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高等教育
1 目前高校学生党员服务意识的具体表现
1.1 对几个问题的理解
第一,什么是服务和服务能力?《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服务”这样定义:“为集体利益、他人的利益或为某种事业而从事相应的工作。”学术界对“服务”普遍定义为:“服务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望和需求而采取的行动、过程和结果。”前者抓住了服务的两个方面,一是服务的对象(集体、他人或某种事业),二是说明了服务本身是一种特定的工作,需要利用头脑和智慧去完成;后者的解释则突出了服务的本质和内涵。那么,服务能力就是衡量服务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尺。
第二,什么是服务意识?中国共产党员为什么要具有服务意识?当代学生党员为什么更要具有服务意识?服务意识发自于服务者的内心,它是服务者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体现出的一种本能和习惯,服务意识是通过后天的教育、培养、训练而形成的。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了中国共产党员一切行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要遵循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服务的范围应该是广大群众而非少数个体,服务的过程要做到全心全意,要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取利益,要有为集体利益而牺牲个人利益的觉悟和勇气。?h员应该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学生党员作为党员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青年群体中的先进分子和国家发展的未来,他们的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直接影响到他们未来在工作中能否更好地发挥党员先锋模范的带头作用,能否为身边的人传递正能量。因此,学生党员应当不断增强服务意识,永葆党的先进性。
1.2 学生党员服务意识的积极表现
学生党员是党组织按照严格的组织程序和高校特定的条件要求在大学生这一青年知识群体中培养和发展的成员。学生党员和其他党员一样都必须遵守党的纲领和章程,为人民服务,履行自己的誓言。每一个共产党员在思想和行为上都必须是党的精神理念的外化。相对于其他党员,大学生党员的服务意识具有其特有的积极表现。
第一,大学生入党动机的理性摄入决定其服务意识的党性方向。第二,大学生党员的文化高层次性特点决定其服务意识的智慧型选定。第三,理性与智慧构成信仰的永恒意志。
1.3 学生党员服务意识缺失的具体表现
部分学生党员因自身党性修养不足,不能正确理解“为人民服务”的科学内涵,导致服务意识缺失,在党员群体中造成不良影响,阻碍“服务型”政党的建设。
第一,服务意识淡薄。部分学生党员不能做到以集体利益为重,试图让集体利益服从个人利益,不讲付出只讲回报,缺乏自我牺牲精神。例如,党支部在周末开展党员活动时,有的学生党员感觉占用休息时间,找各种理由推脱党内活动;遇到困难“往后站”;有的学生党员甚至认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已经过时”,在日常学习工作中更不能深入了解同学,服务同学,缺乏责任心。
第二,有服务意识,但缺乏具体操作意识,意识向行为转化的能力不足。有的学生党员虽然具有服务意识,但往往碍于情面“不好意思”将服务意识转变成具体操作,认为服务同学有“讨好同学”的嫌疑。另一方面,高校党支部在针对学生党员开展的服务工作中缺乏有效地指导,导致学生服务能力不足,工作缺乏系统性、延续性、多样性,不能达到服务工作的预期效果,不能解决广大师生的实际问题,导致服务质量低下。
第三,服务监督机制落后。高校党支部尚未建立健全有效的服务监督、评估、激励机制,使学生党员进一步提升服务能力缺乏制度保障。在日常的党建工作中,基层党组织并没有发挥好“党员服务之星”的榜样作用和宣传作用,没有定期开展民主生活会总结学生党员服务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具体解决措施。由于缺乏具体的党员评估标准,使学生党员对“党员服务”的认识模糊不清,这些都是学生党员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的阻碍。
2 高校学生党员服务意识不足的原因
第一,入党动机不纯是学生党员服务意识弱化的根本原因,动机不纯是学生党员服务意识弱化最集中和最突出的表现。英国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曾说过“思想是行动的指南”,科学、正确的思想能正确指导实践;反之,错误的思想就不会产生正确的行动。6当代大学生入党动机不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把加入党组织作为一种特殊身份和大学期间最高的荣誉追求;二是把加入党组织视为增加就业机会的砝码;三是加入党组织为了提升政治资本,从而获得某些推荐机会。入党动机多元化直接决定了这部分学生党员无法遵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根本宗旨,也造成了思想意识淡薄,服务意识弱化,入党前与入党后表现反差巨大的情况。
第二,程序入党等于实质入党的错误思想是学生党员服务意识缺失的直接原因。许多学生党员认为只要组织上批准加入党组织就已经实现了成为共产党员的梦想,没有正确认识到组织入党、思想入党和行为入党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他们的错误认识导致他们入党前的表现与入党后表现反差巨大。7这些学生党员曲解了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的目的与意义,也是他们服务意识缺失的原因。
