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高等教育
当前我国高校教育正努力与国际接轨,2012年我国发布的《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中明确提出提高我国教育的国际化水平。规划指出,到2015年,要大幅度增强教育的国际、区域影响力和竞争力,初步建成亚洲最大的留学目的地国和有影响的国际教育、培训中心。在此背景下,高校课程作为高校教育的载体,其国际化状况受到关注,我国高校课程国际化也取得一定进展。但是,距离国际化目标的实现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课程国际化仍旧存在诸多问题,急需进行理论研讨和实践探索。
一、我国高校课程国际化目标定位
高校课程国际化的目标定位决定了课程国际化的内容和形式选择。高校课程国际化是双向的,既包括引入国外先进课程资源,努力与国际教育接轨,也包括输出本国课程资源,扩大影响力以及吸引国际人才。各国在全球化冲击下根据自身水平、特点制定不同目标。通常而言,因经济技术以及教育水平差异,欧美地区多为课程资源输出国,亚洲地区多为课程资源引进国。
对于欧美等教育发达国家而言,通过语言学习、国际问题教育等课程让本国学生走向国际化,其课程的国际化更加注重的是课程内容和形式的输出。一方面吸引世界各国优秀人才,打造国际优秀人才集中营,为其国发展效力;另一方面,依靠教育资源优势吸引世界各国学生到来,赚取教育红利,促进其经济增长。如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等顶级学府以网络公开课形式传播先进知识,其目的也在于展示其教育水平,吸引更多人才,形成良性循环。
我国教育改革起步晚,与国际接轨程度低,尚不属于教育资源优势国,在2016年全球大学排行榜中我国学校在前100名中仅有3所入围,且前20名中美国高校占16所,英国占3所,加拿大占1所,中国没有学校入围。我国高校课程国际化过程中,一是应当注意课程资源的输出,提高我国高校国际地位,二是应当将目标定位在通过课程资源引进,努力追赶国际水平,与国际接轨,培养具有国际交流能力、国际问题敏感度以及全球问题参与解决能力的国际化人才。因此,现阶段课程的设置应围绕把本国人才向国际化方向培养,侧重在课程国际化内容的引入以及课程形式的国际化调整。
二、我国高校课程国际化发展不容乐观
高校课程国际化是影响人才国际化培养的首要因素,我国虽然已经重视高校课程国际化问题,但其发展不容乐观,很多高校课程的国际化仍然仅仅停留在增加几门全球通史类课程上,在课程内容与课程形式方面都未能将国际化目标实现真正落到实处。
1.国际化课程设置未成体系
我国高校国际化课程比重低,课程门类少,培养的人才缺乏国际化视野。国际化课程是指旨在培养学生适应国际化和多元化社会环境的生存能力的课程,通常包括开设专业相关国际延伸课程、区域研究课程、国际主题课程、不受国界限制的全球性危机课程等。当前,我国高校国际化课程开设数量少,且未成体系,多开设了解性的专业相关国际延伸课程以及国际主题课程,对于区域研究以及全球性危机等具有现实意义的课程则很少涉及。在我国985高校中,除了西北工业大学有专门谈到其开设了67门校级国际化课程,中山大学设置了“全球视野”大类通识教育课程教学体系外,其他高校对专门的国际教育课程的开设情况较少涉及[1]。985高校是国家重点高校,集中了我国高等教育优势资源,在国内处于教育一线水平,这些学校的国际化课程设置情况并不理想。相比之下,世界公认培养国际化人才的顶尖学府国际课程开设均占很高比例,如哈佛大学开设1300门国际课程,占总课程门数的55%;哥伦比亚大学开设1300门国际课程,占总课程门数的53%;耶鲁大学开设1500门国际化课程,占总课程门数的50%[2]。并且在这些课程中具有国际现实意义的课程占比很高。如此巨大的反差反映出在高校课程国际化改革中从数量和种类上我国高校都缺乏国际化课程的开设。
2.语言类课程设置缺乏针对性
