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高等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5月17日召开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强调:“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既取决于自然科学发展水平,也取决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水平。”[1]这句话充分体现了国家不仅重视自然学科,也重视人文社会学科的发展。长久以来,我们在追求经济发展时,往往重科技而轻人文,社会科学虽然不能够直接创造社会经济效益,但是它是整个社会保持平稳有序运行的重要基础,尤其在中国经济社会的转型期,社会科学的贡献和作用不容低估。高校担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重要任务,对高校人文社科竞争力的研究可以从微观层面上对中国人文社科发展状况有一定的了解,同时帮助高校认清自身定位,为政府部门和高校进行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借鉴指导作用。
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对高校的人文社科竞争力进行了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是关于高校科研竞争力评价的理论研究。Dan Steinboce提出,知识经济时代要提高高校的科研水平和竞争力,就要不断强化高校科研的战略意识与创新意识[2];邱均平教授则认为高校的竞争力主要体现在科研竞争力方面,并构建了以投入、产出和效益为主线的科研竞争力评价体系[3];李冬琴等人借鉴国际竞争力评价准则,认为高校竞争力也可以从竞争力资产和竞争力过程两方面来分析[4];王怀宇认为高校科技竞争力是高校利用所掌握的资源产出科研成果的能力,反映了高校的科技总量、实力及科技水平与潜力[5];姜春林等则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发现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的看法不一,指出应该针对研究型和教学型院校设计不同的指标体系[6]。第二方面是评价实践研究。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各个机构发布的学科排行榜,比较知名的机构有《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7]、《泰晤士报高教副刊》[8]、上海交通大学[9]、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10]和武书连课题组[11]等。这些排行榜由于评价的理念不同,指标体系偏重点也不太一样,结果也有一定差异。另外,还有一些学者对某一类型或区域的人文社科竞争力进行研究。例如李妮、王建伟等对理工类高校人文社科竞争力评价体系进行了研究,?纳缈苹?累、科研成果、科研质量和社科影响四个维度来构建指标体系[12];姜颖利用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作为人文社科研究水平的典型代表分析了浙江省人文社科研究生产力的分布情况[13]。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高校人文社科竞争力的研究多停留在学科评价方面尤其是各种排行榜上,还有一些针对某类型或者某地区的研究,而对中国高校整体人文社科竞争力的深入系统分析较少。基于此,本文搜集了中国778所本科高校人文社科竞争力方面的相关数据并对其进行系统、全面的分析。从投入和产出两方面入手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首先从整体分析高校竞争力的分布情况,再分别从平台、地区、类型、投入-产出四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通过系统研究以期对中国高校人文社科竞争力有一个整体上的把握,为中国高教发展提供数据支撑和决策参考。
一、指标体系构建与数据处理
对本科高校人文社科竞争力进行综合分析,必须构建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指标体系收集数据和处理数据。
(一)指标体系构建及说明
高校在开展科研活动时,一般是以科研人力资源为主体(教师),在一定科研物质条件下,通过寻求外部资金(即科研项目和平台)支持来实现。科研人员的知识和能力加上物质条件和资金支持,共同催生出各种形式的科研产出,例如论文和科研获奖等。显然,整个科研活动都影响人文社科竞争力,因此指标体系应涵盖高校的全部科研活动要素。基于这个思想并借鉴前人关于人文社科竞争力的研究成果,我们将中国本科高校人文社科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分为人文社科投入和人文社科产出两个一级指标。投入指标包括人力、基地和项目3个二级指标,其中,基地和项目属于物力和财力投入,基地指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基地,项目指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人力包括社科英才人数和创新研究群体。产出指标包括论文数量、论文质量和科研获奖3个二级指标,论文数量由SSCI收录论文和CSSCI论文数来反映,论文质量由ESI高被引论文来反映,科研获奖包括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反映了高校的人文社科产出情况。
