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 > 浙江高校青年志愿者参与和谐社区建设的模式总结与机制创新研究

浙江高校青年志愿者参与和谐社区建设的模式总结与机制创新研究

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 所属栏目:高等教育


  [DOI]1013939/jcnkizgsc201720218

  1高校青年志愿服务和谐社区的内涵

  高校青年志愿者是指热心社会服务和公益事业,具有一定专业技能,利用业余时间,无偿地参加社会志愿服务工作的高校青年,以在校大学生为主体。高校青年志愿服务范围包括扶贫开发、社区建设、环境保护、大型赛会、应急救助、海外服务等(刘雨青,2015)。高校青年志愿服务具有服务主体的青年性、服务行为的自愿性、服务目的的高尚性以及服务形式的组织性等方面的特点(刘宏涛,2005)。

  高校青年志愿者参与和谐社区建设的内容非常之多,但当前高校青年志愿者参与和谐社区建设主要集中在探访老人、关怀残障人士、社区儿童学习辅导、提供心理健康服务、为有困难的居民提供帮助、开展社区环境保护活动、组织社区文化活动、参与社区的相关调研活动、到社区挂职、参与社区工作的组织与开展等方面。

  2高校青年志愿者参与和谐社区建设的现实需求

  21和谐社会的建设需要高校青年志愿者参与和谐社区建设

  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胡锦涛,2005),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是促进社会和谐的精神力量。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为青年志愿服务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在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中,青年志愿者作为社会主义建设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他们弘扬正气,善意传递,感化他人,为社会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22高校青年志愿者参与和谐社区建设对个人发展意义重大

  高校青年志愿者参与和谐社区建设对个人社会化的提升、个人专业技能的提升以及个人实践能力的提升均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其中,个人社会化的提升表现在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及大学生职业认同感;个人专业技能的提升表现在专业化形象的提升、专业化评价的提升以及?R祷?道德的提升三个方面;而个人实践能力的提升则表现在专业知识运用能力的提升以及职业适应能力的提升两个方面。

  3浙江高校青年志愿者参与和谐社区建设的基本情况与模式分析

  31浙江高校青年志愿者参与和谐社区建设的基本情况分析

  笔者于2016年7月1日至9月4日,面向浙江省11个地级市的大学生发放了340份关于浙江高校青年参与和谐社区建设的调查问卷,实际回收340份,有效问卷313份;回收率100%,有效率9206%,调查结果如下所示。

  311大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时间

  调查显示,浙江省高校大学生有9297%的人参与过社区志愿者服务活动,但也存在着703%的大学生没有参与社区志愿者活动,这主要以刚刚进入大学的大一新生为主。进一步调查表明,浙江省高校的大学生选择志愿服务的时间集中于课余时间和双休日为主,占被调查人数的6942%和1924%。这部分大学生认为学生还是应以学业为重;还有412%的大学生对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很高,认为任何时间都可以参与志愿活动;当然还有少数同学愿意在节假日参加社区志愿活动。

  312大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频率

  调查显示,1959%的被调查者选择了1个月一次,2131%的被调查者选择了1~2个月一次,由此可见大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活动的频率是较高的,部分学生(1856%)选择的被调查者选择3~6个月一次,1753%的被调查者选择6个月以上时间参加一次,访谈发现,这一部分的大学生大多在大一、大二时期参加过志愿服务,但到了大三、大四时期对参加社区志愿服务的兴致不高了。

  313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动机

  调查显示,“想通过社会实践提高个人能力”的参与动机排在第一位,占2594%;“为志愿活动做贡献,承担社会责任”的参与动机排在第二位,占1913%;“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体验为别人服务的快乐”的服务动机排在第三位,占1770%。此外,也有部分同学是带着“希望以后自己的简历更加充实”“为了完成学院的德育要求”的参与动机参加社区志愿服务的,二者的选择次数分别占到1445%和1292%。

  314社区志愿服务的收获

  高校志愿者期望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有很大的收获,调查表明,当问到志愿服务活动的收获时,大多数的大学生都期望能增加社会阅历,工作经验,占总选择次数的2357%;在志愿活动中可以结交朋友,扩大朋友圈,占总选择次数的1768%,通过付出劳动来实现个人价值或提高个人能力,分别占总选择次数的1464%和1721%。但是访谈也得知,部分高校青年志愿者并没有达到所预期的收获,这在一定程度极大地打击高校志愿者的积极性。