专业英语不受重视,缺乏针对性语言训练。我国高校的语言课程大多停留在低年级时开设“大学综合英语”一类基础类课程,课程内容实用性不强,语言训练十分有限。据调查,重点高校中平均每校有外语类课程273门,占开设课程总数的9.3%,平均每校使用全外语授课的课程72门,占其课程总数的2.5%,使用全外语授课的学科专业数为平均每校10个,占专业设置总数的7.4%,除复旦大学和清华大学外,其余高校的全英语课程建设似乎都处于起步试行阶段,数量很少[3]。这些数据在包含非英语外语的情况下都显得十分单薄,可以推断,英语课程的数量更是极少。语言是国际交流的基本前提,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熟练使用英语是成为国际化人才的必备条件,特别是在所研究的专业领域,研读英文原文文献、用英文进行专业问题讨论都是学生基本且必要的国际化能力,而在我国高校课程设置中,实用性、专业性的英语课程还存在较严重的短缺。
3.课程授课形式与国际脱轨
课程以理论灌输为主,不符合国际高校主流课程形式。国际高校主流课程形式以师生互动为主,注重培养主动思考、合作讨论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我国高校课程授课仍然停留在高中应试教育课程形式水平,把课前应做好的基础知识学习以及相关资料搜集放到课堂上由老师灌输,学生不费精力地被动接受现成知识,没有思考过程,情景教学、案例分析等互动式教学没有全面开展。信息单项传递的枯燥,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同时也失去独立探索、思考和判断的能力。课程授课形式对于思维方式、主动探究能力等有重要影响,课程授课形式与国际高校主流形式的脱轨会使课程国际化的目标难以实现。 4.暑期国际课程流于形式
我国高校与合作国际高校对接不畅,国际暑期课程流于形式。国际暑期学校课程形式本意是让本国学子有机会直接接触国外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模式,国外开设的暑期课程有不同分类,有的主要是基础文化了解,有的则有一定难度需要专业知识背景,但我国许多高校在参与国际暑期学校课程时并没有加以区分,很多情况下所筛选的学生水平与所参加课程并不匹配。国际暑期学校是全英文授课,且课堂活跃互动频繁,不仅仅对外语读写要求高,同时对听说也有较高要求,通常学生在大一大二期间难以达到要求,但同时,由于课程时间较短,国际暑期学校所提供课程、活动通常是基础科普性内容,对于高年级学生而言并不适用。语言能力限制低年级学生,课程内容又限制高年级学生,加之国际暑期学校多为自费项目,路程及住宿、课程费用已经在3到5万人民币之间,经费问题让参与人数受限。国际暑期学校更多地成为学生出国休闲游玩项目,虽然有助于了解国外文化,但对于专业的国际化并没有太大帮助,依靠此种课程形式推进课程国际化的初衷被大打折扣。
三、我国高校课程国际化的现实障碍因素
高校课程国际化是在国家宏观政策引导和保障下,在高校平台,依靠师资力来完成。国家政策是高校课程国际化建设的指向标,而高校对课程国际化的理解和重视程度决定着高校是否会真正采取措施落实课程国际化。除此之外,作为高校课程国际化具体操作主体的师资更是直接影响课程国际化程度。高校课程国际化的障碍因素具体表现为:
1.可操作性的政策保障缺失
目前我国高校课程的国际化主要在国家教育国际化战略与政策的引导下展开,国家的战略目标定位以及政策的可操作性是高校课程国际化实施的导向和保障。虽然在全球化时代浪潮影响下,我国已经意识到教育也要与国际接轨,并在一些法律、规划中提到国际化问题,但我国并没有出台专门针对教育国际化方面的国家战略,而是将这一内容零散地分布在了整体教育改革的规划和政策文件中,缺乏完整、系统的目标体系,造成高校课程国际化推进停留在无序发展状态上。除此之外,我国现有教育政策文件缺乏可操作性,虽然很多文件中都明确提出要培养国际化人才,提高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但仅仅是提出了“国际化”这一概念,且文件大多强调推动教育国际合作、互动,提高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但对于怎么样实现高校教育国际化没有提供具体策略,特别是针对高校课程国际化的相关政策法规十分匮乏。没有成文的明确的战略体系,没有可操作性的政策保障,使得我国高校课程国际化改革方向不明确,影响整体国际化进程。
