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高等教育
2014年,教育部把高等教育结构调整作为“十三五”高等教育改革的主要任务,并将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作为其突破口。在地方高等院校转型为应用技术型高校的背景下,如何培养应用型人才成为很多转型院校共同面临的问题。宿迁学院作为转型高校之一,在应用型英语人才的培养模式方面进行了研究和探索,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优化合理的课程体系和培养扎实的专业技能,在保持必要的英语学术性的基础上,提高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人才的市场竞争能力。
一、教学能力的内涵和结构
“教学能力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之中,基于一定的教学知识和教学技能,促进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促进学生生命发展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是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由此可以推断出,英语学科的教学能力是指:英语学科知识+英语教学知识。
根据各类英语教学大纲,这些能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英语语言能力,即英语表达做到清晰、正确、得体,掌握教学、教育、交谈的口语特点,力求做到科学、简明、生动,具有启发性;二是教学设计能力,即理解教学设计的概念,了解教学设计的方法,掌握制定教学目标、分析和处理教材、了解学生、制定教学策略、制订教学计划和编写教案的方法。能结合学科特点设计和批改学生作业,能评价自己和别人的教学;三是课堂教学能力,即掌握各项教学技能的执行程序和要求,通过训练能根据教学任务和学生的特点把教学技能应用于教学实践;四是教学评价能力,即了解学习评价的依据和标准,通过训练掌握学习评价的方法;五是教学研究能力,即了解教学研究课题、课题选择的方法及如何制定研究计划。
在以上提及的各种能力当中,由于英语学科的语言性特点,教师的语言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在各种语言能力(听力理解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口语表达能力、语法能力、写作表达能力)当中,口语表达能力的重要性又尤为突出。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师范生的教学能力培养现状及存在问题
我们通过问卷调查、电话访谈、文献研究等形式,对宿迁学院、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淮阴师范学院和江苏第二师范学院这四所学校进行了调研,发现英语师范专业的学科知识与技能培养存在不均衡性,其专业课程设置不够合理。有几所学校,英语师范生在校就读四分之一的时间都用来学习专业知识,没有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而且,师范生教育课程大多被安排在缺乏教学实践机会的低年级阶段,而进入高年级后,学生很难将之前所学的专业知识与教师教育课程高度融合。具体问题如下:
1.课程设置中师范教育类课程门类不多,课时较少,培养教师的基本技巧和方法的课程开设偏少,导致毕业生缺乏中小学英语教师应有的教育理论知识和教材教法知识,而且对教育教学工作缺乏实践机会。
2.教育理论与教学实际脱节。在调研的几所高校中,英语师范毕业生普遍认为所受到的教育和具备的能力与现实对他们的职业要求有很大的差距,教育学和心理学课程针对性不强,内容空洞,没有具体针对中小学学生的相关知识,致使毕业生对中小学学生的个性心理缺乏了解、与学生沟通的知识和技巧不足。
3.实践课程不足。实践课程少且不成系统,致使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不足。英语师范毕业生在校期间缺乏专门的从师技能训练课,教育实践方式单一。因此,学生的教师工作必备能力不足,如教案编写不规范、板书设计不合理、教法落后且单一、课堂驾驭能力差、现代多媒体技术操作不够灵活,教学反思和研究能力欠缺等。
4.学生的英语学科专业知识不完备。英语学科专业知识是指英语教师必须了解自己所教授学科的内容,包括英语语音、语法和词汇的基础知识,相应的英语语言理论和实践知识,英语国家的地理、历史、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习俗等相关知识。不少毕业生在教学中存在课堂交际用语模糊、发音不准、口语表达不清晰、语误较多、知识面较窄等问题。
三、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师范生教学能力的培养途径
1.构建全面的课程体系,力求突出“师范性”的特点。师范类教学大纲的制定部门应在制定大纲的过程中注意调整英语基础知识课程和师范类教育教学课程的比例,开设一系列与提高师范生教学能力相关的理论和实际课程,如英语教育心理学、英语教师职业技能发展、新课标解读、网络教学基础等。同时加大对英语师范生教学基本功训练课程的比例,如板书设计、简笔画基础、多媒体课件制作等。在选修课的设置上突出“动态”的特点,不断根据英语教学的前沿动态而调整课程内容,力求把最新最精的英语教育教学理论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在职前阶段形成正确的英语教学理念,为今后正确、高效地开展教学实践奠定扎实的基础。
2.更新课堂教学模式,力求突出“多样性”和“自主性”的特点。英语学科教学能力的提高本身就是一个缓慢而长期的过程。师范教育的课堂兼备传授知识和示范教学的双重特点,所以教师在组织课堂和教学上要尽量突破传统,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教学手段,着重在提高课堂容量和效率以及培养学生的创新和自主能力上多下工夫。