  32浙江高校青年志愿者参与和谐社区建设的模式分析

  参照祝京衢(2010)的分类方法,我们将大学生服务和谐社区的参与模型归纳为社区调查参与模式、社区服务参与模式、社区教育参与模式以及社区岗位参与模式。其中,社区调查参与模式主要是指高校青年志愿者通过社区对社区的发展问题进行调查,并将调查结果反馈给社区以促进社区发展;社区服务参与模式是高校青年志愿者在实际行动中,直接利用自身资源和能力为社区提供服务;社区教育参与模式主要是高校青年志愿者在社区开展义教、贫困助学等相关活动,帮助学生培养兴趣爱好,提高学生成绩等;社区岗位参与模式,即高校青年志愿者通过岗位参与辅助社区组织开展活动。统计数据表明,浙江省各高校采取的社区志愿服务模式中,社区的调查参与模式占1679%,社区服务参与模式占被调查人数的3809%,社区教育参与模式占被调查人数2942%,社区的岗位参与模式占1191%。比较发现,高校志愿者社区服务是以区服务参与模式为主,服务的主要对象是街道社区居民,尤其是特殊家庭、困难家庭、敬老院或老、病、残、弱的弱势群体。   4促进浙江高校青年志愿者参与和谐社区建设的对策

  41浙江高校青年志愿者参与和谐社区建设存在的机制问题

  411浙江高校青年志愿者参与社区建设的激励机制不健全

  适当的物质和精神激励能激发志愿者的服务热情,吸引更多的志愿者参与。当大学生当被问道“何种激励方式最能让志愿者满意”时,4121%的被调查者希望获得优先评优机会,3674%的被调查者希望学校可以颁发证书,3514%的被调查者希望获得德育学分。对于“采取什么样的激励方式”,2039%的人认为可以给志愿者发放荣誉证书来激励他们;也有不少人同意以发纪念品或货币补贴方式进行物质奖励等。上述回答也是大学生对志愿者服务权利的相应诉求。因此,高校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应激励机制,以激励更多的大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活动。

  412浙江高校青年志愿者参与社区建设的保障机制不健全

  浙江高校青年志愿者参与社区志愿服务需要相应的活动资金和舆论支持。在资金问题上,高校志愿者组织开展的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大多是由所在高校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但由于高校共青团和各院系的活动经费有限,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往往很难获得足够的资金支持。这会导致一些志愿者参加社区志愿服务活动,需要自己支付一些路费、餐费等,这将会大大降低参与者积极性。此外,扩大高校青年志愿者的志愿服务社区得形式,能够很好地在社会上传播一种先进、高尚的志愿服务理念和精神,但目前这方面的宣传工作还做得不够充分。这表明浙江高校青年志愿者参与和谐社区建设的保障机制尚不健全。

  413浙江高校青年志愿者参与社区建设的管理评估机制不健全

  评价考核是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检验服务工作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准,只有对工作进行总结,才能保障工作质量。一般来说,对于社区志愿服务的考评主要以包括志愿者社区的工作态度、志愿者的服务水平、参加活动的次数、时间、出勤等方面作为考核依据。但调查也发现,部分高校并没有对社区志愿服务构建相应的考核评价体系,往往重视青年志愿者参与社区建设项目的组织和开展,而忽视对服务过程的监督及考评,更不能形成完整的考核评价体系。因此,有必要建立和健全社区志愿服务的管理和评估机制。

  42健全浙江高校青年志愿者参与和谐社区建设的工作机制

  由于浙江高校青年社区志愿服务在激励、保障和管理评估等方面尚未形成有效、长效的工作机制,因此有必要创新和健全相应的工作机制,具体来说有以下几方面。

  421健全浙江高校青年志愿者参与和谐社区建设的培训机制

  专业技能的培训是保证社区志愿者能够为社区居民提供高质量服务的基础。做好社区志愿者培训工作是构建社区志愿者发展长效机制的有力保障。社区志愿者的培训主要包括岗前培训、普适性培训、专业技能培训等环节。其中,岗前培训主要是针对新招募的社区志愿者,为了他们能够快速有效地适应社区志愿服务工作而进行的培训;普适性培训主要是介绍社区志愿服务工作的意义、礼仪文明用语规范、作为社区志愿者工作的职责和义务以及应对应急情况下如何处理问题;专业技能的培训由有关管理机构的优秀老师或者聘请经验丰富的专家进行技能方面的现场教授及讲解。

  422健全浙江高校青年志愿者参与和谐社区建设的激励机制

  作为一名社区志愿者,他们凭着无私奉献、利他主义的精神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活动,他们摒弃了利益的计较,但这并不意味着社区志愿者就不需要一定的激励。马斯洛层次需求理论认为:“人的动机是以满足需要为目的。需要是产生行为的原动力,只有未被满足的需要才能激发人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基础。”适当的激励是对社区志愿者工作认可、鼓励和监督的重要方法。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能够激发社区志愿者参与社区体育志愿服务的热情。对于社区志愿者激励可采用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相结合的方式。

  423健全浙江高校青年志愿者参与和谐社区建设的评估反馈机制

  评估是指对志愿服务工作的考察和评定,并将评定结果反馈给志愿者的过程。评估的目的是为了激励社区志愿者并及时纠正服务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所谓的反馈是社区志愿者在参与社区服务的过程中向社区志愿管理部门提出相应的工作的建议和改良方法,使社区志愿者参与到社区志愿服务的管理中来,调动社区志愿者的积极主动性,提升社?^志愿者服务和谐社区的效率和质量。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193043.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