2.高校国际化教育理念不足
高校管理人员是高校课程设置的决定者,其对课程国际化的认识和理解决定了高校课程国际化的发展方向。当前我国高校对课程国际化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意识不到课程国际化是当前全球化时代不可逆转的要求,所以通常只是被动地为了响应国家对高校国际化的要求,增加几门国际知识普及型课程,开设一些双语课程或不加以认真筛选对接地参与国际暑期合作课程项目等,没有实质推进国际化;另一方面是对课程国际化方式认识有限,忽视课程授课形式,导致课程国际化水平无法提高,成为空架子。
3.国际化师资力量有限
教师是高校课程国际化最终的推进和实施者,其知识能力水平以及教学能力水平对于课程内容的国际化以及课程形式的国际化有最直接的影响。许多研究者进行了问卷调查,研究发现教师在国际化中的参与能力在被调查大学课程国际化影响因素中名列前茅。通常没有亲身体验、没有接触过不同文化的教师会缺乏对国际化的理解,难以培养出国际化的学生。一项基于上海27所高校的研究表明,海外研修对于教师的英文授课能力、涉外课程形式的转变均成正相关关系[4]。但是我国有能力开设双语、全外语授课的教师人数有限,具有国际化视野能够就国际现实问题开设课程的教师更是匮乏。高校在解决这一问题过程中通常选择派出访问学者的形式,而访问学者由于交流时间短,难以形成深入的国际化认知,在向课程转化过程中缺乏国际化的系统性,导致我国高校师资国际化水平有限,直接制约了课程国际化的推进。
四、我国高校课程国际化的发展策略
高校课程国际化受多方面因素影响,毋庸置疑,国家宏观的政策背景、高校的课程设置理念以及师资力量都起着重要作用。推进高校课程国际化,必须要提供前提保障。
1.完善战略目标导向,提供政策制度保障
国家战略目标的明确是高校课程国际化的实施方向,我国需要尽快形成战略目标体系,按阶段、分层次细化战略目标,并形成专门的法律法规或政策文件。美国坐拥全球三分之二的国际顶尖高校,这主要得益于其高校教育国际化的政策推动和保障,特别是2012年美国教育部专门出台政策文件明确了国际教育的战略目标体系,强大的国家政策支持环境使其高校课程国际化飞速发展。一方面我国应当确立长远战略目标:传播优势课程内容及形式,服务国际教育;另一方面又要立足当前确立目标定位:努力实现高校课程与国际接轨。在宏观目标指导下,根据高校课程国际化涉及的课程内容、形式等要素,明确高校课程的国际化方向,在具体操作实施过程中要有依据、有抓手、有评价标准。
2.提高课程国际化认识,建设国际化师资队伍
高校应当发挥自主意识,认识到高校向国际化方向发展是当前的时代要求,为了学校的发展必须进行课程国际化改革。不接受国际先进知识、不参与国际现实问题的研究和解决是难以培养出适应世界发展状况的人才。
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一方面需要注重对国际化人才的吸引,增加留学归国人才比例,另一方面,不能仅停留在国际人才比例这一数字上,要加强学校师资的国际化素养,鼓励教师参与海外研修,将高校的课程国际化发展与教师专业相结合,并将国际化细化为如外语授课能力、国际课程开设门数等指标作为教师绩效考核标准之一,充分调动教师主动向国际化发展的积极性。教师本身的国际化水平是影响高校课程国际化过程的重要因素。同时还要完善教师海外研修项目体系,提供多种类型研修活动,并注意研修项目的延续性,培养一支国际化能力全面并且对国际化了解足够深入的教师队伍,将国际化的视野、知识和形式良好地融入到课程中去。
毋庸置疑,高校课程国际化是教育国际化改革的必然要求。目前课程的内容、形式与世界一流高校课程的国际化水平相差甚远,这不仅仅是课程设置问题,更重要的是需要国家政策环境的引导和支持。国家战略目标的不清晰、针对性政策方针的缺乏,使得高校课程国际化方向不够明确,操作落实缺乏依据标准;高校对课程国际化认识不足,使得高校在推行课程国际化中缺乏主动性;师资国际化水平不能满足需求,更是直接导致课程国际化质量不高。因此,在推进国际化进程中,需要国家和学校各层面给予环境保障。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1939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