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高等教育
0 引言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党的十七大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观,十八大中进一步提出24字核心价值观,在此大背景下,贯彻以人为本、使受教育者被动施教,变为主动求教,才真正体现教育的本质。高校的日常教学应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教学中因材施教、因人施教不是理论框架,而是教学过程中的具体体现,是学业管理中的实际运用。这就需要在高等教育过程中强调以人为中心,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理解学生、关心他们的身心;培养学生,激发他们的潜能,把专业培养目标溶于整个管理体系的每一个环节,使学生在学习中更多地发挥主动性、积极性,个人的成长目标、专业的培养目标、学校的发展目标和谐而统一,这样,高校才培养了真正的人,赋予人真正的才能,因此,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内涵
构建和谐社会是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目标,在这个过程中,科学发展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教育具有创造人的价值的意义在于,教育的过程和目标选择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和方法。
21世纪初部分教育专家提出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田建国(2004)提出三点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人为中心,突出人的发展;把教育与人的自由、尊严、幸福、终极价值紧密联系起来,使教育真正成为人的教育;体现人文关怀和道德情感。张加明和潘春波(2011)指出以人为本观念是自文艺复兴运动兴起而出现的。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后,以人为本才得到了真正的科学说明。在高校教育理念中,“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就是强调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此外,李国志和刘美瑜(2013)指出高校教学管理中应尊重教师和学生个体,尊重教育规律,能够满足教师、学生的多方面需要。张晓林(2015)通过分析以人为本的理念,提出构建高校教育教学管理创新模式的策略。
目前,我国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人数比例逐年提高,2015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达到40%,越来越多的青年通过高等教育学习专业知识、掌握高端技能,为实现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集聚动能。这种情况下,高等教育更应认真思考教育的本源和最终目标。在人才培养中,是否还应遵循课堂上的知识灌输,所有的学生进入学科、专业就应接受一体化的教学体系,这些是否应该做以调整?实际上,现在的社会越来越重视人才的创造性,他们不应是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标准化产品,而是在“以人为本”的自由环境中接受训练、勇于思考、主动创新的差异化个体,相同的学科专业、不同的氛围、多层次的培养模式锻造出多样化的人,这才是在未来变幻的复杂环境中可以继续提高能力、不断进取的真正“人才”。
2 在高校教学管理中树立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重要意义
现阶段,高等教育改革的立足点就是要转变传统教育观念,研究并实践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对于中国未来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具有深远的理论价值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2.1 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人文精神的意义所在
传统教学理念较长时间占据教育的主流,从小学到大学,学生一直是被加工、被抑制,被动接受的对象,与自主学习、孜孜探索的教育人文精神背道而驰。在以往的教育过程中,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大学阶段,许多课程的理论和方法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不做改变,大学的课堂甚至变为一种机械化的重复。杜威指出“教育并不是一件告诉和被告知的事情,而是一个主动和建设性的过程”,这不只是一个理论,而更应是实践。目前,各类高校已逐步认识到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是创造的原生动力,高等教育教学改革越来越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2.2 革新教育理念是高等教育教学管理改革的意义所在
我国的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发展,不同层次的学校在探讨针对性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并已经初见成效。但在这个过程中,也不断产生新的问题。不少教育者发现,尽管在教学过程中调整了教学手段和方法,采用了诸如“探究式”、“启发式”等方法,但学生的积极性仍然没有完全调动,教学效果改进并不明显。深入探究其原因,主要体现为:一是教育者的理念没有完全更新,教学方法的改革流于形式,没有触及灵魂;二是对受教育者的认知不明确,对“90后”、“00后”群体广泛、开阔的思想体系和信息化时代的接受能力没有真正认识。只有教师和学生都对认知和学习有明确的定位和认识,才能真正实现高等教育培养目标。
3 加强以人为本教育思想在高校教学管理中的具体路径
3.1 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构建人性化教学管理制度
在高校教学管理中,要坚持以人文本的教育理念,开展教学管理工作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
一是在教学和管理过程中,体现以人为本、素质教育的规律和基本要求,即尊重个性、全面发展。以人为本教育思想在教学、管理的各个环节均有体现: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认同不同层次学生的个体化需求和能力,将课堂教学翻转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助,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要根据学生能力和知识水平的变化对课程设置进行调整。在教学基本设施建设方面,为教学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
二是在教学和管理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更要引导学生发展自身的特点和专长,根据学生的优势和特长拓展其学习能力、建立其职业规划,明确长远的个人发展目标、树立为社会服务的思想境界。每一名学生都是一个蕴含深厚能量的有机体,教师和教育的本源是不断开拓和挖掘有机体的本能,使其具有源源的动力,在未来的人生和社会发展进程中迸发出应有的价值。
三是在教学和管理中要给予学生的自主选择权利。每一个学生都有其自身特点,教师应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不能强制把教师的想法强加给学生,大学生的思想日趋成熟,独立性较强,因此,在教学管理中应该尽量满足学生的选择需要。学生可以根据个人需求自由选择专业、选择授课教师、选择合适的学习方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选择适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师生之间信任关系的建立有助于专业人才的培养。
3.2 树立以人为本教育思想,加强教学管理队伍的建设
高校教学管理改革的进程中加大教学队伍的建设力度是非常重要的。高校教学管理是一种比较复杂的系统不仅要指导教学还要服务教学,责任重、任务杂,领导者必须非常了解教学规律具备较强的统筹能力才能妥善处理各部门之间的复杂关系。因此,高校教学管理中,应该高度注重以人为本的教学队伍建设。要达到最佳教学工作状态,必须转变传统思想,首先,管理人才的选拔上,应该以人为本,选择能力强、素质高可以胜任管理工作的教学人才。其次,建立高效、完善的教学管理机构。通过科学化和规范化教学管理提高教学工作运行质量。
总之,人的培养,体现人的重要性,以人为主体,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推动社会进步为目标,这是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经之路。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194149.html上一篇: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新模式创新研究
下一篇:微博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