在三级指标中,有些指标是合成指标,对于这种情况,本文根据重要性进行比例合成,如社科英才人数包括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长江学者讲座教授、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简称杰青)、新世纪优秀人才和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简称优青),对于这些人才,我们按照(长江学者(特聘)+杰青)∶长江学者(讲座)∶优青∶新世纪优秀人才为1.5∶1∶1∶1的比例合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下面分为重大项目、重点项目、面上项目和青年项目,根据项目的获取难易程度和资助程度,按照5∶3∶1∶1的比例进行合成运算;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包括重大课题攻关项目、规划项目和基金青年项目,三者按照5∶1∶1的比例进行合成;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包括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根据奖项级别按照3∶2∶1的比例进行合成。关于指标权重的确定,本文征求相关专家学者们的意见,运用德尔菲法确定权重大小 经过对四名专家两轮意见征询,取平均值并且估算到0.05(百分位),国内外大多数排行榜都采用这样一种处理方式。。具体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二)数据来源与处理
本次评价所采用的数据均从公开信息中获得,人力和基地数据来源于中国教育部网站;国家社科项目数据来源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数据库,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来源于教育部网站;科研论文数据来源于Web of Science、CSSCI等数据库;科研获奖来源于教育部以及各个高校网站。
数据的采集结合时效性和累积性,状态数据如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和长江学者(特聘、讲座)、杰青、优青、新世纪优秀人才、创新研究群体等人力数据均采取自评选以来的累积数据;而项目、论文数量和论文质量均收集2011-2015年五年的累积数据;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每三年一评,这里采用2012年和2015年的累积数据。此外,对于SSCI和ESI论文,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为同一单位则按一篇计,如只是第一作者或只是通讯作者,则按0.5篇计。
对原始数据进行比例合成运算后,对各指标进行归一化处理,即用每个指标值除以该指标最大值后进行加权汇总,得出各高校的总得分,最后换算成百分制并排序,这样可更为直观地显示出各校的得分和排名情况。另外,在分析高校的资源利用情况时,本文将高校按投入得分划分为高投入、中投入和低投入三个等级进行分析。
二、结果分析
该部分将从“高校总体情况”“平台”“地区”“类型”“投入-产生”五个方面对中国高校人文社科竞争力进行系统分析。
(一)高校总体情况分析
表2给出的是根据评价指标体系得到的中国本科高校人文社科竞争力排名前十的高校。在前十名高校中,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武汉大学排在前三位,其中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得分均在70分以上,从武汉大学起得分均在65分以下,可见中国顶尖高校之间的人文社科竞争力也存在较大的差距。从投入指标看,北京大学在人力和基地方面遥遥领先,其余院校在这两项上的得分差距明显。在项目方面,?偷┐笱Ь佑谑孜唬?其余院校之间得分差距较小。从产出指标看,北京大学的论文数量和科研获奖指标排在第一位,而中国人民大学的论文质量排在第一位,二者的实力不相上下,其余院校紧跟其后。整体上,从排名前十高校的人文社科投入和产出情况可以看出,中国高校之间人文社科竞争力存在较大差距。
此外,我们对778所高校的人文社科竞争力得分结果进行了区间划分,将其划分为5个区间段,具体分布情况如表3所示。从表3可以看出,大部分高校得分处于(20,0]之间,占据了96.9%的比例,60分以上只有5所院校,分别是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和复旦大学,60-20分之间的高校有19所。
为了更直观地分析高校人文社科竞争力水平的表现,我们还给出了778所高校人文社科竞争力得分的散点图(图1),横坐标表示人文社科竞争力得分,纵坐标表示每个得分的高校数。从图1可以看到,中国高校人文社科竞争力得分大部分分布在0-40分之间,60分以上的院校很少。可见,中国本科高校间人文社科竞争力水平参差不齐,存在“贫富差距”,只有少数几所高校的人文社科竞争力水平较高,大部分高校的人文社科竞争力表现一般。
(二)平台分析
