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5-0-02
2014年9月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李克强总理首次公开发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短短时间内“双创”迅速成为一股巨大的时代潮流,在全国各行各业蓬勃开展。国务院连续密集出台一系列文件,包括《建设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的实施意见》《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的实施意见》《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等等,促使双创政策与措施形成系统性的社会合力。创新与创业相辅相成,这不仅契合了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换为创新驱动的需要,也契合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各个领域深化改革的需要,因此一经提出就引起了热烈的反响。更重要的是,“双创”唤醒了“万众”与“大众”的热情,激发了草根阶层的创新与创业意识,所以能够迸发出如此巨大的社会能量。
一、“双创”为我省地方高校带来的发展机遇
创新创业已经成为新时代新形势下的热词,这在教育行业的反响尤其强烈。对于承担着人才培养重任的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而言,“双创”既带来了重大的机遇也使之面临崭新的挑战。创新创业教育成为高校的重点工作不仅是回应国家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一种新姿态,同时也是当前大学转型发展的一种新举措,有利于推动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对于大?W生而言,创新能力决定着一个人的发展潜力和发展高度,有创意,能创新,善创业,是新时代人才的重要标志。显而易见,双创对高等教育有着直接而深远的影响。这不仅是因为大学生成为“双创”的活跃主体,更是因为高等教育本身就需要通过“双创”来实现自我完善。
作为人口大省与高考大省,“双创”必然也对河南省的高等教育带来不小的冲击。在《河南省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双创”工作处处得到落实。“双创”带来河南高等教育的新局面,催生许多新变化,这对于民办高校来说具有非常特殊的意义。截止目前河南省共有高等院校130所,而其中民办高校37所,民办高校的设置与转型发展将会提速,这具体又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职业教育”对“学历教育”的影响。当前,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着分化转型的拐点。除了少数的研究型、学术型和精英教育的“985”、“211”高校以外,大多数普通高校都面临着实用化和职业化的转型重任。我省虽然高等院校不少,但是仅有一所211高校,我省高等教育的职业化发展必然会对传统的学历教育带来不少的冲击。传统的学历教育从根本上是一种选拔机制,是为了区分社会阶层的现实需要,执行了相应的社会功能。
(二)“体制外”对“体制内”的冲击。众所周知,相对于财政拨款经费保障的公办高校而言,民办高校目前仍处于“体制外”的地位。而且民办高校在招生顺序上长期被锁定在最后批次,难以与公办高校展开有效的竞争。而“双创”理念推出以来,制度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成为深入人心的能动源泉,必然为民办高校带来更大的发展机遇。事实上,对待“双创”的反应,民办高校总是持有一种“重新洗牌”、“弯道超车”的心态,远远比公办高校更为敏感和积极。因此,“双创”的推进与实施必然也伴随着民办高校对公办高校的影响与冲击。当前的“双创”明显聚焦于“体制创新”与“制度红利”,不断打破产权界限,释放民营资本的红利。例如社会投资领域的PPP模式,民营资本银行的设立,鼓励民营资本进入医疗领域等等;这必然汇聚成为社会形势,弱化“体制内”与“体制外”的差别对待政策,对民办高校而言是一项重大利好政策。例如今年河南省高考政策就宣布取消“二本”与“三本”的录取批次的差别,使得民办高校可以与普通公办高校站在一条起跑线上展开竞争。
(三)“社会公正”对“教育垄断”的纠偏。创新创业不仅是一种行为与能力,更是一种愿望与需求。尤其是“万众”与“大众”的这种愿望与要求本身就自带了一种“合法性”与“正当性”,其背后隐含了社会公平与正义的伦理价值判断。而当前社会情绪对教育资源的行政垄断具有强烈的不满,高等教育深化改革的社会呼声越来越高。尤其是河南作为人口大省与高考大省,对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更为迫切。
二、我省地方高校在“双创”过程中呈现的矛盾
从历史上看,民办高校本身就是创新与创业的结果。民办高校是民间资本与社会力量对我国高等教育投资不足的补充,其创办过程充满了艰辛。这是一种自发的成长过程,其模式与路径往往受制于初始条件与原始禀赋。同样地,民办高校当前的转型与发展仍然要基于自身环境与条件,而“双创”所引发的形势变化又促使民办高校表现出以下一些矛盾。
