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高等教育
目前,国内很多高等院校都有音乐专业,学生规模从几百人到上千人不等。学生规模的扩大势必要引起教学方法方式的转变,基本乐理课的教学也必须进行相应的调整,基本乐理课主要传授音乐技术理论及专业音乐理论基础知识,使学生掌握音乐创作的基本方法,了解中外历史悠久的音乐文化,以培养音乐文化素养,造就技艺纯熟、修养全面的专业人才。所以说,学好基本乐理对音乐学习者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然而,由于目前我国音乐教育的水平还很有限,大部分中学甚至没有开设音乐课,导致各高校所招收的音乐专业学生专业程度参差不齐。另外,还有一部分学生高考前经过了的“强化班”培训,考试成绩不错,但学得并不系统,也不扎实,这些现象都对基本乐理的教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目前,由于种种原因,高等学校音乐专业的基本乐理课教学还存在很多误区,如对基本乐理的不够重视,教学内容不太合理等。
《国家音乐课程标准》在“内容标准”部分中,强调了感受与欣赏、表现、即兴创造、创作实践、音乐与相关文化等内容。笔者认为,基本乐理课的教学也应该依据《国家音乐课程标准》的要求,进行相应的调整。
一、优化教学内容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以及文化事业的发展,基本乐理教材也是种类繁多,各具特色,质量参差不齐,各高校的音乐教师大部分都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教学内容,这样很容易造成有些重点内容被忽视、省略、随意删减,笔者认为,音的性质、乐音体系、音级、音列、音名、唱名、音的分组、音区、变音记号、记谱法、五线谱、各种谱号及谱表、音符、休止符、节奏、节奏型、节拍、拍子、音值组合法;音程;和弦;大小调式、五声性调式等;转调、移调;演奏、演唱法记号、省略记号、装饰音等内容是基本乐理必不可少的。
另外,由于我们长期以来几乎用西方乐理知识代替中国乐理,中国传统乐理知识以及二十世纪以来现代音乐各流派的技法知识在基本乐理书中几乎无人提及。但是,作为音乐教师在基本乐理的课堂教学中不能忽略,尤其对于二十一世纪的学生来讲,中国传统乐理知识以及二十世纪以来现代音乐各流派的技法知识更显得重要,基本乐理课堂中加入这些内容,不但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也有利于他们以后的工作实践。
二、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基本乐理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针对高校音乐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基础音乐教育工作这一特点,教学中不仅要传授知识,而且还应该通过传授知识来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如教学能力、自学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明确,不仅要“学会乐理”,而且要“学会教乐理”,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尽量为学生提供教学实践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笔者在教基本乐理课时,每节课都会预留1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来讲解一周以前布置的新课内容,通过课堂上的实践,许多学生原本以为自己的基本乐理学得已经很不错了,但是,要真正走上讲台准确地讲出来,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另外,基本乐理课程的教学最忌“纸上谈兵”,还需要与具体的音乐作品相结合,避免重理性轻感性,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如在讲解调式分析时,对于学生容易混淆的民族调式中的七声调式与大小调式的区分,有的老师认为,只要“fa”和“si”少的就是民族调式,“fa”和“si”多的就是大小调式,其实这样的解释是非常不严谨的,有时候很容易分析错。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学生多聆听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培养音乐感觉。
三、改进教学方法
1、去“繁”就“简”
