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高等教育
1 引 言
阅读是大学生成长、成才必须经历的途径,大学生阅读状况的好坏,关系到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和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现在大学生的阅读状况总体不容乐观,因此高校图书馆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阅读推广活动。但多年的阅读推广并没有促使他们想阅读、多阅读、会阅读,让阅读成为他们每个人的自觉行为。本文总结并分析了大学生阅读与高校阅读推广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整合校内各方面力量,构建学校阅读推广联合协作机制,以期解决大学生阅读与高校阅读推广存在的问题。
2 大学生阅读行为与高校阅读推广存在问题及其成因分析
根据学者的调查和我们的现实观察,高校所开展的阅读推广,多以图书馆为主导,举办一系列的文化活动。但在一些高校中,即使开展了一系列的阅读推广活动,大学生的阅?x状况为什么不见好转?其原因值得我们研究探讨。
2.1 大学生阅读现状堪忧
大学生的阅读状况如何,有学者对此进行了一些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阅读状况总体不容乐观。令人忧虑的问题,一是大学生读书少,课外阅读的时间短。杭州网记者对杭州地区高校的实地调查亦是如此[1];河北某高校抽样调查也显示,少读书和阅读时间短的人各占30%[2];桂林某高校的调查也证实这种情况的存在,有三分之一的大学生每天课外阅读不到一小时[3]。二是“三不”(不想读书、不会选书、不会读书)大学生人数多,比例大。岳修志对24所高校发放2000份问卷调查,大学生对阅读存在的最大问题(难题)回答“不会选择图书”“不想阅读图书”“不会阅读图书”排名前列[4]104。梁春芳对杭州16所本科高校调查也显示,“不知道读什么书”占比46.4%,“不知道怎样读”占比31.8%[5]。江苏某高校的调查竟发现,从未在图书馆借阅过图书的大学生约占在校生总数的40%[6]54。三是许多大学生的阅读呈现出阅读方式的随意性、内容选择的盲目性、机制取向的非主流性以及互联网的依赖性特点。武汉某大学调查中发现,很多大学生在阅读方面没有明确的目的性和系统性,大都是随意的阅读[7]。江苏某高校经调查后也认为电子阅读和网络阅读逐渐成为大学生阅读的主流,阅读方式呈现浅阅读、微阅读趋势[6]54。四是印本借阅率和经典阅读率日渐下降。据江苏某高校调查,近五年来在校生纸本借阅量持续递降,由年人均15本降至6本[6]54。复旦大学的调查也显示,只有15.2%的大学生阅读本专业经典著作,阅读人文社会科学经典著作的仅有22.8%[8]。中国阅读学研究会会长徐雁教授指出,在当今社会应试教育机制下,大学生们的阅读现状令人担忧,存在严重的缺失――缺失人文阅读,缺失纸质文本阅读,缺失结构性阅读和目标性阅读,更缺失“苦读”和“悦读”、“深阅读”和“深思考”[9]。
2.2 高校阅读推广存在的问题
我们认为,高校阅读推广存在的最大问题是缺少校内联合协作工作机制,即没有整合校内各方面的力量联合开展阅读推广。有学者从社会阅读视角对阅读推广作如下阐述:阅读推广,即推广阅读,就是图书馆及社会相关方面为培养读者阅读习惯,激发读者阅读兴趣,提升读者阅读水平,进而促进全民阅读所从事的一切工作的总称[10]。社会阅读推广需要社会相关方面的协作,高校大学生的阅读推广也需要学校内各方面力量的参与合作。但从调查情况来看,高校阅读推广基本上是由图书馆来实施,虽有某些高校的图书馆与校内的一些职能部门联合举办校园文化活动,但这些职能部门对阅读推广的实质性工作做得极少,甚至只是支持了部分活动经费挂个名头而已。由于缺少校内各方面力量的配合协作,图书馆也就难以把阅读推广的“一切工作”做得扎实、有效。
其次是阅读推广活动存在一些问题。一是许多高校推广阅读举办的一系列文化活动持续时间短,间隔周期长,阅读推广缺乏连续性。这些文化活动大都集中在某个时间段内开展,持续时间一般在一个月左右,很多活动项目在活动结束时就停止了,一年中留下很长空白期,有的高校甚至几年才开展一次此类活动[11],阅读推广缺乏连续性。二是有注重形式而忽略内容的倾向,活动效果不够好。有学者指出,国内大部分高校的阅读推广通常是在读书节、读书月举办一系列活动,是一种形式化、节日化的工程,是一种突击应付的行为[6]55;认为活动内容同质化严重、项目实施流于形式以及缺乏真正意义上的“阅读”环节[12];认为活动效果不够好,相对于花费的人财物力来说,不尽如人意[4]101,与预期存在较大差距,大学生阅读状况总体不容乐观[13]。
2.3 大学生阅读状况欠佳与现行阅读推广模式的局限性有关
