入制度和从业标准,完善选拔程序、确保辅导员质量;要加强岗前培训,岗前培训是辅导员上岗前的职业培训,是辅导员资格认定和职务晋升的必备条件。其次,考评制度上,职责明确,奖罚分明,增强工作的透明度与实效性。最后,建立辅导员激励和淘汰机制上。
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建设一支高层次、高素质、专业化的辅导员队伍,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是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保证,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我们应该将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予以对待,对辅导员进行准确定位。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192628.html上一篇:高校足球的训练理念和方法探究
下一篇:加强新形势下高校女辅导员组织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