我在上基本乐理课时,曾有一个学生对我说她高考前学基本乐理时,每次做作业都要哭,我感觉很惊讶,详问才知道,原来每次老师都要学生把基本乐理书上的内容一字不差地背诵下来,学生学得非常痛苦,效果也不好。教师在教学时应将繁杂的概念等进行概括、提炼,再让学生记忆。如在教“音程”时,有的老师让学生去死记硬背每一个音程的音数,这本是无可厚非的,但本人认为可就“就简”,在基本音级范围内,二度、三度记音数很简单,可以去记,四度、五度可以这样记:“除fa-si是增四度外,所有的四度都是纯四度,除si-fa是减五度外,所有的五度都是纯五度,”六度、七度可以用转位去算,这样一来,就非常简单了。再如:讲解和弦这一章时,有的学生喜欢记概念,对于大、小、增、减四种三和弦的概念有时候容易记混,我就归纳为:大、小三和弦下面的三度与名称一致,即大三和弦下面是大三度,小三和弦下面是小三度,上面相反;增三和弦有个“增”字,就像大胖子,即两个大三度;减三和弦有个“减”字,就像个瘦子,即两个小三度等等。十几年来,我通过对音程、和弦、调式等内容的概括、提炼,均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注重学科渗透
教学范围的延伸以及与相关学科的渗透,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为同步学习或未开设的课程提供前瞻性的指导。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音乐教育者开始认同这种学科渗透的教学方式并已运用到了教学中。
第一、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的渗透。基本乐理属于音乐基本知识的范畴而视唱练耳属于音乐基本技能训练的范畴,从表面上看好像没有太大的联系,但实际上,基本乐理和视唱练耳这两门课程都包含记谱法、节奏与节拍、音程、和弦、调式调性、速度、力度、演奏演唱法标记等方面的训练内容。因此,在基本乐理的教学中引入视唱练耳的内容是很有必要的,这样可以做到听觉能力的培养与理论讲授同步进行。如在音程的教学中,可以弹奏音乐作品让学生听辨其中的音程以及不同度数的音程的音乐表现力;讲解和弦时,可以通过弹奏实际音乐作品让学生感受不同性质的和弦的音乐表现力以及不同和弦的色彩的对比等。当然,由于学生程度的不同,不是所有学生都能很容易地从音响中去听辨或感受到基本乐理中所要求的答案,这需要教师和学生持之以恒,长期训练。
第二、基本乐理与和声学的渗透。教过和声学的老师都知道,如果学生基本乐理没有学好,和声学的教学也很难进行。笔者发现,在和弦这一章节的教学中,很少有教师按照四部和声的排列法等要求去讲解,有的教师虽然“做到了”与和声学的渗透,但弹奏的是“无根和弦”,即只有右手的三个音,没有左手声部,这一做法是不可取的。在讲解这一章时,讲师可以在学生已经会辨认与构造和弦的基础上,稍讲一下四部和声的排列与简单连接,再引入音乐作品让学生去感受。如《黄水谣》的伴奏,呈示段中大三和弦的运用使和声色彩明亮,表现了黄河两岸的美丽景色;中段运用减三和弦来表现日寇侵略造成的妻离子散的凄凉景象;再现段运用小三和弦,表达了内心的痛苦以及对敌人的仇恨。在讲解基本乐理、欣赏作品的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了和声语言在艺术表现中的重要性,为以后学习和声学打下良好的基础。此外,教师还可以选取一些比较简单的音乐作品片段,让学生分析和弦,然后教师在钢琴上弹奏让学生分辨,深入理解所学的和弦在实际音乐作品中的运用方式以及音响效果,这样,既让学生学习了和弦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和声感知力以及音乐听觉能力,可以说做到了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以及和声学的学科渗透。
3、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教学效果
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基本乐理课教学还是借助于黑板、粉笔等的传统教学模式。当然,在传统的基本乐理课教学当中,教师也经常利用谱例、挂图、板书等来体现视觉效果,用范唱、范奏、音响资料、语言表述等来体现听觉效果,这些己经初步做到同多媒体技术手段相结合了。但是,在当今电脑时代,这些手段还远远不够,音乐教师可以借助计算机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进行整合,再音乐制作软件制作乐谱,音响等,让学生对基本乐理课的兴趣更浓厚、学习更扎实、记忆更深刻。如在讲有关音色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将木管、铜管、拉弦、弹拨、打击等不同类的乐器的图片、音响进行归类播放;在讲移调时,可以用音乐软件做出乐谱,让学生根据所学的内容进行乐谱更改,并能随时听到移调后的实际音响效果;尤其是现代音乐中的很多记谱法学生很难听到实际的音响效果,教师可以将音响、记谱法同步展示给学生,这样可以将抽象、枯燥的内容变得饱满而生动,极大地提高教学效果。
总之,基本乐理是音乐学科的基础理论课程,学好基本乐理对于音乐专业的学生米说至关重要,我相信,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一定能使学生真正掌握基本乐理,为以后的理论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194293.html
上一篇:高校服装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初探