中国对高校的建设主要通过两个平台实现,一是始于1993年的“211工程”高校,共有112所院校,其中普通院校109所,军事院校3所;二是始于1998年的“985工程”高校,共有39所,其中普通院校38所,军事院校1所。军事院校不在我们的评价范围之内,所以在做分析的时候将它们剔除。这些进入各类平台的高校在资金和政策方面的资助和支持相比其他高校有一定的优势。
从表4可以看出,平台对高校的人文社科竞争力影响较大。从人文社科均分看,985、211平台高校得分高于一般院校,其中985院校表现最好,其人文社科均分远远超过211平台建设的高校。另外,985高校在人力、基地、项目等二级指标方面也很抢眼,遥遥领先于其他高校。其次是211非985高校,其人文社科水平高于一般院校;最后是没有任何平台和扶持的一般院校(其中绝大部分为地方高校),均分只有1.48。可见,国家政策对高校的发展至关重要,一般来讲,平台越好,高校的人文社科竞争力水平越高。
(三)地区分析
表5给出的是各个省份的高校数、2015年人均GDP以及人文社科竞争力得分等情况。从表5可以看出,在中国31个省市中,人文社科竞争力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北京、上海、江苏、湖北和广东,其中北京市有压倒性的优势,其人文社科竞争力得分远远超过排在第二的上海市,排名较落后的省份有西藏、海南、宁夏和青海地区,其人文社科竞争力得分均不足2,竞争力水平低。可见,中国各省份间的人文社科竞争力水平存在较大差距。
为了从宏观上分析中国高校地区间人文社科竞争力发展情况,根据国家统计局的划分准则(以经济发展情况为准则)参见:国家统计局《东西中部和东北地区划分方法》,http://www.stats.gov.cn/ztjc/zthd/sjtjr/dejtjkfr/tjkp/201106/t20110613_71947.htm。,中国31个省市根据经济发展情况划分为东北、中部、西部和东部地区再次强调,这里是以经济发展状况划分,不是地理区域划分。,东北地区包括3个省市,中部地区包括6个省市,西部地区包括12个省市,东部地区包括10个省市(具体见表5)。排名靠前的北京、上海、江苏、湖北和广东地区基本位于中国东部地区,其总得分占所有省市得分的51.4%,这些地区人文社科竞争力较强;而排名靠后的内蒙古、西藏、海南、宁夏和青海地区基本位于中国的西部地区,其人文社科总得分仅占所有省市总得分的1.3%,人文社科竞争力较弱。整体看来,全国高校人文社科竞争力平均得分为16.76,四个区域中,只有东部地区人文社科竞争力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中部、西部和东北部地区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西部地区高校人文社科竞争力得分只有5.98分,不及全国平均总得分的1/2,人文社科竞争力水平非常低。中国区域人文社科竞争力平均得分从高到低排名依次是:东部、中部、东北部和西部,区域差距显著。 造成区域间人文社科竞争力差距的主要原因可能有两方面:一是地区间高校分布不均衡;二是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从表5统计数据可以看出,东部地区的高校数量和质量水平相比西部地区高出很多,东部地区有318所高校,其高校数几乎是西部地区的2倍,其中985和211院校共有58所,是西部地区的2.4倍。高校数量越多,高校平台越好,其相应的人文社科投入和产出也就越多,人文社科竞争力水平也就越高。另外,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均衡也会影响人文社科竞争力水平。运用SPSS对高校人文社科竞争力与人均GDP(2015年统计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Spearman相关系数为0.617(P<0.01),说明人均GDP与高校人文社科竞争力存在显著正相关。地区人均GDP越高,高校的人文社科竞争力越强,反之亦然。例如,东部地区2015年人均GDP为7.67万元,远超全国人均GDP的5.33万元,而西部地区仅为4.07万元,东部地区人均GDP是西部地区的1.9倍,东部地区的高校人文社科竞争力水平是西部地区的5倍多,远远超过西部地区。可见,经济发展不均衡可能导致区域高校产生人文社科竞争力差距。
(四)类型分析
根据邱均平教授大学排行榜中对学校的分类,这里仍将高校分为综合、理工、师范、财经等9种类型。从表6可以看到,综合、理工、师范类型的高校人文社科竞争力水平较高,其中综合、理工类型高校数最多,包括了72.4%的985高校和211高校,而文法教、医药、财经和艺体类型的高校人文社科均分不足1,人文社科竞争力水平很低。从人文社科投入得分看,几乎所有院校人力和基地的投入都远远小于项目的投入,除综合类院校的人力和基地投入量稍多外,其余类型院校的人力和基地项目投入均在1左右,其中农林和医药类型的基地得分为0,说明在投入方面,各个院校还需要加大基地建设和人才引进力度。从人文社科产出得分看,综合类院校的论文数量、论文质量和科研获奖均远远高于理工类院校和师范类院校,而在投入上表现一般的财经类院校却在论文数量和论文质量产出方面比理工类院校和师范类院校表现更好,而理工类院校在科研获奖方面的产出则非常少,均值不足1,说明理工?院校在“大作品”方面还有所欠缺。总体而言,不论从投入指标还是产出指标看,医药和艺体类型的高校人文社科竞争力水平都很低,这可能与各个学校的定位及其学科发展的重点不同紧密相关。
(五)“投入-产出”分析