现在高校的阅读推广主要依赖于图书馆,通过图书馆的服务和举办一系列文化活动来推广阅读,这种阅读推广模式有其局限性。一是不涉及学生阅读的管理。图书馆利用宣传橱窗、板报等手段推介图书,尤其是开展一系列文化活动来倡导阅读。但对阅读仅是倡导而已,没有任何硬性措施约束学生。学生借不借书、读不读书或多读少读,这不是图书馆管理范围内的事,这需要学校职能部门和教学院系及老师们的教育引导、布置落实、督促检查,即实施阅读管理。缺失阅读管理,其结果就会出现一些学生不借书、不读书、少读书的现象。二是对学生阅读指导的力量不够、力度不足。图书馆服务学生的阅读可谓竭尽全力,能方便快捷地提供读者所需的文献资源,提供良好的阅读场所。服务阅读是图书馆的强项,但指导阅读又是其短板。图书馆平常开展一般性导读工作,阅读推广活动中也有一些指导阅读的专题讲座。但是,对于庞大的学生读者群体,图书馆的阅读指导力量明显不足;术业有专攻,图书馆已经满足不了学生不同专业、较深层次的阅读指导需求,阅读指导的力度显得不足。这就需要学校专业课教师的参与,加强阅读指导的力量和力度。但现在的阅读推广活动,只有极少数教师被邀请参与了一些阅读指导活动,大多数教师尚未认真履职阅读指导。学生的阅读得不到其需要的相对专业的指导,因此也就流露出“不知道读什么书”、“不知道怎样读书”的迷茫,呈现出阅读的随意性和盲目性,缺失“深阅读”和“深思考”。 3 大学生阅读与高校阅读推广存在问题的对策研究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看到,要想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阅读状况,必须改变目前的阅读推广模式,调动和整合校内各方面的力量,构建阅读推广联合协作工作机制。阅读推广不应看作仅是图书馆的常规业务活动,它关乎学校校风学风建设的大事。因此,构建阅读推广校内联合协作机制,需要学校领导作出决策与安排。
3.1 构建阅读推广校内联合协作机制的工作思路
(1)成立学校阅读推广委员会,组织、指导、协调阅读推广各项工作。阅读推广校内联合协作机制的构建需要学校领导组织实施,对校内各方面力量加以调动、整合、内聚形成合力。(2)确定参与合作成员单位。根据学生阅读的需求和开展阅读推广的需要,参与单位大致是:图书馆、学工部(学生处)、研工部、校团委、教务处、各院系等。(3)分配落实参与合作单位阅读推广工作任务:1)图书馆与校学工部、研工部、校团委等联合举办阅读推广文化活动,以活动为载体倡导、激励阅读;2)教务处和教学院系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以规章制度来管理阅读;3)图书馆以丰富的馆藏资源和一流的服务水准来服务阅读;4)任课教师通过课堂教学与活动从专业的角度指导阅读。这样就把阅读推广各项工作落实到了相应的责任主体,分工协作,把学生阅读需求的每一环节做实,合作内聚形成一种合力,共同推进阅读推广,实现阅读推广的长效性和可持续发展。
3.2 阅读推广校内联合协作机制的组织实施
3.2.1 校园文化活动倡导阅读。目前,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已成为许多高校阅读推广的首选举措,在开展这些活动时应设法解决上文指出的存在问题,以便充分发挥其倡导阅读的最大能效。首先,需要图书馆与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如学工部、宣传部、校团委等)合作,增强其影响力;其次,需要坚持、持久不断地开展活动;再次,需要不断总结经验,与时俱进,坚持改革创新,逐渐拓展完善活动内容和形式。广西师范大学(以下称“我校”)坚持10年举办了“书香十月”校园文化活动,活动从早期的一个月逐渐拓展至整个学年,形成年年有主题、月月有活动的活动体系。并于2014年图书馆联合校宣传部、学工部、研工部等多个部门举办了首届“独秀书香”文化活动,该活动作为延续10年的“书香十月”活动的“扩展版”,以更全面的形式和内容进行板块升级,成为全校性、全年性的阅读文化盛会。我校校园文化活动的成功开展,不断推动了校园阅读风尚的建立,在校园中营造了浓厚的“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书香氛围,《广西日报》为此作了报道[14]。
3.2.2 主管教学的部门及其人员管理阅读。阅读对于大学生的成才不可或缺,它关乎高校培养人才的质量,因此需要加强阅读管理。学生读与不读书不能随其意而为,校方需给予学生必要的阅读压力。学校教务处和实施教学的各院系及其教师,要从计划、制度、行为方面加强阅读管理。计划管理就是要落实学校阅读推广规划制订实施计划、印发各专业学生必读书目,并与时俱进地加以修订,推荐新书。制度管理就是对学生的阅读制定出监督检查、反馈评价的制度,把学生的阅读与学业成绩、综合素质、能力评价关联。行为管理,一是任课教师执行学校制定的阅读管理制度,对学生的阅读状况反映在学业成绩的考核和综合素质和能力的评价上;其二是教师尤其是年级辅导员、分团委的老师,要组织并指导本院系学生阅读自助组织定期开展阅读活动。通过对阅读的管理,逐步培养学生阅读的自?X性。
学生的阅读管理与教师的阅读指导相关联,在加强学生阅读管理的同时也需要对教师的阅读指导工作加以管理。教务处和各教学院系应制定相应的监督、检查、反馈评价制度,把教师的指导阅读与履行教师职责评价、年度教学业务考核联系起来,纳入学校教学管理体系。要使任课教师明白,教师教书育人不只是教教科书,也需要教学生如何读课外书,树立起“以书育人”的理念,把阅读指导作为教师职责范围内的教学常规活动。
