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 > 新媒体时代高校宗教信仰网格化管理与引导的思考

新媒体时代高校宗教信仰网格化管理与引导的思考

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 所属栏目: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当前,智能手机、平板电脑、4G网络、微信、QQ等新媒体高度发达,对高校学生的学习、生活、交往充分渗透影响。随着大学生宗教信仰由“暧昧”走向“显化”,即心理与行为趋于认同发展到心理赞同与行为走向行动的状态,与新媒体环境紧密结合后,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极大挑战,使高校在对学生的日常思想发展、兴趣点或者关注点,特别是宗教信仰现象的管理与引导产生了一定困难。大学生宗教信仰容易成为国外反动势力实现宗教渗透、颠覆国家政权载体,涉及到高校意识形态安全。

  一、新媒体时代高校宗教信仰现状分析

  宗教作为人类历史上悠久而普遍的社会现象,是人们以信仰为手段来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宗教信仰是人类社会生产、生活实践中对外在于人、高于人的神或者人类无法战胜克服的异己力量敬畏的产物,或者是对“天国”美好境界的向往,是人们用来抚慰心灵或精神的“灵丹妙药”。随着我国的深化改革与扩大开放,国际交流的日益广泛,多元文化和多元价值观的交流碰撞,特别是以智能手机、4G网络等为载体的新媒体的兴起、发展与广泛普及,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有了新的表现。

  1. 高校大学生信仰宗教现象有所上升

  当前,大学生信教现象上升已经成为一个明显的趋势。根据对我院学生的调查和现有资料数据研究表明,许多大学生对于自己拥有宗教信仰不在遮遮掩掩,公开表示对宗教信仰有兴趣甚至表示以后有可能参加宗教的学生人数明显上升。各地发生的大学生聚集?⒓幼诮袒疃?的事件也不断增多。2009年有关在杭高校大学生宗教信仰状况的调查表明,信教同学占全体调查样本的比例为11.7%[2],到2015年,同样一项调查研究表明,大学生信教的比例达到调查样本的15%,明显高于全国8%的平均值[3]。由于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和影响力,宗教信仰情况颇受国家重视和社会的广泛关注。2007年教育部思想政治教育司就专门制定了《关于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宗教问题的意见》文件,对我国高校抵御境外敌对势力打着宗教的幌子进行渗透进行了指导。2016 年4 月 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加强对青少年的科学世界观宣传教育,引导他们相信科学、学习科学、传播科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4]因此,大学生信教现象上升趋势,使防范和抵御国外宗教势力对我国高校的渗透的难度加大,以及如何避免宗教活动扰乱学生的思想,冲击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成了我们关注的重点。

  2. 大学生信仰宗教现象管理与引导难度加大

  大学生宗教信仰现象与国家发展现状、社会大环境以及教育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密不可分,家庭、社会、转型期的特殊性等因素对其都有重要影响,其中,新媒体时代各种智能设备的广泛普及使用对大学生宗教信仰上升现象的影响不可忽视。新媒体就是以互联网技术、数字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为基础,以电脑和智能手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及相关服务的传播媒体,宗教信仰现象可以透过新媒体实现快速传播、广泛影响。“新媒体环境的虚拟性、与信息容量无限性、互动性、不受时空限制等特点结合在一起,共同构成一个对人的生存、发展和交往有利有弊,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环境[5]。”因为在新媒体环境下,人与人之间关系由现实世界延伸到了虚拟世界,监控也较困难。宗教信仰现象在虚拟世界的传播,可以通过QQ群、微信圈获得比现实世界更便捷、更快速的传播。对社会个体的影响也由家庭、宗教书籍、宗教节日、教堂等实体构成的现实世界,扩展到以网页、文字、图片、音乐、视频等形式为载体的互联网虚拟世界,其中,微信朋友圈、QQ群以及具有更大影响力网络领袖的态度、观点具有诱导性,能够产生更广泛、更深刻的影响力。由于大学生除了正常的学习、活动时间外,大部分时间用来上网交友、游戏和浏览各种网络新闻,不健全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以及警惕性低、辨别力差使他们很难抵御来自朋友圈各种宗教信息的影响,久而久之,自然接受了“圈内人”的宗教观点,甚至传播宗教观点、宗教故事、宗教教义,加入宗教成为其中的一员。