第三,教育监管机制不健全是学生党员服务意识缺失的外在原因。在以往的党员教育管理中,高校党组织更多关注学生入党前的教育及组织发展程序上的把控,对入党后的学生党员没有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进行“增强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能力”的再教育。党员学习形式大多采用思想灌输的教育方式,例如:听报告会解读政策文件、参与座谈会、听讲座等方式,教育形式单一,忽视了通过实践活动来进一步激发党员服务热情及能力提升的巨大作用。部分学生入党后放松对自身的要求,为他人服务动力不足,导致学生党员的服务质量不高。 另一方面,高校对学生党员服务工作的教育、管理、考核机制缺乏高屋建瓴的顶层设计,致使有些基层党组织未能从大局入手,以整体发展的思路建立有效的管理考核体系,不能客观、全面地评价学生党员。在处理不合格党员时,老师往往怕耽误学生党员的前途,不能对违纪党员做出客观的处理,导致处理力度不够,不能起到良好的警示规范作用,监督考核效果不佳,给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带来被动局面。
3 加强教育与管理提升学生党员服务能力
第一,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增强党性。思想是行动的指南,通过加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武装学生党员头脑,用先进的理论指导实践,确保学生党员的先进性,增强服务意识。一是加强党章、党规的学习。习近平在《认真学习党章,严格遵守党章》的讲话中强调了“党章是党的根本大法,是全党必须遵循的总规矩。”系统学习党章、党规内容有利于学生党员深入了解党、认识党、明确党员的权利与义务。二是加强党史教育。党史教育不仅要传授给学生党员党的发展历程,更要让学生党员总结党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客观评价党的得失,为学生党员树立良好的政党形象。三是加强党的方针政策教育。针对学生党员的教育内容要与时俱进,要鼓励大学生时刻关注国家的方针政策、时政热点问题,要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和判断,要增强学生党员实现中国梦这一伟大目标的理论自信和道路自信。
第二,坚持“两学一做”,在学习党章党规、学习系列讲话的同时争做服务型的合格党员。充分利用高校深入开展的“两学一做”教育实践活动,争做新时代的合格党员,不断激发学生党员的服务热情,增强党员的宗旨意识、责任意识,提升服务能力,促进学生党员个人素质的全面提高。与此同时,要努力突破传统灌输式的教育模式,借助网络平台,积极构建学生党员在网络平台中的“精神家园”,着力宣传身边的典型人物。通过微信平台、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新媒体的宣传引导,为学生党员更新知识结构,提供新的有效途径,同时积极开辟了传播先进文化的新途径,弘扬社会正气。
第三,在实践中将所学知识转化为服务的能力。学生党员要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将学生党员志愿服务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让大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在实践中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例如,寻找、学习、宣传身边优秀的共产党员;开展学生党员进社区活动;鼓励学生党员到边远地区“义务教育”;春运等客流高峰期到地铁口、车站做志愿服务;农忙期间到贫困生中劳作体验等。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党员更深入地了解社会,磨砺吃苦耐劳的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将所学知识转化成服务能力。
第四,在科学的制度设计中提升学生党员服务水平。为进一步提升高校对学生党员的管理水平,增强广大学生党员的宗旨意识,高校党组织可根据支部情况构建学生党员服务积分系统,让基层党组织更好地发挥监督管理作用。
党员服务积分系统可将学生党员服务分为学习服务、生活服务、身心服务、文体服务、社会志愿服务五类。五类服务工作各自具有具体的服务内容及对应的分数,根据服务受众人数及服务效果进行积分累计。学生党员可根据自身学习情况、生活情况、性格特点在五类服务项目中至少选出2项作为日常服务工作的侧重点,也可以根据所选的服务类别自行组成服务小组,充分民主讨论选举产生组长,设计相关服务活动环节,协作完成服务工作。在执行过程中党支部老师积极参与其中,不定期抽查党员服务工作成果并对学生党员服务工作提供参考意见。在每个服务工作周期,基层党支部对每名学生党员的服务积分进行累计统计,设定相关奖项以兹鼓励,不断激发学生党员的服务热情。对无正当理由不参与党内活动、不做党支部所分配工作的学生党员,按照群众参与、民主评议和支部决定的方式评为不合格党员,不仅与日常评奖评优挂钩,情节严重者可做退党处理。
学生党员积分系统的建设,以党支部为主体,通过一系列服务实践活动,能切实提高学生党员的宗旨意识,进一步提高服务能力,让基层党组织充满活力。学生党员是中国共产党的后备力量,是国家发展的未来。我们希望通过学校的教育和培养,能切实提升学生党员的服务意识,真正做到组织入党,思想入党,行动入党,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成为社会有用之才和国家的栋梁!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193921.html下一篇:高校公共计算平台建设模式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