(一)“招生规模”与“内涵发展”的矛盾。民办高校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办学规模大,招生人数多。这是因为招生规模直接决定着办学收入。我省民办本科高校的招生人数均在万人以上,并且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最为典型的是商丘学院,在短短几年内就迅速设置了4个分校。招生规模一方面为民办高校带来了经费保障,但同时也使得民办高校陷入规模化的外延扩张的路径锁定,难以实施内涵式的转型与发展。民办高校大多具有“办学规模大、运行成本低、行政效率高”的特点,但是内涵发展需要高等院校自身的品牌建设,教育质量的提高与办学特色的凝聚,摆脱以往“贪大求全”的发展思路。这一方面需要办学规模给予资金支持,更需要转变发展路径,形成“办学规模”与“内涵发展”之间形成正向反馈的激励机制。 (二)“强制推动”?c“创新驱动”的矛盾。民办高校的师资构成与公办高校显著不同。首先,民办高校的青年女教师是师资的主体力量。据笔者调查我省的4所民办本科高校,35岁以下的青年女教师占到师资总数的87%,这是一个非常高的比例。性别因素是民办高校师资力量分析不能回避的话题。毋庸置疑,较男性而言,女性较为勤奋、内敛和忠诚,但是创新与创业意识较为淡薄,因此需要强力的引导。一般来说,民办高校的“双创”意图来源于其“顶层设计”,由其创始人或者校长号召发动,通过科层组织层层下达,这显然是一种“强制性”推动而非“诱致性”的创新驱动模式。
(三)“专业设置”与“专业积淀”的矛盾。从体制上来说,民办高校作为预算外单位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办学经费的保障往往是其最为迫切的要求。因此,相比公办高校而言民办高校面对预算压力从而非常重视招生工作;而为了吸引招生,民办高校不得不快速对人才市场的变化做出各种反应,灵活设置市场紧缺专业。
(四)“互联网+”与“传统课堂”的矛盾。当前大学生的“双创”活动绝大多数都是在“互联网+”的基础上形成的,民办高校在近几年也纷纷开设了慕课与网校。互联网优势能够极大降低教学运行成本从而受到民办高校的青睐,民办高校体制所具有的灵活度与宽容性也使得“互联网+课堂教育”迅速成型。据调研,网络教育“正保集团”在我省的工作人员也坦承“民办高校比公办高校好办些”。但是随着网络教育的发展必然要协调好与传统课堂的关系,做好在教学内容上的衔接,师资的培训,建立两者之间相互打通的考试与评价体系等等,改变网络教育与传统课堂的脱节现象,使得网络教育不再作为一种“时尚”的教学手段而是真正融入课堂教学当中。
(五)“制度规范”与“制度创新”的矛盾。毋庸讳言,和公办高校不同民办高校更倾向于吸收各种校外的社会资源,尤其是善于利用各种“潜规则”、“擦边球”为自身争取利益。这一方面需要从制度建设层面进行建章立制予以规范,另一方面也说明现有的制度需要通过高等教育办学实践的不断挑战予以完善。民办高校当然也会孳生各种寻租问题,这从反面也恰恰说明高等院校之间的多元化的竞争是完善和改进管理制度的外部动力。
三、我省地方高校破解矛盾的发展路径
当前高等院校的“双创”活动可谓如火如荼。各种双创实践、比赛项目、讲座教育纷纷开展并成为时尚与潮流。但是上述的五对矛盾不仅并未消除反而愈加明显呈现。为了解决以上矛盾,民办高校要依靠“双创”的自身力量,解决以下突出问题。
(一)双创的长期过程。当前高等院校的“创业学院”、“双创基地”、“孵化园区”、“创新讲堂”纷纷涌现,但是在形势大好的同时也应该防范“一窝蜂”现象,意识到双创的长期性与艰巨性。当前各级政府与主管部门对高校双创工作相关的资金补助与支持政策是诱发一些双创建设项目短期行为的最重要诱因,因此在政策设计上要提高入驻标准并重视长期考核,在指标设计与评价体系当中突出长期绩效的考核。入驻高校双创园区的项目要摆脱一味考核其项目内容的新颖性,而重点关注其可持续的营利性。双创是持续终生的教育活动,历经波折的企业家褚时健曾经告诫青年学子说“不要太着急”,他年近90仍然在不断地总结其自身的创新与创业。从本质上说,双创是一个长期试错的过程,在试错中不断调整目标与适应环境;因此应该放弃短期目标,从双创的制度设计上鼓励试错并对双创的失败给予救济与补偿。
(二)双创的精神内核。双创首先是“打破常规”并“敢于担当”的精神气质。我省的黄河科技学院双创工作曾经受到教育部表彰并获得了“国家示范”的称号,该校的校训即是“敢为天下先”,几十年来在校园文化上一直强调创新意识。民办高校本身就是长期的创新与创业过程,没有“打破常规”与“敢于担当”的精神支撑,民办高校的创业者绝对走不到今天。当前,我省高校现在纷纷设置各种创业园区和孵化区,在政策上支持大学生双创实践并出台了许多具体措施。但是从目前状况看,大学生普遍缺乏抗挫折的心理教育与担当精神,往往注重“打破常规”但同时却忽视了“敢于担当”。既然双创是长期的试错过程,那么承受失败并敢于担当就成为一项必不可少的精神因素,没有越挫越勇的精神力量也就难以持续地试错与“打破常规”。因此,我们在“互联网+”的时代,我们在强化双创技术与手段的同时还应加强双创精神力量的培育。
(三)双创的自发规律。通过近期对高校双创实践活动的调研,我们意识到在强化双创工作的同时要重视双创的自发规律,意识到“就业带动创业,创业带动创新”是一种次序展开的历史逻辑过程。目前我们过度强调创新却往往忽视了创新所必须支付的试错代价;过度强调创业却往往忽视了就业是创业的基础。我们乐于实现各种“跨越式”发展却往往忽视了长期积累的支撑因素;乐于利用各项激励政策来撬动杠杆却忽视了政策博弈的复杂过程。我们课题组多次有目的地参加高校的校友聚会,通过对“小有成就”的创业成功人士调研与对比分析,我们发现创业的实际成功概率低于普遍预期,创业成功者的年龄大致集中在35岁左右的男性,他们往往有很高的“跳槽次数”,有不堪回首的“辛酸往事”,有多次受骗的“吃亏上当的”。我们从创业者自身经历中得出的结论是创业应该建立在充分就业的基础之上,良好的就业是创业的前提。在创业过程中不断积累创新意识,通过创新积累最终带来创业的成功。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193307.html上一篇:试论高校的意识形态教育研究
下一篇:高校采购工作内部控制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