  3. 抵御和防范宗教渗透变得更加复杂

  由于新媒体不受时空限制、互动性较强的特点,大学生所接受的正规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在虚拟空间里影响较弱,也容易受到来自别有用心的人否定或者攻击;各种网络信息的泛滥,使各种宗教信息可以混杂其中,容易对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完善阶段,辨别能力较低的大学生发生影响,“网络的虚拟性也让学生辨别不出其目的的真伪善恶,接受起来更加容易[6]”。同时,网络传播的各种信息可以加密,使相关部门管理起来更加困难,即使截获也很难短时间里破译,从而使各种宗教信息、教义的传播变得更加隐蔽,传教活动、聚会出现“快闪”现象无法监管。各种宗教网站、网页可以因互联网的开放性、国际性、匿名性、民主性特点,得到广泛传播和难以监控,大学生可以由“圈子”里的人介绍或者“翻墙”而得以浏览,受到其中不良信息影响。各种段子、虚假信息或者图片以其娱乐性、美化和欺骗性,透过新媒体的传播、渗透,消解大学生所接受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点、知识,使系统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效果弱化,影响他们对待宗教的态度,甚至将大学生引向信仰某种宗教。无疑,也为高校抵御和防范国外反动势力借宗教对我国高校进行渗透,威胁我国政治意识形态安全增加了难度。

  二、高校宗教信仰管理与引导的网格化制度性因应   大学生的宗教信仰不仅关系到个人成长,也关系到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安全和社会稳定。在尊重和保护《宪法》规定的公民信仰自由权的前提下,基于防范国外反动势力、宗教团体对我国高校进行宗教渗透的目的,以“网格化”办法加强大学生宗教信仰的管理与引导,从制度上构建一道牢固的“防火墙”,因应新媒体快速发展局面下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凸显,培育正确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成为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

  网格化是指按照网格化定位、信息化管理的要求,将学校划分为若干单元网格,组建服务团队,进行点对点、面对面进行服务,利用新媒体搭建各种现实和虚拟的服务平台,从线上和线下两个层面,密切联系学生服务学生的现代管理模式。网格化管理作为现代管理领域的先进手段或者方法,对于汇集和共享空间内的各种信息资源,实现各类信息一体化组织与处理,与高校宗教信仰管理与引导工作实际需求不谋而合之处。

  首先,可以有效实现对有宗教信仰学生的联系。组建网格单元形成组织架构,利用新媒体手段,可以将各类数据信息进行连接。同样,利用网格化手段建立教学、人力、社会资源的物理连通,可以强化普通学生与有宗教信仰学生、宗教信仰学生与教师服务团队、宗教信仰学生与学校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实现有效覆盖对宗教信仰学生管理、引导的“真空地带”。

  其次,可以有效实现高校对宗教信仰学生管理从单一型到多样化转变。当前,高校宗教信仰学生管理、引导工作目前仍然遵循统一的学生管理模式。这在新媒体充分发达的今天,变得越来越不适应,对于部分有宗教信仰同学的日常活动、交往对象以及思想变化缺乏了解,出现了“真空地带”。对于有宗教信仰学生管理、引导工作要实现新的突破,必须转变思路,利用网格化区域划分的原理,将专门的服务团队组建起来,具有一定的管理机制、信息化手段,形成密集的网络,服务贴近每一个有宗教信仰学生。

  再次,可以有效实现高校对宗教信仰学生管理从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高校宗教信仰学生管理和引导应以对象体验为准绳,突出时代性和影响力,工作过程中做到重过程、重细节、重质量和效果,充分发挥网格团队在联系学生、了解学生、团结学生、服务学生的教育核心地位。避免任何一个学生因家庭、感情、人生挫折问题,转变思想寻求宗教方面思想庇护和心灵抚慰相信宗教。