本文研究的中国本科高校总数为778所,其中投入为0的高校数为40所,投入不为0的高校数为738所,我们将投入为0的高校剔除。根据二八律,得分排在前20%的高校为高投入高校,排在20%-50%的高校为中投入高校,排在50%以后的高校为低投入高校,产出同理。本文从投入与产出情况分析了高校的资源利用情况,如表7所示。首先,对投入与产出得分进行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高投入高校、中投入高校和低投入高校的spearman相关系数分别为0.822,0.525和0.485,均呈现显著相关性。另外,在各个投入层次中,高投入-高产出、中投入-中产出和低投入-低产出的高校数比例分别为79.7%、60.6%和82.1%,均高于60%,说明中国高校整体的投入与产出相对比较均衡,投入越多,相应的产出也就越多。
另外,我们将中国高校划分为高投入-高产出、高投入-中产出、高投入-低产出、中投入-高产出、中投入-中产出、中投入-低产出、低投入-高产出、低投入-中产出和低投入-低产出九种类型,这九种类型的高校比例情况如表8所示。从表8可以看出,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低投入-低产出”“中投入-中产出”和“高投入-高产出”高校,占比总数为75.2%,“低投入-中产出”、“低投入-高产出”和“中投入-高产出”类型的高校占比总数仅为12.75%。可见,中国高校基本符合“高投入导致高产出,低投入导致低产出”的规律,因此高校要想得到更多产出,就必须加大投入。
三、结论与建议
通过以上数据分析,笔者
发现无论从整体,还是从平台、地区和类型方面进行比较,中国本科高校间的人文社科竞争力水平均呈现较大的差距,发展极不平衡。平台越好,区域经济越发达,高校所拥有的资源就越多,人文社科发展水平就越好。综合类、理工类、师范类高校是中国高校人文社科研究的主要力量。从投入产出来看,呈现出典型的“高投入高产出”的发展特征。总之,中国高校资源(包括投入和产出)分布呈现出“二八定律”式的资源分布模式:80%的资源集中在20%的高校中,“贫富差距”非常明显,马太效应这双无形之手一直在“掌控”着高校的发展。虽然我们研究的是中国本科高校人文社科竞争力,但在很大程度上折射出整个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针对这种现象,我们认为至少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重新审视中国高等教育的建设与发展。
其一,政府主管部门应该尽快建立健全分类评估机制,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平台、不同定位甚至不同区域,政府应该建立不同的评估体系,引导高校朝着目标明确、可持续高竞争力方向发展。高校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很多大学的发展还受到历史原因、政策调控等因素影响,所以它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系统:由众多个性比较鲜明的个体组成的一个高教系统。所以,必须坚持分类评价原则,促进高校良性发展。中国高校已经达到一定的规模,切忌同质化发展,这需要政府做好引导,而科学评估无疑是强有力的指挥棒。为了保证公平公正,应该尽量在征求社会意见的基础上委托第三方展开评价。通过科学的评价,对于表现优秀者
给予更多资助,对于表现相对较差者给予相应的惩戒措施,形成一种你追我赶的良性竞争态势。没有竞争是不行的,但是要注意制定好相关的政策合理促进良性竞争,防止不良竞争。
其二,持续加大对中西部地区高校的政策扶持力度,尤其要在“人才”方面下大功夫。虽然中国当前对中西部高校已经有了较多的支持,如实施《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等,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当前他们与东部差距还很大,东部地区各项指标表现远远好于中西部地区。显然,以后的政策不仅仅是资金上的资助,而且要在促进东部与中西部高校之间的交流上功夫,将东部优秀的教学理念、方法以及人才引进到中西部,鼓励和资助中西部高校教师到高教发达地区的高校进修,普遍提高中西部地区的高等教育质量。同时要制定有吸引力的条件,促进人才向中西部地区流动,从根本上保障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 其三,高教资源的分配应该兼顾绩效与公平。从“投入-产出”分析可以看出,一般来说,投入越多,相应的产出也越多。如果按照综合评价结果,一些现在的顶尖学校“理所应当”拿到更多的资助,以期产出更多的成果。但是,根据中国的国情,高等教育还肩负着提升国民综合素养的重任,而这不是几所顶尖学校就能解决的问题。另外,一些地方高校很有特色,已经为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从第一、二批国家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来看,很多地方高校表现抢眼)。所以,应该发现这些普通高校的亮点。鼓励他们通过合作提升自己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能力。高等教育是典型的大投入和大产出的组织形态,没有投入不可能有好的产出。归根到底,必须对高校进行“分类定位”,严格审核其学校章程,针对不同类型高校分别给予合理资助,切忌只顾绩效而不顾公平。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193645.html上一篇:浅谈智能手机对高校教育的影响
下一篇:高校智库建设的困境与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