3.加强教育实习环节的管理,力求突出“灵活性”和“研究性”的特点。虽然地区经济发展状况不同,但是在师范生接受职前培养的四年中,教学能力的培养意识应该贯穿于从学生入学到毕业的始终,而不是单单依靠短短毕业前几周的时间来实现。在大学前三年的时间里,学生可以通过组织试讲小组,参加英语技能基本功(书法、演讲、单词拼写、歌曲演唱)大赛等方式自行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学校也可以邀请中小学优秀一线教师定期讲座,在每学期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到周边的学校去见习和研习。 四、对策与建议
根据上述调查结果与分析,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师范生课程设置亟待改革和优化。改革和优化可以从调整课程结构、加强实践教学课程、衔接基础课改与地方实际等方面进行探索。
1.优化课程结构,凸显师范性。如何突出师范教育的职业特色,让学生熟悉中小学英语教材体系是英语专业师范生课程设置首先考虑的问题。但是,当前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如课程结构与课时比例不合理、教师教育与发展课程不足、选修课少且自由度不够、师范性不强等,与这一原则背道而驰。因此,在今后的英语专业师范生人才培养方案中应增开师范专业性较强的教师教育与发展方面的课程,在传统的“ 教育学 ”“心理学”和“教学法”的基础上增设“英语教师技能训练”、“英语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说课与评课”等课程。另外,为解决选修课程少、选修自由度不高的问题,可以增设类似于“师德修养教程 ”、“班级管理学 ”等有利于教师自身发展相关的课程,为学生个性化发展提供可能。
2.加强实践教学,强化实践性。实践教学是英语师范毕业生从事中小学英语教学的实战预演,对他们未来教育理念的形成影响深刻。根据调查结果并结合我院实际,我们建议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加强实践教学。
第一,不仅要注重自身专业素质的提高,还要提高认识教学实践课程的地位和作用。第二,坚持教学实践时间持续性、内容连贯性,建议制定“教学实践四年不断线,年度主题不同但内容衔接”的实践教学方案。首先,规定学生从第一学年开始进行“认知实习 ”,初步形成教师职业的信念;第二学年的教学实习主题为“教学观摩 ”,重点开展观课、评课、教育调查及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等活动;第三学年进行主题为“教学体验”的实习,如要求学生研读中小学英语教材教辅、撰写教案、设计课件并进行实地试讲、实际课堂教学等;第四学年进行总结性的实践教学,其主题是“教学反思 ”,重点是对自己的教学理念、课堂设计、课堂教学、课堂管理等方面进行反思。第三,实现实践教学形式灵活性、多样性,建议实行“教育见习+实习”方式;鉴于以往分散实习难于管理、流于形式、效果不佳等问题,建议实行“支教实习+集中实习”形式等。
3.衔接基础课改,突出前沿性。英语专业??范生的课程设置应紧紧结合中小学英语教学实际,符合培养合格中小学英语师资队伍的客观要求。但是,调查显示的另一问题是大多数师生都认为现行的课程体系与基础教育课改脱节、对培养学生工作能力和科研能力的作用不大。因此,课程设置应该围绕培养中小学英语教师这一目标展开,紧密衔接基础教育改革实际,增设比如“英语课程改革的理念分析”、“英语课程标准解读与教材分析”等这些紧跟最新英语课程改革的理念、理论潮流的课程,让学生尽快了解和掌握英语课程改革的要求和精髓,提高他们的教学实战能力和科研能力。
4.注重教育目的,强调实用性。教育是有目的性的。我国教育目的之一就是“为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全面发展进步培养各级各类人才”、“本科院校英语专业师范生是地方中小学师资的后备军,是推进地方中小学英语教育教学改革的主力军 ”。应用型本科院校理应承担着为中小学培养合格英语人才的任务。所以,其英语专业师范生的课程设置应该以此为前提,不能照搬其他院校的模式,应该考虑到自身实际情况、实际需求,适当增开教案设计,学生管理,班主任工作等符合课程,形成具有师范特色的课程体系。
5.开展实习反思,提高自主性。为了更加有效地利用宝贵有限的实习机会,在教育实习后组织学生就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收获等展开讨论和研究,开展自评、互评、实习成果大赛等活动,进一步要求学生充分利用实习――这个实践环节来提高和发展自己的教学能力。同时,在这个阶段中,学生的反思和评价能力也会得到锻炼和培养,为不断地在反思和评价中养成良好习惯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结语
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以及教育学自身的发展对当今教师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英语教师不仅要有过硬的英语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有较强的英语教育教学能力。在高校转型发展的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应合理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设置,凸显师范特色,适当增加与中小学英语教育教学相关的课程,培养有较高从师从教技能的中小学英语教师。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1929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