3.2.3 图书馆服务阅读。高校图书馆的定位是“为学校的教学、科研服务”,要秉承“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服务理念,做好为学生阅读服务的基础性工作。首先,需要有配置合理的馆藏与科学有序的管理,提高文献资源满足率,降低图书拒借率。当前大学生数字化网络阅读与纸质文献阅读并行,学校应根据需求和经费情况适当采购电子图书和数据库,引导学生使用电子书和数据库进行泛读,使用纸本书精读,以解决馆藏图书不满足率问题;对于个别读者的特殊需求得不到满足时,可以通过个性化文献采访渠道解决(如“馆际互借”“网上选购”“你购书、我买单”等)。加强图书管理,随时整理乱架的图书,及时上架归还和新购图书,开放密集书库以解决查询馆藏有书而借不到的拒借问题。其次,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提供便捷的借阅服务。图书馆是学生最喜欢的阅读场所,往往出现“一座难求”的情况,有条件的院校可考虑扩建馆舍,有些院校在没有扩建馆舍的情况下,对原有库室排架布局加以调整,也能够腾出空间增加一些阅览座位。为方便学生借阅,可以开展网上预约、图书续借、还书提醒业务,多校区实行异地借还,有条件的院校还可以开通移动阅读服务等。再次,加强图书馆资源利用的指导,让学生掌握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古语说得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开设文献资源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程,介绍图书馆拥有的电子数字化资源以及这些资源的检索功能与使用方法。图书馆在充分发挥分类、检索、信息组织等方面的专业优势,有效实现对网络信息资源的过滤,其后应加大对学生网络阅读的指导,讲授网上信息资源检索技巧,提供网络浏览导航,避免在网上盲目浏览和遇到困难。总之,阅读服务无止境,要不断开拓新的服务项目和服务模式,拓展服务广度和深度,提升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3.2.4 任课教师指导阅读。有学者对东南大学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抽样调查,结果有89.7%的学生呼吁学校配备阅读方面的指导老师,对课外阅读进行经常性的有效指导[15]。其实,任课教师就是学生课外阅读最为合适的指导老师,他们把阅读指导融入课堂教学、嵌入课程论文和毕业论文写作之中,贯穿于学生四年大学学习生活,与专门配备几个阅读指导老师比较,任课教师的阅读指导更为经常、全面、专业有效,这在我校中文系(现文学院)的教学实践中已得到证明[16]。专业课教师与图书馆馆员联手,将会满足学生普及课外知识、学习语言文学和专业学习的阅读指导的需求。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的途径和方法大致有:(1)阅读指导融入课堂教学:1)引介式――讲授中引入介绍研究动态、成果与出处,指导阅读;2)讨论式――首先布置阅读、思考,然后课堂内师生对话或讨论。(2)阅读指导嵌入学生的论文写作、读书报告中。(3)开设传统经典、名著导读选修课:1)开设传统经典导读公选课,如《论语》导读、《孟子》导读、《大学》和《中庸》导读等;2)开设本专业名著选修课,如中文专业开设《说文》研究、四大古典名著研究等。(4)开展阅读指导专题讲座:应邀在校内各院系就阅读问题开设讲座,指导课外知识、文学著作阅读问题。各学院教师开设讲座指导专业类文献阅读。(5)参加学生阅读自助组织的活动并指导阅读。(6)利用现代网络平台或其他场合回答学生阅读问题的咨询等。
3.2.5 学校各职能部门激励阅读。激励是阅读的助推??。学校和教学院系要建立阅读激励机制,以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和参与积极性。比如,开展校园阅读文化活动时设置一些竞赛项目,如读书征文比赛、书评大赛、读书知识竞赛等,评选优胜者予以奖励。又如学工部和教学院系可以每年组织一次阅读明星的评选,有院系级、学校级“阅读明星”,充分发挥“明星效应”榜样作用。阅读明星的评选,应当考察其阅读的数量和阅读的质量,以引领学生广泛阅读、深入思考。
4 结 语
构建并实施阅读推广校内联合协作工作机制,可以解决阅读推广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填补管理阅读的缺失,加强指导阅读的力量,完善服务阅读和激励阅读的措施,各责任主体用心尽力地协同合作,大学生的阅读状况将会得到极大的改善,从而形成好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良好风尚。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1938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