  三、高校宗教信仰网格化管理与引导的建议

  1. 高校宗教信仰网格化管理与引导原则

  科学性原则。高校大学生宗教信仰网格化管理与引导应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突出社会主?x核心价值观作用,顺应青年大学生思想特点和成长规律,紧跟时代发展和新媒体时代步伐,进行区块划分和组织构建。在管理和服务学生过程中,既要总结借鉴传统社区网格化管理经验,又要结合高校环境不断创新和规范各种运行机制,创造和谐的组织管人、文化育人的氛围。

  多样性原则。首先是形式多样性,紧密结合高校的大学生宗教信仰网格化管理与引导工作面临的复杂形势,网格化管理形式可以随时间、对象、时间、空间变化而定,突出管理的针对性和效力。其次是管理与引导资源选用上的多样性,在信息海量的社会中,以网格化管理实现经度和纬度的密集筛选,对信息捕捉速度越敏捷,高校大学生宗教信仰网格化管理与引导工作的内容就越丰富,时代感就越强,对学生的吸引力就越大,工作成效就越显著。

  系统关联性原则。高校大学生宗教信仰网格化管理与引导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涉及学生工作、团委、教务、后勤保卫、党建等方面,每个子系统又有自身运行的特点。实行网格化管理,原有的系统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功能愈加复杂,因此,强化系统关联性显得尤为重要。

  2. 高校宗教信仰网格化管理与引导的思路

  首先,加强对大学生宗教信仰的思想引领,突出管理和引导工作主旨核心。对大学生宗教信仰的管理必须突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目标。网格区块划分、定位,教师服务团队的组建、开展服务的方式方法,以及处理各种常态化或者突发事件的原则必须以这一目标为引领。在此基础上,为了更好使网格化有效实现对相关学生宗教信仰的管理和引导,在组建服务团队时可以考虑普通教师与党员教师、教师与学生党员或团员混合组团,既提高网格服务团队的信息获得能力、服务效果,也能提高服务团队亲和力。在学生网格的划分中,尽量做到每一个网格都有学生党员或者入党积极分子,起到模范学生对其他学生的思想引领作用。

  其次,形成全方位宗教信仰管理与引导网格化格局。网格化管理目的是在教学、生活、实践、网络中,构建起对有宗教信仰学生管理与引导的经线,将他们的生活、学习、活动的各个层面纳入网格内,并以网格为基本单位开展工作,实现他们在多个平台上达到思想、能力素质的提升,特别是利用微博、论坛、QQ、微信群等网络载体,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强化有宗教信仰学生管理与引导工作。此外,加强在校学生宗教信仰管理与引导,完善日常学习、生活、实践、评优评奖工作的规范化管理,强化日常教育、考察、管理的功能,以及加强对离校实践同学的管理,做到“离校不离网”,使对有宗教信仰学生日常教育、考察、管理与引导工作具有持续性。

  再次,加强宗教信仰管理与引导网格化机制创新。对学生宗教信仰的管理必须不断进行机制创新,区分不同地区学生宗教信仰情况任务、程度的差异,在管理和服务团队建设,管理层级以及管理的方式方法上有所不同。在某些宗教势力渗透比较严重,信仰宗教学生人数较多的高校,应以防范和抵御宗教反动势力渗透破坏为主,构建网格单元直达学校核心管理层的预警机制,以使信息渠道畅通,防止出现因宗教势力渗透而引发校园稳定事件。在一般高校,应以日常管理引导为主,建设符合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和思想引导为主的网格化管理机制。

  最后,在当前新媒体在大学生宗教信仰现象影响较大的时代,应该努力研究线下网格和线上网格紧密结合的管理机制,特别是要建设微信网格群,将符合学生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特点的网格化建设作为创新机制的主要方向。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193606.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